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323
次編輯
變更
奉浦大桥
,無編輯摘要
'''奉浦大桥'''是[[黄浦江]]上的第四座大桥——1995年10月26日建成通车,大桥原是莘奉公路的一部分,后道路被改建成S4(即沪金高速公路)。奉浦大桥是上海市的实事工程之一,由[[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桥名。
奉浦大桥位于浦南地区闵行-奉贤西渡口下游1.5公里处,与规划建设中的城市南北快速干道接通,全长2201.8米,其中主桥545.3米,南北引桥1656.5米。该大桥结构设计较为先进、[[科学]],主桥的上部结构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其连续长度为国内已建和在建同类桥梁的第二,中间三跨均为125米,下部结构为钢管桩基础。主桥净空高28米,净空宽105米,可通行5000吨级[[船舶]] <ref>[https://www.sohu.com/a/200341141_505874 1995年10月26日 奉浦大桥建成通车 ],搜狐,2017-10-26</ref> 。奉浦大桥设双向四快车道,设计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设计负荷载汽车20级,挂车120级。大桥总投资4.46亿元。
==制造方法==
==建立时间==
奉浦大桥于1994年3月开工,1995年10月建成通车。这是上海市第一座采用国内集资形式筹措资金建设的黄浦江大桥 <ref>[https://www.sohu.com/a/112443057_391458 【回顾】奉贤首座越江大桥——奉浦大桥建成始末],搜狐,2016-08-28</ref> 。总投资4.46亿元。大桥由市城建设计院[[设计]],李坚任总设计师;[[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总承包施工,计勖林任总指挥。[[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二公司担任主桥水中4座桥墩的桩基和承台施工。
为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李坚]]与黄锦源、涂永明等设计人员经调查分析,决定奉浦大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为解决上海软土地基建造大跨径预应力连续梁的难题,大桥采用斜桩和长桩相结合的桩基方案。上部结构优化设计,减轻自重;又开发了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软件]],使主桥合龙段高度控制在4毫米以内,在全国同类型桥梁中处于领先地位。
<center>{{#ev:youku|XNDMxMTQyODIw|560|center}}</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40 工程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