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吳敦義

移除 20,81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image = Wu Den-yih (Chopped).jpg
| imagesize = 250px
| office={{KMT|23px}} 第9任[[中國國民黨主席|主席]]
| term_start = 2017年8月20日
| term_end =
| predecessor = [[林政則]](代理)<br>[[洪秀柱]](正任)
| successor =
| order1 = {{ROC}}[[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第13任]][[中華民國副總統|副總統]]
| term_start1 = 2012年5月20日
| term_end1 = 2016年5月20日
| predecessor1 = [[蕭萬長]]
| successor1 = [[陳建仁]]
| order2 = {{KMT|23px}}[[中國國民黨主席|主席]]<br>代理
| term_start2 = 2014年12月3日
| term_end2 = 2015年1月19日
| predecessor2 = [[馬英九]](正任)
| successor2 = [[朱立倫]](正任)
| order3 = {{KMT|23px}}[[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第一副主席]]
| term_start3 = 2014年6月4日
| term_end3 = 2015年1月19日
| predecessor3= [[曾永權]]
| successor3 = [[郝龍斌]]
| order4 = {{ROC}} 台灣 第23任[[行政院]][[行政院院長|院長]]
| term_start4 = 2009年9月10日
| term_end4 = 2012年2月5日
| deputy4= [[朱立倫]]<br>[[陳冲 (臺灣)|陳冲]]
| successor4 = [[陳冲 (臺灣)|陳冲]]
| order5 = {{KMT|23px}} 第16任[[中國國民黨秘書長|中央委員會秘書長]]
| term_start5 = 2007年1月12日
| term_end5 = 2009年9月9日
| predecessor5 = [[詹春柏]]
| successor5 = [[詹春柏]]
| order6 = {{ROC}} 台灣 第5-7屆[[中華民國立法院|立法委員]]
| term_start6 = 2002年2月1日
| term_end6 = 2009年9月10日
| constituency6 = [[南投縣]]第一選舉區
| order7 = [[File:Kaohsiung flag -2010.jpg|27px|高雄市市旗(-2010)]] [[高雄市]](直轄市)第1任[[高雄市市長|市長]]
| term_start7 = 1994年12月25日
| term_end7 = 1998年12月25日
| predecessor7 = 自己(院轄市)
| successor7 = [[謝長廷]]
| order8 = [[File:Kaohsiung flag -2010.jpg|27px|高雄市市旗(-2010)]] [[高雄市]](院轄市)第5任[[高雄市市長|市長]]
| term_start8 = 1990年6月18日
| term_end8 = 1994年12月25日
| predecessor8 = [[蘇南成]]
| successor8 = 自己(直轄市)
| order9 = [[File:Flag of Nantou County.svg|27px|南投縣縣旗]] [[南投縣]]第9-10任[[南投縣縣長|縣長]]
| term_start9 = 1981年12月20日
| term_end9 = 1989年12月20日
| predecessor9 = [[劉裕猷]]
| successor9 = [[林源朗]]
 
| nationality = {{ROC}}
| birth_date = {{birth date and age|1948|1|30}}
| birth_place = {{ROC}}台灣[[臺中縣]][[南投郡|南投區]][[草屯鎮]](今[[南投縣]]草屯鎮)<!-- 南投縣成立於1950年,吳敦義出生時還未成立 -->
| sex = 男
| spouse = [[蔡令怡]]
| parents =(父)吳奚
| children = 長子:吳子廉<br />長女:吳子安<br />次子:吳子文<br />么子:吳子均
| party = {{KMT|23px}}| signature = Wu Den-yih Signature.svg國民黨
}}
=== 高雄市長 ===
1990年吳敦義以擔任[[臺北市議員]]與[[南投縣長]]的經歷,獲當時總統[[李登輝]]與國民黨秘書長[[宋楚瑜]]的重視,繼[[蘇南成]]之後擔任末代官派[[高雄市長]]。在中央宣布由吳敦義出任[[高雄市長]]人事命令時,引起[[高雄市議會]]35位議員的聯署,反對吳敦義空降高雄市。吳敦義逐一拜訪包括當時高雄市議長[[陳田錨]]等多位議員後,獲得大家的認同而順利就任。1993年吳敦義在高雄市理想市長候選人民意調查中,受到高雄市市民的一致肯定,被視為最理想市長人選;並在1994年第一屆民選高雄市市長競選結果中,以400,766票擊敗對手張俊雄11萬票成功連任。
 
