276,221
次編輯
變更
东风型柴油机车
,無編輯摘要
[[File:东风型柴油机车.jpg|350px|缩略图|右|<big>东风型柴油机车原型</big>[http://dingyue.ws.126.net/ob251hpHR3xwRzTkyaGrJL0sfFjerBE35k5OT9b6LDjPN1513843543828compressflag.jpg 原图链接][https://dy.163.com/article/D66MPQ4B0524D8I5.html 来自 网易号 的图片]]]
'''东风型柴油机车''',原称巨龙型、ND型柴油机车,是[[中国铁路]]使用的柴油机车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代电传动柴油机车的代表车型。东风型柴油机车是由大连机车车辆厂于1958年试制、经改进[[设计]]后于1964年投入批量生产的干线货运柴油机车,机车以仿制苏联的10L207E型二冲程中速柴油机为动力装置,标定装车功率为1800马力。1972年,大连机车车辆厂通过改变机车的牵引齿轮传动比,使机车构造速度由100公里/小时提高到120公里/小时,并开始批量生产这种用于干线客运的东风3型柴油机车。除了大连机车车辆厂外,[[戚墅堰机车车辆厂]]、[[成都机车车辆厂]]、大同机车厂也曾经生产过东风型或东风3型机车,总产量超过930台。从1960年代至1980年代,东风型柴油机车曾经是中国铁路内燃牵引动力的主力之一,被广泛运用于中国西北[[戈壁]][[荒漠]]、中国东北大兴安岭等干旱缺水地区,以及线路坡度大、长隧道较多的中国西南地区。除此之外,大连机车车辆厂于1969年亦试制了一台3000马力的东风增型机车,采用二级增压的10L207EZ型柴油机作为动力装置,但没有投入批量生产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427/22/21700688_554367187.shtml 最完整的东风型系列内燃机车(上) ],个人图书馆,2016-4-27</ref> 。
==开发背景==
由于当时十分缺乏关于柴油机车的设计参考资料,对于从零开始设计试制这样一个复杂机械,工厂[[技术]]人员一下子似乎还感到无从入手。1958年3月,根据中国方面提出请求,苏联派出柴油机车专家别洛乌斯来华协助,直接指导进行草图技术设计工作。进行设计之初,工厂没有现成的机车全套图纸,只有苏联[[专家]]提供少量关于TE3型柴油机车的图纸资料,以及[[海军]]部门提供的几张[[美国]]费尔班克斯-莫尔斯38D-8-?型船用柴油机(苏联的2Д100型柴油机即为该型柴油机的仿制品)检修图纸。按照苏联专家的分工建议,工厂设计科成立了[[内燃机]]、冷却系统、电气系统、车架和车体等设计专业组。虽然机车技术设计是仿照苏联的TE3型柴油机车,但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受限于仿制的框框。在确定柴油机车工作环境[[温度]]要求时没有沿用苏联规定的±45℃,而是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后决定按照±40℃的温度条件设计,这样既符合中国的使用情况,又能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工厂按照苏联专家的建议,在机车上采用了机油热交换器、高效率扭曲式冷却风扇等先进技术,还自行试制出用于驱动空气压缩机用的电磁转差离合器。
1958年6月18日,旅大市委工业部召开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研究开展全市大协作以保证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提前完成柴油机车试制。会议决定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吸收全市有关工厂、院校的技术人员,加入内燃机和[[电动机]]两个设计组。全市各大企业全力支援机车试制,例如,大连钢厂(今大连特钢)承担了机车所用的十四种特殊钢材的试制任务,大连仪表厂(今大连仪表集团)承担了柴油机仪器仪表的制作任务,大连海军机械学校(今[[海军工程大学]])教授俞懋旦、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胡国栋等人参加了机车的设计和计算,大连海运学院(今[[大连海事大学]])派70余名学生帮助工厂进行设计绘图。时任旅大市委第一代理书记胡明亦多次到访工厂了解研制进度。1958年6月23日,工厂召开由大连工学院、大连海军指挥学校(今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和大连柴油机厂(今道依茨一汽大柴)参加的内燃机设计制造协作会议,与会各单位决定承担提供参考资料、指导设计、制作精密部件等工作。除此之外,上海江南造船厂、上海船舶修造厂等在当时生产任务紧的情况下,还坚决把生产的一部分活塞、曲轴、汽缸套等50余种精密部件供给柴油机的组装 <ref>[http://www.trainnets.com/archives/35613 东风型内燃机车 ],非人狂想屋,2019-5-19 </ref> 。
==视频==
<center>{{#ev:youku|XMzM3ODIxNzQxMg|560|center}}</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47 交通工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