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柳百成

增加 13,762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柳百成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柳百成.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6%9F%B3%E7…”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柳百成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柳百成.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6%9F%B3%E7%99%BE%E6%88%90%E9%99%A2%E5%A3%AB&src=tab_www&correct=%E6%9F%B3%E7%99%BE%E6%88%90%E9%99%A2%E5%A3%AB&ancestor=list&cmsid=f1f1e17843c079bae060321257db1816&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82#id=4d53a629d3b6b4a50cca8781713b2811&currsn=0&ps=57&pc=57 原图链接] [https://new.qq.com/omn/20191125/20191125A0ICBZ00.html 图片来源腾讯网]]]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33年2月11日
| 出生地点 = 上海市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学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铸造成形手册》《材料铸造成形工程》
}}

'''柳百成''',1933年2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铸造及材料加工专家<ref>[http://www.cnhubei.com/ctjb/ctjbsgk/ctjb01/201511/t3436559.shtml 智能制造看好武汉 ],荆楚网, 2015-11-03</ref>
,[[中国工程院]]院士<ref>[http://www.xjtu.sd.cn/page_264157_2606373.html 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 ],西安交通大学, 2017-01-04</ref>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61olskr8g93b02l.html 柳百成 简历 ],名人简历网,</ref> 。

1951年柳百成进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195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进修2年 ;1981年回到清华大学工作;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获得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15年获得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 ;2017年被评为海归中国梦年度人物奖 。

柳百成长期从事用信息技术提升铸造行业技术水平及提高铸造合金性能的研究,致力于振兴中国制造业及推广先进制造技术等战略研究 。

==人物简介==
柳百成,铸造工艺与设备专家。上海市人。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较早提出用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铸造行业,在开拓铸造过程宏观及微观模拟仿真新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完成的铸件充型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的并行工程环境下铸造CAD/CAE研究,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的商品化铸造工艺CAD及凝固过程模拟分析系统,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成果在40多个工厂推广应用。长期研究铸铁结晶凝固过程及石墨形态控制机理,为提高球墨铸铁性能及开发新型铸铁奠定了科学基础,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获2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156篇,被EI收录34篇、SCI收录5篇。

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金质奖章。1978-1981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进修2年。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名誉理事、北京市铸造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报编委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t Metals Research编委等职。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3年2月11日,柳百成出生于上海市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原籍[[江苏省]][[常州市]]。

1941年,柳百成进入上海中西女中第二附小学习。

1945年,柳百成小学毕业后升入上海圣芳济中学学习,因为圣芳济中学的学校英语教学特别严格,柳百成初中时已能流利地与外籍教师对话 。

1951年,柳百成进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在校期间柳百成作为男篮系队成员,不仅篮球打得好,而且还精于排球、足球、短跑、溜冰等运动,铸就了他健康的体魄。

1952年,柳百成和全班同学都服从祖国的挑选,志愿到最苦最累的铸造专业学习。

1955年,柳百成从清华大学毕业,获得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毕业后服从国家分配在清华大学成了一名助教 。

1959年,柳百成受到"反右倾"的影响,被错误地打成"新富农",受到批判及不公正的待遇 。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柳百成和广大教师一样,接受"再教育",被迫下放铸工车间劳动。

1978年,柳百成通过了清华大学考试和教育部组织的统一考试,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的总领队,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留学,先是去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铸造工程学,之后转入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学习,还利用假期访问了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 。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柳百成院士.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6%9F%B3%E7%99%BE%E6%88%90%E9%99%A2%E5%A3%AB&src=tab_www&correct=%E6%9F%B3%E7%99%BE%E6%88%90%E9%99%A2%E5%A3%AB&ancestor=list&cmsid=f1f1e17843c079bae060321257db1816&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82#id=bf4fb914bdc43d2c49fbc5b283eb3c4a&currsn=0&ps=57&pc=57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i?q=%E6%9F%B3%E7%99%BE%E6%88%90%E9%99%A2%E5%A3%AB&src=tab_www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图像说明 = 柳百成院士
}}
1981年4月,柳百成结束在美国为期2年的进修,回到清华大学,成为他们这一批留学成员中第一批回国任教的海归人员。

1999年,柳百成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2002年,柳百成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

2015年5月,柳百成随中国工程院考察美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访问密歇根大学 。

==研究领域==
他在推动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铸造行业,及在铸铁结晶凝固基础研究与球墨铸铁生产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获奖成果9项,其中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项、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及国外奖励2项。完成国家发明专利2项。应邀赴美、英等国20余所大学讲学, 在国际会议宣读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3本,在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英文80篇)。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柳百成长期从事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铸造行业技术水平及提高铸造合金性能的研究。在多尺度、多学科宏观及微观铸造及凝固过程建模与仿真,铸造合金凝固过程基础理论及提高性能应用研究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近年来,在中国工程院领导下,致力于振兴中国制造业及推广先进制造技术等战略研究,积极参与"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及"工业强基战略研究"等咨询项目。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发挥重要战略咨询作用。