{| class="wikitable"
|-
|+'''第一屆[[高雄市市長|高雄市長]]選舉結果'''
|-
! style="background:#e9e9e9;"| 號次
! style="background:#e9e9e9;"| 黨籍
! style="background:#e9e9e9;"| 姓名
! style="background:#e9e9e9;"| 得票
! style="background:#e9e9e9;"| 得票率
! style="background:#e9e9e9;"| 當選
|-
| style="text-align:center;"|1||{{Kmt}}||'''吳敦義'''||align="right"|400,766||align="right"|54.46%|| style="text-align:center;"|[[File:Vote1.svg|20px]]
|-
| style="text-align:center;"|2||{{Nonp}}||[[施鐘響]]||align="right"|13,084||align="right"|1.78%||
|-
| style="text-align:center;"|3||{{Dpp}}||[[張俊雄]]||align="right"|289,110||align="right"|39.29%||
|-
| style="text-align:center;"|4||{{Nonp}}||[[鄭德耀]]||align="right"|7,513||align="right"|1.02%||
|-
| style="text-align:center;"|5||{{Np}}||[[湯阿根]]||align="right"|25,413||align="right"|3.45%||
|}
 
總選舉人數926,318人,出席投票者746,469人,投票率為80.58%。
1998年角逐競選連任[[高雄市長]]時,與當時競逐[[臺北市長]]的[[馬英九]]合稱「北馬南吳」,相庭抗衡民主進步黨提名角逐連任臺北市長的[[陳水扁]]和高雄市長候選人[[謝長廷]]的「南長北扁」,但在其競選連任結果中,吳敦義因當時民進黨籍市議員[[陳春生]]以一捲疑似吳敦義與某媒體女記者間曖味對話的電話錄音帶,被誣指其與該名女記者有婚外情(該錄音帶後經調查局並送美國檢定,皆被證實為偽造。)而以4565票之差敗給[[民進黨]][[謝長廷]]。另外其終止台泥在壽山與東南水泥在半屏山等採礦權合約,使當時高雄三大家族轉而支持競爭對手謝長廷,同時新黨派有候選人使得泛藍票源分散,更是導致其競選連任失利、未能以些微票數驚險連任的原因之一。
{| class="wikitable"
|-
|+'''第二屆[[高雄市市長|高雄市長]]選舉結果'''
|-
! style="background:#e9e9e9;"| 號次
! style="background:#e9e9e9;"| 黨籍
! style="background:#e9e9e9;"| 姓名
! style="background:#e9e9e9;"| 得票
! style="background:#e9e9e9;"| 得票率
! style="background:#e9e9e9;"| 當選
|-
| style="text-align:center;"|1||{{Np}}||[[吳建國]]||align="right"|6,457||align="right"|0.81%||
|-
| style="text-align:center;"|2||{{nonp}}||[[鄭德耀]]||align="right"|18,699||align="right"|2.35%||
|-
| style="text-align:center;"|3||{{Dpp}}||[[謝長廷]]||align="right"|387,797||align="right"|48.71%|| style="text-align:center;"|[[File:Vote1.svg|20px]]
|-
| style="text-align:center;"|4||{{Kmt}}||'''吳敦義'''||align="right"|383,232||align="right"|48.13%||
|}
 
