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武宁采茶戏
,無編輯摘要
==起源==
武宁采茶戏最早起源于"茶歌"即"采茶调"。武宁采茶戏是指由人们在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发展而来,动作套路则来源采茶舞,后经艺人创造、革新,最终形成了具有武宁当地特色的采茶戏。地处幕阜山区的武宁县,境内盛产茶叶。由于当地有采茶歌流行,渐渐形成了采茶小戏, 名为"三角班",大约在清代 [[ 乾隆 ]] 年间,武宁采茶戏就流传到湘、鄂、赣部分地区,后经许多艺人的创造、革新、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宁采茶戏;并以县城为中心,在修河上游称"上河派",修河下游称"下河派"。前者受 [[ 汉剧 ]] 、 [[ 湘剧 ]] 、 [[ 宁河戏 ]] 等大型剧种影响,长于做功。后者受湖北黄梅、阳新采茶戏影响,侧重唱功。 当地人在种茶、锄茶、摘茶、拣茶、制茶、卖茶、喝茶等劳动与交往活动中形成了一种"茶文化",进而产生了一种"采茶歌"。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进士陈奉兹在《浔阳乐》中描写当时九江元宵灯会盛况时写道:"灯火照龙河,鱼龙杂绮罗,偏怜女儿巷,一路采茶歌。" 《武宁道光志》里也记载了一首古老的茶歌:"南山顶上一株茶,阳鸟未啼先发芽,今年姐妹双双采,明年姐妹摘谁家。"在武宁一些茶坊里,也流传着《十二月拣茶歌》 :"正月拣茶懒纺纱,一心一意去拣茶,心想做件漂白褂,腰中无钱托人赊,以后还钱去卖茶"。由此可见,当时民间"茶歌"风行盛况。这种优美动听"采茶调"(包括民间小调)很自然地成为当时民间灯彩和婚嫁喜庆、祭祀、节日娱乐活动等歌唱部分的内容,特别是民间灯彩,有些是以唱"采茶调"为主的,所以叫做"采茶灯"。与此同时,"采茶调"还被民间艺人用到茶行、茶馆去唱"板曲",慢慢形成了"唱生"这一职业。当时武宁有很多商人在江西的四大名镇之一的吴城开设茶行,武宁的"唱生"经常到这些茶行去卖唱,并将流传到吴城的早期赣东北采茶戏和万载花灯等带回武宁,促进了武宁采茶戏的发展。<ref>[http://dict.youdao.com/search?q=bk:%E6%AD%A6%E5%AE%81%E9%87%87%E8%8C%B6%E6%88%8F 武宁采茶戏] , 有道词典 </ref>
当地人在种茶、锄茶、摘茶、拣茶、制茶、卖茶、喝茶等劳动与交往活动中形成了一种"茶文化",进而产生了一种"采茶歌"。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进士[[陈奉兹]]在《[[浔阳乐]]》中描写当时九江元宵灯会盛况时写道:"灯火照龙河,鱼龙杂绮罗,偏怜女儿巷,一路采茶歌。" 《[[武宁道光志]]》里也记载了一首古老的茶歌:"南山顶上一株茶,阳鸟未啼先发芽,今年姐妹双双采,明年姐妹摘谁家。"在武宁一些茶坊里,也流传着《[[十二月拣茶歌]]》 :"正月拣茶懒纺纱,一心一意去拣茶,心想做件漂白褂,腰中无钱托人赊,以后还钱去卖茶"。由此可见,当时民间"茶歌"风行盛况。这种优美动听"采茶调"(包括民间小调)很自然地成为当时民间灯彩和婚嫁喜庆、祭祀、节日娱乐活动等歌唱部分的内容,特别是民间灯彩,有些是以唱"采茶调"为主的,所以叫做"采茶灯"。与此同时,"采茶调"还被民间艺人用到茶行、茶馆去唱"板曲",慢慢形成了"唱生"这一职业。当时武宁有很多商人在江西的四大名镇之一的吴城开设茶行,武宁的"唱生"经常到这些茶行去卖唱,并将流传到吴城的早期赣东北采茶戏和万载花灯等带回武宁,促进了武宁采茶戏的发展。<ref>[http://dict.youdao.com/search?q=bk:%E6%AD%A6%E5%AE%81%E9%87%87%E8%8C%B6%E6%88%8F 武宁采茶戏] , 有道词典 </ref>
==发展==
[[File:武宁采茶戏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阳春三月,采茶姑娘纵歌于万绿丛中,如流传下来明末清初的:"南山顶上一株茶,阳鸟未啼先发芽,今年姊妹双双采,明年姊妹适谁家。"年深月久,便形成一种茶歌。茶歌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委婉动听。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76年)进士 [[ 陈奉慈 ]] 在《 [[ 浔阳乐 ]] 》中写道:"灯火照龙河,鱼龙杂绮罗,偏怜女儿巷,一路采茶歌。"这说明两百多年前茶歌就已经出现在元宵灯会上。 明清两代,县境设有茶庄、茶坊、茶行多处,从事茶叶收购、焙制和营销业务,雇请农村劳力拣茶和制茶。在拣茶和制茶特别是在拣茶时,茶农信口唱起茶歌,解闷消乏。人多口众,南腔北调,逐渐形成一种小曲,有故事情节和叙事唱段,并开始有唱本传抄,在采茶和拣茶男女中流传,如《 [[ 十二月拣茶 ]] 》 、 《 [[ 姑嫂摘茶 ]] 》等。有人收集唱本,配以民间小调,经练唱后到茶坊卖唱维生,一人顶唱两个或几个角色清唱,群众称之为板凳戏。后来发展成为有表情动作的小旦、小丑的二小戏,已略具采茶戏雏形。
