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埃里希·雷德尔

增加 29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埃里希·雷德尔(德语:Erich Johann Albert Raeder,1876年4月24日-1960年11月6日),是纳粹德国的一名海军元帅,为继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后德国第一位获此头衔者。雷德尔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留任在魏玛共和国海军中,在成为海军总司令后暗中重组了贫弱的德国海军,为其往后扩军时打下重要基础,并要求全军勿干涉政治。当希特勒上台后,雷德尔向其提出建设庞大舰队的《Z计划》 <ref>[https://www.sohu.com/a/118566405_516237 德军十大元帅——隆美尔不能问鼎,克鲁格只居末首 ],搜狐,2016-11-09</ref> ,但由于错估与英国交战的时间而令该计划终止,只得以少量兵力应战。
在二战期间,雷德尔主要以巡洋舰和快速战舰对盟军交通线攻击,虽小有斩获却未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还策划了入侵挪威的“威瑟演习作战”和派遣耗费无数资源建造的俾斯麦号战舰攻击大西洋航线的“莱茵演习行动”,由于后者被英军击沉,从此希特勒对水面舰队的信心尽失,将取得战果的期望转至卡尔·邓尼兹的潜艇部队,雷德尔也因此被冷落。1943年时,由于水面舰队无法达成希特勒期望的战绩而被勒令拆解,雷德尔以辞职表示抗议,其职位被邓尼兹所接替。二战结束后,雷德尔被纽伦堡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但于1955年获释,1960年病逝于基尔。
雷德尔对于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并不热衷。他向希特勒表示,德国在英吉利海峡上的空中优势并不明显,而海军只能在保证空中优势的情况下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雷德尔认为,建造更多的U艇和小型舰艇以打击盟国的海上运输是更好的办法。他还主张加强地中海战场上的轴心国力量,巩固北非,同时进攻马耳他和中东地区。最终海狮计划由于不列颠空战的失败而被无限期推迟,希特勒转而进攻苏联,即巴巴罗萨作战,而雷德尔又极力反对此一计划。
此时德国水面部队遭遇了一系列的失败,尤其是巴伦支海海战,使雷德尔失去了希特勒的支持。1943年1月30日,雷德尔的海军总司令职位被潜艇部队司令卡尔·邓尼茨将军接替 <ref>[https://www.sohu.com/a/240541074_598623 德军狼群战术之父 战后被判无期徒刑 他却上诉求判死刑 ],搜狐,2018-07-12</ref> 。5月,雷德尔正式提交辞呈并从德国海军辞职。
==战后==
247,1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