總選舉人數1,004,872人,出席投票者807,996人,投票率為80.41%。
;任內政績
吳敦義就任後面臨高雄縣橋頭鄉西青埔垃圾掩埋場合約將到期,民眾相繼至市政府抗議爭取乾淨的居住環境不願再續約。吳市長為解決[[高雄市]]垃圾處理問題,一面與市民協調爭取興建垃圾焚化爐時間,一面指示環保局推動高雄中區、南區焚化爐的建設計畫;之後中區焚化爐於1998年6月營運,南區焚化爐於1999年5月營運,徹底解決高雄市垃圾掩埋問題;隨後更訂定「青山計畫」,針對原西青埔垃圾掩埋場做整地復育,規劃高雄都會公園的成立。
=== 立法委員 ===第五屆[[立法委員]][[南投縣]]選區應當選四名,吳敦義以第一高票當選第五屆[[南投縣]][[立法委員]]。任期為:2002年2月1日-2005年1月31日。第六屆[[立法委員]][[南投縣]]選區應當選四名,吳敦義競選連任,以第一高票當選第六屆[[南投縣]][[立法委員]]。任期為:2005年2月1日-2008年1月31日。第七屆[[立法委員]][[南投縣]]第1選舉區應當選一名,吳敦義角逐連任,以得票率67.12%當選。任期為:2008年2月1日-2012年1月31日(2009年9月9日中途離職,因總統[[馬英九]]任命擔任[[ 行政院長]]一職)。 吳敦義在第七屆立法委員任內,2008年2月1日至3月26日院會出席15次、委員會出席19次,總計34次,缺席18次<ref>{{cite web|url=http://www.ccw.org.tw/wp-content/uploads/2008/04/20080402-11.pdf|title=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監督國會週報第五期|publisher=[[公民監督國會聯盟]]|date=2008-04-02|accessdate=2009-09-07|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920022936/http://www.ccw.org.tw/wp-content/uploads/2008/04/20080402-11.pdf|archivedate=2009-09-20}}</ref>。2008年4月1日至4月30日院會出席4次、委員會出席13次,總計17次,缺席0次<ref>{{cite web|url=http://www.ccw.org.tw/wp-content/uploads/2008/06/2008040203.pdf|title=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監督國會週報第十五期|publisher=公民監督國會聯盟|date=2008-06-11|accessdate=2009-09-07}}{{dead link|date=2017年1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
==行政院長==
{{see also|吳敦義內閣|高雄海空經貿城}}
2009年8月8日[[颱風莫拉克 (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臺灣中、南部地區,造成嚴重水患(又稱[[八八水災]])與人命、財物的損失,引發民眾對當時行政院院長[[劉兆玄內閣]]指揮救災行動效率的質疑與不滿,最後[[劉兆玄]]院長為負起政治責任宣布內閣總辭。隨後,9月7日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舉行記者會宣布,[[馬英九]]總統任命立法委員吳敦義接任行政院院長,於9月10日吳敦義內閣全員宣誓就職,上任後施政方針為:災後重建與國土保育、防治H1N1新流感、振興經濟促進就業、推動兩岸與外交關係與持續照顧弱勢等五大重點;時任台南市長[[賴清德]]曾讚其為最有能力的行政院長<ref>{{cite news |first= |last= |authorlink= |author= |coauthors= |title=感恩不分藍綠! 賴神讚吳敦義、張善政有能力 |url=http://www.nexttv.com.tw/news/realtime/politics/11700443/%E6%84%9F%E6%81%A9%E4%B8%8D%E5%88%86%E8%97%8D%E7%B6%A0%EF%BC%81%E3%80%80%E8%B3%B4%E7%A5%9E%E8%AE%9A%E5%90%B3%E6%95%A6%E7%BE%A9%E3%80%81%E5%BC%B5%E5%96%84%E6%94%BF%E6%9C%89%E8%83%BD%E5%8A%9B |format= |work= |publisher=壹電視 |location= |id= |pages= |page= |date= 2016-10-17|accessdate=2016-10-17 |language= |quote= |archiveurl= |archivedate= }}</ref>;2011年6月19日[[馬英九]]總統宣布,由吳揆擔任第十三任副總統後選人,於次年1月14日當選,2月6日辭去院長職務,5月20日宣誓就職;吳揆是馬英九總統任內任期最長的行政院院長,為期2年又6個月(2009年9月10日-2012年2月6日)。<ref>{{cite news|first=|last=|authorlink=|author=|coauthors=|title=請假參選首日 吳敦義深入綠票倉|url=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11217/5276659.html|format=|work=台灣新聞報|publisher=新浪新聞|location=|id=|pages=|page=|date=2011-12-17|accessdate=2012-01-11|language=|quote=|archiveurl=|archivedate=}}{{dead link|date=2017年1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ref>{{cite news | language =zh-tw | author = | coauthors = | url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5122134.shtml | title =吳敦義接閣揆 朱立倫副閣揆 | work = | publisher =聯合新聞網 | pages = | date =2009-09-07 | accessdate =2009-09-07 }}</ref>。
 
