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古琴谱

增加 1,98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古琴谱是用来收录琴曲乐谱的书籍,也称古琴指法谱。到1960年代为止,查阜西已发现超过130部琴谱曾经出版,包含超过3360首…”
古琴谱是用来收录琴曲乐谱的书籍,也称古琴指法谱。到1960年代为止,查阜西已发现超过130部琴谱曾经出版,包含超过3360首琴曲,其中有很多在明朝前失传,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也已经有几百年无人演奏了。[1]现存有古琴谱150多部,包含3000多首古琴曲。

==记谱法==

文字谱

古琴最早采用文字谱,以文字详细叙述音高、节奏、指法动作、弦序和徽位这些演奏法。文字谱可能是由战国时代的雍门周所创制,采用完整的汉字来记录琴曲的所有细节。现存最早的古琴文字谱是唐代的《碣石调·幽兰》,原收藏于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现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减字谱

文字谱难于使用,晚唐曹柔等简化文字谱而创制减字谱。减字谱是一种指法谱,将原文字谱的文字改成符号,再将符号组合成“减字”而记录指法动作、弦序和徽位,而不记录音高和节奏,因此大大简化了琴谱。虽然理论上有1070个代表指法的减字,但常用的指法并不多,所以减字谱沿用至今。

徽分记谱法

明代以前,琴谱记录的徽位为相对位置,会出现含糊的“七八日(间)”或“六下”,抑或是写“十一”。明末虞山琴派徐青山发展出徽分记谱法[2]以记录按弦位置:两个徽位间的距离被分为10分,如“七徽六分”、“六徽二分”和“十徽八分”。当时有人把1分划分成10釐,但并不实用[3]。

工尺谱

宋代开始出现工尺谱,广泛用于戏曲,亦用于古琴曲。

==现代发展==

清末民初出现了减字谱与工尺谱的对照谱。王光祈曾以简谱出版古琴谱,龚一首先以五线谱记录古琴曲。陈长林研发一套计算机程序把文字谱和减字谱翻译成现代乐谱 [4]。现在琴人中使用的琴谱一般有减字谱与简谱对照,也有减字谱与五线谱对照。
128,6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