'''学术论著'''

截至2014年9月,柳百成发表论文300余篇 。

2001.04-- 《铸造工程的模拟仿真与质量控制》-- 柳百成,荆涛等编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04 --《柳百成院士科研文选》-- 柳百成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03-- 《21世纪的材料成形加工技术与科学》-- 柳百成,沈厚发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2-- 《工程前沿 第1卷 未来的制造科学与技术》-- 柳百成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01-- 《凝固科学技术与材料发展 香山科学会议第211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傅恒志,柳百成,魏炳波主编-- 北京:国防工

'''业出版社'''

2006.01--《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材料铸造成形工程》-- 柳百成,黄天佑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03 --《工程前沿 第6卷 节约型制造科技前沿》-- 张彦仲,殷瑞钰,柳百成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7--《铸造成形手册 上 下》-- 柳百成,黄天佑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07-- 《3D立体显示铸造过程模拟仿真案例集》-- 康进武,柳百成编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学术交流'''

截至2014年9月,柳百成应邀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近30所大学讲学,在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及宣读论文30余篇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4年9月,柳百成先后获得部委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中国国外奖励2项及发明专利2项 。

1998年, 铸件充型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 ,并行工程环境下铸造CAD/CAE研究,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 商品化铸造工艺CAD及凝固过程模拟分析系统,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柳百成院士2.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6%9F%B3%E7%99%BE%E6%88%90%E9%99%A2%E5%A3%AB&src=tab_www&correct=%E6%9F%B3%E7%99%BE%E6%88%90%E9%99%A2%E5%A3%AB&ancestor=list&cmsid=f1f1e17843c079bae060321257db1816&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82#id=e6943def9a29a475c3dc7810419f46f3&currsn=0&ps=57&pc=57 原图链接] [https://new.qq.com/omn/20181228/20181228A11MJA.html 图片来源腾讯网]]]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40年前,我们52人带50美元赴美留学
}}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柳百成对于博士生的期望是:"爱国奉献、创新思维、顽强拼搏、强健体魄、丰富生活"。

'''讲授课程'''

柳百成倾注于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教学中,秉承"名师上讲台"的优良传统,一直坚持为研究生、本科生讲课。1981年回国后首先带头用英语讲授两门新课,不仅开阔了学生的学科前沿思路,也提高了学生英语水平。他努力贯彻"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 。

'''指导学生'''

截至2017年10月,他先后培养了50多名博士,其中不少现已成为行业领域年轻的学科带头人 。

==荣誉表彰==

1999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2002年, 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ref>[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098/4420.htm 柳百成 ],清华大学</ref>

2011年,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

2015年10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ref>[https://news.tsinghua.edu.cn/info/1007/54705.htm 柳百成院士荣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 ],清华大学, 2015年10月30日</ref>

2017年, 2017海归中国梦年度人物奖 <ref>[https://news.tsinghua.edu.cn/info/1013/66781.htm 柳百成:桃李满天下 奋力铸强国 ],清华大学新闻网, 2017-10-16</ref>

==社会任职==
柳百成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先进成型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兼任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铸造金属研究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t Metals Research)和《金属铸造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al Casting)中国编委,《金属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杂志编委。

==个人生活==
柳百成的父亲是一名铜版雕刻技师,伯父为老共产党员,抗战及解放战争期间,父亲曾在地下为新四军印过钞票。柳百成的弟弟名柳百新是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柳百成在科学研究之余,借着出国访问和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他踏遍了中国国内外许多景区和不知名的大街小巷,所拍摄的画册经后期整理编排,已出版了三集名为《柳百成摄影习作集》 。

==人物评价==
柳百成在多学科宏观及微观铸造过程模拟仿真,铸造合金凝固过程基础研究及提高性能应用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评)

"柳先生对我的教诲和培养是长期和多方面的,回想起来总让人激动和难忘。要是能都写下来,可能一本大书也写不完。" (清华大学教授李言祥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柳先生超前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的精神、渊博的知识、严谨求实的作风、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平易近人的性格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对我日后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88年夏柳先生的家访,当时,哈尔滨很热,虽然柳先生在哈尔滨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但还是挤出时间来家访,关心我家人的生活情况,看看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令我和家人非常感动。"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郭景杰评)

==人物影响==
清华校友-柳百成院士励学金
2013年1月19日,柳百成院士八十寿辰庆祝会暨《风雨沧桑八十载》影集首发式会议举行。来自海内外50余位柳百成院士门下的历届博士后、博士及硕士毕业生参加了会议。会上,由柳百成院士发起,在毕业学子们的支持下,设立了"清华校友-柳百成院士励学金",旨在鼓励家庭困难学生努力学习、成才报国 。

==视频==
===柳百成:中美两国制造业都存在所谓的“死亡谷” ===
{{#iDisplay:j0354lbbxy9|寬度|高度|qq}}

===中国留学生40年之柳百成:留学开启的见证者===
{{#iDisplay:m0786dktdia|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物理学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