==副總統==
===參選副總統===
====參選====
[[中國國民黨]]辦理初選登記期間僅[[馬英九]]一人領表,並於2011年4月23日完成登記<ref>[http://www.kmt.org.tw/hc.aspx?id=32&aid=5957 1000423馬主席完成黨內總統提名登記 以臨深履薄的心情爭取連任] {{web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20903221157/http://www.kmt.org.tw/hc.aspx?id=32&aid=5957 |date=2012-09-03 }},[[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文化傳播委員會]],2011年4月23日</ref>。2011年4月27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正式提名,馬英九總統競選連任第十三屆中華民國總統;隨後時任副總統蕭萬長於5月31日宣布僅擔任一屆副總統;同年6月19日,總統馬英九與行政院長吳敦義一同出席競選連任辦公室舉行記者會,正式宣布與吳敦義搭檔參選第十三任正、副總統選舉,一同共同努力打拼;記者會後吳揆表示:士兵不選擇戰場,會善盡襄贊職責,為馬總統達成連任目標,因此「馬吳配」正式成軍。<ref>[http://news.xinhuanet.com/tw/2011-06/19/c_121554829.htm 馬英九宣布吳敦義為其參選連任的副手人選],新華網,2011年6月19日</ref>。
 
====電視辯論====
2011年12月10日副總統後選人吳敦義參與電視辯論時,提出就任行政院長期間在八八風災後的重建、H1N1防疫措施、振興經濟計劃、解鎖約60萬人弱勢族群健保卡的就醫權益等成果;並強調馬政府主張「壯大台灣,連結亞太, 放眼全球」的參選政策方針;推動兩岸和平建立於「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之下,主張「不統、不獨、不武」路線,堅信只有馬政府能夠廉能並有效率的確保社會、兩岸和平繼續為台灣服務。<ref>{{cite news|title=吳結論 馬政府致力兩岸和平|agency=自由時報|date=2011-12-10|ref=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578324}}</ref>
[[File: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馬英九先生官方肖像照.jpg|170x170px|thumb|馬英九搭擋吳敦義登記參選2012年總統大選]]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共有三組候選人,依號次排序分別為:(1)[[民主進步黨]]推薦提名的[[蔡英文]]與[[蘇嘉全]](簡稱「英嘉配」)(2)[[中國國民黨]]推薦提名的[[馬英九]]與吳敦義(簡稱「馬吳配」)以及(3)[[親民黨]]提名但以聯署方式登記參選的[[宋楚瑜]]與[[林瑞雄]](簡稱「宋林配」)。其中馬英九以現任(第十二任)總統身份競選連任、吳敦義為時任[[行政院院長]],蔡英文與宋楚瑜則皆以[[在野黨]]領袖身份參選,蘇嘉全時任[[民主進步黨秘書長]],林瑞雄則是唯一不具任何[[政黨]]職務的候選人。此次選舉中,[[兩岸關係]]、[[經濟]][[民生]]與候選人的個人[[操守]]成為競選期間的主要議題。
 
在2012年1月14日21時54分宣布開票結果<ref>{{cite news|author=蔡和穎|url=http://n.yam.com/cna/politics/201201/20120114758584.html|title=中選會:馬吳當選正副總統|publisher=[[中央通訊社]]|date=2012年1月14日|accessdate=2012年1月15日}}</ref>,馬吳配以6,891,139票勝出,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三任[[中華民國總統|總統]]、[[中華民國副總統|副總統]],得票率51.6%;英嘉配獲得6,093,578票次之,得票率45.6%;宋林配則以369,588票墊底,得票率2.77%。當選人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職。
 
