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济南闵子骞墓

增加 11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济南闵子骞墓 ''' ,位于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历城区山大路街道闵子骞路,济南百花公园西门北侧的崇孝苑内,为 [[ 孔子 ]] 弟子、孔门十哲之一的闵子骞的衣冠冢。
前487年,闵子骞病卒于 [[ 长清县 ]] 内。该墓葬建于 [[ 北宋 ]] 时期,位于原历城县城东五里处,传开凿小清河时于华山脚下挖到其石棺,其后人们抬着石棺经过此地时绳子断裂,于是依照 [[ 习俗 ]] 就地埋葬。墓前祠堂最早建于熙宁七年(1074年),后屡建屡废。
墓园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正门大殿、墓祠和墓冢,位于正中位置的墓冢残高约3米,封土 [[ 直径 ]] 约5米,周围以青石矮墙环绕,东侧新建有碑廊,用以安放集自济南各处的有价值的碑刻。该处曾一度荒废为临时仓库,1999年开始整修,预计至2010年10月开放,除恢复纪念先贤的功能外,亦将用于展示书法和 [[ 石刻 ]] 文化,园内将划分为石匾、 [[ 画像 ]] 、石像生和石碑四个展区。
除济南外,江苏 [[ 萧县 ]] [[ 河南 省|河南]] 范县以及 [[ 安徽 ]] 宿州也有闵子骞墓。
==简介==
地点1:闵子骞墓位于济南百花公园西邻的济南孝文化博物馆。进大门,迎面是一处新建的仿古庙堂,墙上有一个写有“济南孝文化博物馆”的牌子,北侧立着一块刻有“闵子骞墓”字样的石碑,上面还有第一批市级重点 [[ 文物保护单位 ]] 的说明。上世纪60年代前,闵子骞墓规模还很大,当时墓区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200米,墓堆封土直径有七八米,高约十几米,周围还有合抱粗的古树30余棵,历代碑刻十余尊。但后来“文革”时,整个墓区遭到严重破坏,祠堂被拆掉,碑刻被毁,古树被砍,仅剩两棵,封土被挖去烧砖瓦。近年来,随着许多市民要求恢复保护闵子骞墓地的呼吁,和文物部门的努力,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先后 [[ 资180 资]]180 多万元,对墓园进行了修膳。墓园西侧的南北向道路命名为闵子骞路。欧阳中石题字。再沿着庙堂往北走,20多米处就是一座突起的坟墓。只见该坟墓高约3米,封土直径约5米,呈圆形,四周有多尊石羊、石马、石狮、石龟等石像,还有两棵 [[ 古树 ]]
地点2:闵子骞墓,位于范县东南22公里闵子墓村,,冢高1.5米,周长8.4米,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墓地濒临 [[ 黄河 ]] ,时被冲毁,范县历代官吏、儒生曾多次捐资修整。据《 [[ 范县志 ]] 》载:“明 [[ 万历 ]] 三十六年(1608年)县令陈奎初曾出资修墓建祠。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县令唐晟秀修墓祠,墓傍植有翠柏,山东督粮道 [[ 孙星衍 ]] 部撰《重修闵子墓》碑文。墓北原有闵子坊,一九六六年在 [[ 文化大革命 ]] 中被破坏。
==人物==
[[ 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中国春秋末期 [[ 鲁国 ]] 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 [[ 颜回 ]] 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元朝 ]] 编撰的《 [[ 二十四孝图 ]] 》中,芦衣顺母即鞭打芦花的典故,就出自闵子骞。
111,2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