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埃及亚历山大

增加 3,11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T01b7539f6158eadb63.jpg|缩略图|左|[https://p3.ssl.qhimgs1.com/sdr/400__/t01b7539f6158eadb63.jpg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src=360pic_normal&z=1&i=0&cmg=&q=%E5%9F%83%E5%8F%8A%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orrect=%E5%9F%83%E5%8F%8A%E4%BA%9A%E5%8E%86%E5%B1%B1%E5%A4%A7&ancestor=list&cmsid=dff3577e4ea2dfb91bc176e2a02465b1&cmras=0&cn=0&gn=0&kn=16&crn=0&bxn=16&fsn=92&cuben=0&adstar=0&clw=247#id=b69cac9e54442696918e7e97122c83da&currsn=0&ps=74&pc=74 来自360图片]]]'''<big>亚历山大</big>''' (Alexandria)是埃及的最大海港和全国第二大城市,历史名城,地中海沿岸的[[避暑]]胜地,人口400万,位于[[尼罗河]]口以西,距首都[[开罗]]200多千米,城市东西长30多千米,南北最窄处不足2千米,面对浩瀚的大海,背倚波光掩映的[[迈尔尤特湖]]。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亚历山大城冬季凉爽潮湿,夏季受清新的地中海海风吹拂,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 简介 ==
亚历山大港始建于公元前332年,是按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作为当时马其顿帝国埃及行省的总督所在地。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埃及总督托勒密在这里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加冕为[[托勒密一世]](救星)。亚历山大成为埃及王国的首都,并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最大的城市。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规模和财富仅次于罗马。但埃及的伊斯兰教统治者在奠定了开罗为埃及的新首都后亚历山大港的地位不断下降。在[[奥斯曼帝国]]末期它几乎已沦为一个小渔村。它是古代欧洲与东方贸易的中心和文化交流的枢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迅速,现为著名的棉花市场,也是埃及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此外,造船、[[化肥]]、[[炼油]]等工业亦很发达。港口的国际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世界各地。
== 发展史 ==
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统治时,建立了这座城市,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定为首都。后于公元前305至前30年转成为 [[ 埃及 ]] 托勒密王朝首都。当时它是地中海和东方各国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吸引着各地的商人、学者和诗人。城中有壮丽的公共庙坛和王宫,宫殿占全城面积l/4以上,其中一部分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亚历山大博学园,它由藏书70万卷的图书馆、动植物园、研究院几部分组成。公元前48年,罗马统帅凯撒率兵占领亚历山大,烧毁了图书馆,珍藏的典籍付之一炬,造成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但是这座著名城市仅把很少古代的辉煌保存了下来。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后,亚历山大城衰落了。19世纪早期[[穆罕默德·阿里]]着手重建亚历山大城,优惠的贸易政策,特别是棉花,吸引了大批外国人。亚历山大城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到黄金时代,朝气蓬勃,与世界各地频繁接触,在劳伦斯·达雷尔的《亚历山大四部曲》中对亚历山大城温室一样的气氛有生动的描述。现在的亚历山大已无任何古代的遗迹,希腊和罗马都已成为过去,但仍有值得一游的价值。往昔照亮港口的灯塔,曾遭回教军破坏,又加上11世纪的地震造成崩落,现在已经全无踪影了。灯塔所在的小岛叫[[法罗斯岛]](Pharos),此后[[欧洲]]用Pharos一词来表示灯塔和航标,可见这座灯塔是多么有名。
 
当当地人在尼罗河谷的影响越来越强时,亚历山大港越来越脱离了它与埃及本土的关系。3世纪帝国内部的和平开始破裂时亚历山大港的人口和繁华剧降。
4世纪晚期[[基督徒]]迫害其它教的信仰者达到定点,在[[罗马帝国]]境内许多庙宇和神像被毁,异教仪式被禁,从事异教仪式甚至被处死刑。图书馆被关闭。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摧毁所有[[神庙]]。亚历山大港图书馆可能就是这个时候被毁的。另外据史料记载,亚历山大在该世纪里还遭受过一次海啸灾难。365年7月21日,由地中海沿岸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了这个港口数千人的死亡。
5世纪中犹太人区和许多中心大建筑物被毁。616年波斯国王[[科斯洛埃斯二世]]占领亚历山大港。虽然数年後拜占庭皇帝赫拉克留重新占领亚历山大港,但640年阿拉伯将军[[阿姆鲁·伊本·阿斯]](Amr ibn al-As)在围困亚历山大港十四个月後占领亚历山大港,在这十四个月中亚历山大港没有获得任何来自君士坦丁堡的援助。赫拉克留刚死,而新继任的君士坦丁三世才12岁。阿姆写给他的主子[[哈里发奥马尔·伊本·哈塔卜]]说他占领了一个“拥有4000宫殿、4000浴池、12000油商、12000花匠、40000纳贡的犹太人和400剧院或其它娱乐场所。”
== 相关精景点 ==
港口建有被称为世界古代 [[ 七大奇观之一 ]] 的灯塔。1477年在倒塌的灯塔的原址上修建的城堡,纳赛尔时期改为埃及航海博物馆。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特色的是它的滨海大道,马路沿海滩东西延伸约26千米,东端是蒙塔扎宫(夏宫),西端是拉斯埃丁宫(冬宫)。亚历山大还有一家收藏有大量阿拉伯文和欧洲文字书籍的市图书馆,以及一家 [[ 希腊 ]] 罗马美术博物馆。城南有著名的庞贝柱和陵墓等古迹多处。城东和东南为居住区,城东有文化区,建于1942年的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学以及一些高等学校和医院均设于此。海边松软的沙滩绵延30多千米,大部分海滨浴场都集中在此。部分景点有:[[蒙塔扎王宫]]和花园、[[庞贝柱]]、[[拉斯埃丁宫]]、[[地下墓穴]]、[[亚历山大灯塔]]、[[希腊罗马博物馆]]、[[安福诗墓]]、[[孔姆林卡]]、[[阿布阿拔斯]]和[[布塞瑞清真寺]]== 今日亚历山大港 ==今天的亚历山大港建立在一条将[[马雷奥蒂斯湖]]与地中海分隔开来的地带上,以及一个T形的半岛上,这个半岛组成今天的东部和西部港口。这个半岛本来是陆地与法洛斯岛相连的大堤。通过泥沙的沉积它扩展到约半英里宽。今天城市的部分位于这个半岛上。半岛的西端被称为Ras et-Tin(无花果角),东端被称为[[法洛斯]]。城南有一条运河与西港向通。穆罕默德阿里广场是一个长形的大广场,周围树木环绕,中心是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的塑像。广场周围的建筑多为[[意大利]]式,其中重要的有法庭、交易所、银行、[[教堂]]和剧院等。大广场与西港之间是比较穷的人的居住区。在联合国帮助下亚历山大港又建立了一座新的图书馆和文化中心(新亚历山大图书馆)。原来的图书馆保存着从克利奥帕特拉时期流传下来的书,但它们都在大火中被毁了。除当地人说的阿拉伯语外,市内还有希腊语、法语、英语和意大利语通行。亚历山大港内的有轨电车网路基本与海岸线平行。
== 相关资料 ==
6,56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