明末清初,二小戏掺入到正月茶灯队伍,衍变成灯戏。演出形式是由四人各举茶灯一盏,站四角围成一个场子,一旦一丑在场地中央演唱采茶调或表演戏文。武宁至今尚有灯戏演出,习称茶鼓灯,表演内容多为现代题材。后又加入小生,称三脚班或三小戏,表演形式及内容渐趋丰富。<ref>[http://www.xi-qu.com/ccx/zs/8712.html 武宁采茶戏的发展] , 中国戏曲网 </ref>
===从困境到新生===
武宁采茶戏形成后登上草台演出,多为民间艺人从生活中提炼创编的小戏,难免出现男女间调情说爱的剧情。艺人们多为长期受奴役的贫苦百姓,本性不使他们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由此惹怒了"表面仁义道德,一肚男盗女娼"的官绅。清 [[ 乾隆 ]] 元年(公元1736年), [[ 江西 ]] 巡抚 [[ 俞兆岳 ]] 以"淫邪"为由上奏,武宁采茶戏被禁。在封建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下,茶戏受到摧残,陷入困境,至解放前夕,处于半生不死的状态之中。
1952年冬,文艺界老前辈江西省文化局局长 [[ 石凌鹤 ]] 在全省第一次文化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工作方针,大力挖掘民间艺术。石老着重提到武宁采茶戏是江西四大地方戏之一,源远流长,必须继承和发扬。并一再强调,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散落在民间的老艺人组织起来,大力进行抢救。石老语重心长地说,如果让历经坎坷曲折道路的、灌注多少民间世队心血的传统艺术,在这一代人手上失传,那将是无可弥补的损失。
武宁县领导按照石老的指示,几经周折,动员在茶戏艺人中颇有影响的人物 [[ 刘诗笙 ]] 进行串连。经短期筹备,1953年春节,"武宁采茶剧团"在县城成立后正式演出,在化妆、服装及表演手法等方面作了初步改革,保留了仍用锣鼓伴奏的传统习俗。演出剧目有传统戏《 [[ 七姐下凡 ]] 》 ,改编现代戏《 [[ 儿女亲事 ]] 》等。上河与下河两个流派消除隔阂,同台演出,阵容强大,连演两月,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剧团又应群众要求,下乡巡回演出,群众扶老携幼,翻山越岭前往观看,武宁采茶戏获得了新生。
[[File:武宁采茶戏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幕阜山下夕阳红===
1984年,为使武宁采茶戏延续生存, [[ 江西 ]] 省文艺学校武宁县采茶班应运而生,9月正式成立。两次共招收学员62名,经过四年的艰苦培训,1987年12月参加九江市戏剧节,学员演出《阴差阳错》,获演出优秀奖、编剧、导演、美术设计一等奖、作曲二等奖,9名学员获优秀新苗奖。1988年11月正式成立武宁采茶剧团,坚持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剧目有《 [[ 翠花贫 ]] 》 、《乌金记》 、 《 [[ 于成龙私访 ]] 》等,丰富了山乡的文化生活,武宁采茶戏再次进入复兴发展期。
受中国戏曲普遍不景气的大气候影响,采茶剧团于1993年撤销,员工安排至各单位,武宁茶戏又一次跌落低谷。
==艺术特点==
武宁采茶戏的音乐唱腔极其丰富,按传统有九板十八腔之说,与黄梅戏有较多共同点。其中以北腔、汉腔、叹腔、四平腔使用最多,故也叫"四大声腔"。剧目大部分与黄梅戏同,另有《 [[ 失印配 ]] 》、《褂袍记》、《 [[ 文武魁 ]] 》、《双战魁》等剧目。
武宁采茶戏唱腔的特点是下旋音多,善于表现诉说、悲哀、哭泣等感情。武宁采茶戏最主要的骨干唱腔是"北腔",一板三眼,顶板起唱,锣鼓伴奏,整个唱腔由起板句(一、二句),检板句(三、四句)、中韵句(五句)、落板句(六句)六个乐句组成的"六句式"唱腔,其第三、四句可以无限反复,能唱大段的叙事唱词,因而成为主要的骨干唱腔。
表演艺术显得原始、古老,其音乐唱腔都是本地或外地传来的民歌小调(采茶调)。后来受到大剧种的影响和兄弟剧种的借鉴,逐步发展成有自己声腔特色的"茶戏"。
武宁采茶戏现有大小型剧目150余种,多数为民间传说题材的文戏,其中也有少量的武戏,如《 [[ 金钗记 ]] 》、《葡萄渡》、《 [[ 荞麦记 ]] 》、 《告钱粮》等;折子戏一百余出,如《 [[ 姑嫂摘茶 ]] 》 、《打底劝夫》、《 [[ 挖芋头 ]] 》、《秧麦》、《 [[ 扳笋 ]] 》等。绝大部分是创编,反映农民和小市民的现实生活、劳动生产与风土人情,生动活泼,贴近生活。
==荣誉==
武宁县采茶戏《 [[ 梆儿声声 ]] 》在首届国际博兴小戏艺术节上获得银奖和组织奖、编剧奖、 表演奖。这是武宁采茶戏首次在国际舞台上获奖。
首届国际博兴小戏艺术节,参赛剧种49种、剧目64个,绝大部分剧目是国家和省级剧团演出,其中还有曾获梅花奖、文华奖的国家一级演员。武宁采茶戏《 [[ 梆儿声声 ]] 》是惟一一部由县级文化馆创作演出的剧目,也是武宁省参加此次演出的惟一一部小戏。"武宁采茶戏"最早起源于赣北"茶歌",其音乐素材大部分来自于当地民间,且与方言紧密结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 相关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