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虎门销烟

增加 9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虎门销烟.jpeg|有框|右|<big>虎门销烟</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321/8b77a735e60a42b3ab52f4b1a136119d.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02925989_99907920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虎门销烟 ''' 是指公元1839年( [[ 道光 ]] 十九年)时,清朝钦差大臣 [[ 林则徐 ]] 在广东省从英商手中销毁鸦片、从民间收缴烟具,并在 [[ 广州 ]] 虎门(现为东莞的一部分)集中销毁的历史事件。
1839年6月3日(即 [[ 清宣宗 ]] 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道光帝命令林则徐在虎门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 [[ 量2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烟品的 [[ 历史 ]] 事件, [[ 中华民国 ]] 政府后来将虎门销烟的开始日期6月3日定为禁烟节,戒烟专线的号码也由63组成<ref>[https://www.gs5000.cn/gs/lishirenwu/19922.html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网 ,2015-05-02</ref>。
==背景==
自从法国皇帝 [[ 拿破仑一世 ]] 败亡和 [[ 工业革命 ]] 之后,英国已晋身为工业大国。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印度专卖权,大量生产鸦片,运送到加尔各答的仓库等待输出。英国政府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开始对华贸易之时,并不支持贩卖鸦片,认为有损国家的体面。
1833年8月23日,英国国会通过《东印度公司改革法案》,英国枢密院下令废止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的贸易专利权和 [[ 垄断 ]] 权。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被驻华商务总监取代。英国 [[ 维多利亚女王 ]] 任命律劳卑勋爵为首任驻广州商务总监,并任命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任大班德庇时(又译戴维斯、爹核士、大卫斯)及G·B·罗拔臣爵士为副手。
英国方面已训令律劳卑可作武力行动,道光十四年六月初九日(1834年7月15日),就在律劳卑成为商务总监不久,就从 [[ 澳门 ]] 乘船,打算硬闯广州进驻,结果与 [[ 两广总督 ]] 卢坤发生冲突。卢坤下令将律劳卑等人驱逐回澳门,律劳卑退回澳门不久就病亡,德庇时成为第二任驻华商务总监。
由于清朝政府不许在陆地上买卖鸦片,也不准将鸦片存于澳门,于是英商就把鸦片仓库设在船上,名为“趸船”,停泊在伶仃洋至 [[ 台湾 ]] 的周边海域,让走私鸦片者接货立券,凭券使可在广州取钱,1837年一月加尔各答的报纸《英国人》如此报导:
“在这裹停留的各种大小不同的船只,有些是趸船,所载的主要 [[ 货物 ]] 是鸦片,这些船只多年就没有移动,……自早至晚,走私船只从这些趸船上运走鸦片,来往不断。……走到鸦片船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个活泼的、发财的、买卖的气象。在甲板的一边堆著巴特那和贝拿勒斯鸦片,另一边又堆著摩腊婆鸦片,……你再举目一看,又可看到在船尾上,二千元一箱的洋银,不知多少箱,也有箱子里装着纹银的。……当你看到这船上这些 [[ 财富 ]] 充斥的象征,而且这些钱在表面上看是如此不注意地分散著,你便对这部贸易的规模之宏大、价值之重要,得有很深的印象了。”
鸦片为清朝带来严重的 [[ 社会 ]] 问题,白银外流,主张禁烟和弛烟的两派官员争论不休。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初十日(1838年6月2日),鸿胪寺卿黄爵滋上奏道光帝要严禁鸦片,痛陈:
“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人民、 [[ 道士 ]] 、随在吸食。故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至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 [[ 浙江 ]] [[ 山东 ]] 、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 黄爵滋 ]] 不只建议禁烟,更建议重治吸食者,以一年戒烟为限,若再吸食,必被处死。此奏折在朝廷引起重大震撼,道光帝下令二十八省将军、总督和巡抚参与讨论黄爵滋奏折,结果只有林则徐在内的八名督抚赞成黄爵滋的主见<ref>[http://tv.cntv.cn/video/C18054/0a436c6f625d43e0312ec182026892d0 道光与鸦片战争 > 虎门销烟 ],央视网</ref>。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