2014年6月4日,經馬英九主席提名、動議,吳敦義成為中國國民黨第一副主席。
 
2014年11月30日,國民黨於地方首長大選大敗後,馬英九表明辭去黨主席。對未來是否參選總統,吳敦義在受訪時表示:「我從來沒有動過這個念頭,我以一個鄉下人出身,還是228事件後,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家屬,我到了副總統已經超出原先所有的規劃或是想像,沒有任何計畫,要競逐你說的這個職務。」 <ref>[http://news.tvbs.com.tw/entry/556496 2016誰對決蔡英文?「吳朱配」成焦點]TVBS</ref>
 
=== 任內作為 ===
*2012年8月13日,出訪參加[[多明尼加總統]]就職典禮<ref>{{Cite news|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208170010-1.aspx|title=多明尼加總統就職 吳敦義出席|last=中央社綜合外電|first=|date=2012-08-17|work=中央社|accessdate=2017-02-11}}</ref>,途中過境美國[[紐約]]與[[洛杉磯]]。<ref>{{Cite news|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20813/137166|title=吳副總統首次出訪 參加多明尼加總統就職|last=|first=|date=2012-08-13|newspaper=蘋果日報|accessdate=2017-02-11|language=zh-TW}}</ref>
*2014年4月26日,率特使團出訪友邦教廷[[聖座]]參加封聖儀式<ref>{{Cite news|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4270011-1.aspx|title=吳敦義抵教廷 攜總統致教宗信|last=黃貞貞|date=2014-04-27|publisher=中央社|accessdate=2017-02-11|location=梵蒂岡}}</ref>;為現任的中華民國政府高層出訪首度過境停留印度政治中樞。<ref>{{Cite news|url=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4265001-1.aspx|title=吳敦義班機短暫停留新德里|last=何宏儒|date=2014-04-26|publisher=中央社|accessdate=2017-02-11}}</ref>
==國民黨主席==
吳敦義於[[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當選,並於2017年8月20日就任。
 
== 家庭 ==
[[二二八事件]]時,吳敦義的父親吳奚任台中縣農會總幹事管理糧倉,有一天一位自稱少將的軍人帶兵搶糧,吳奚帶工人不肯就範,衝突中他被開槍打傷,部分糧食被搶走,使吳奚埋下被捕的危機。二二八事件後的[[清鄉]]運動,對方羅織一名吳奚的同鄉為[[匪諜]],硬咬吳奚為同路人。因此,在1953年5月吳奚被控與多人舉行匪黨組織,同月27日被捕。二年後,調查吳奚等人與匪勾結並無確實證據,判決無罪;但吳奚仍遭續押,直到1956年2月9日獲釋。<ref>{{cite news|title=父親是228被害人 吳敦義打開記憶難掩思父情懷|url=http://big5.chinanews.com:89/tw/tw-lscq/news/2010/02-27/2142072.shtml|accessdate=2015-01-09|newspaper=中國新聞網|date=2010年2月27日|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09153852/http://big5.chinanews.com:89/tw/tw-lscq/news/2010/02-27/2142072.shtml|archivedate=2015年1月9日}}</ref><ref>{{cite news|title=父親遭冤獄 吳敦義:完全能體會228受難家屬心情|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10/2/27/n2830017.htm|accessdate=2015-01-09|newspaper=大紀元|date=2010-02-27}}</ref>
*配偶:[[蔡令怡]]
*子女:婚後育有三子一女,分別為吳子廉、吳子安、吳子文、吳子均<ref>[http://mag.udn.com/mag/people/printpage.jsp?f_ART_ID=211808 遺傳爸媽優點 吳家兒子俊、女兒靚]</ref><ref>{{cite news|url=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85593|title=吳敦義 1個後盾 與4個驕傲|publisher=聯合晚報|date=2009-03-22|accessdate=2009-09-08|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912024150/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85593|archivedate=2009-09-12}}</ref>。
== 爭議事件 ==
*在媒體記者眼裡的吳敦義有幾項特色,一、他是政治生涯少數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出身清寒農家的子弟,靠著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天;二、因為過去的從政經驗,從台北市議員、南投縣長、高雄市長、立法委員到現今的副總統,他在北、中、南都擁有豐富的行政經驗與支持的人脈;三、他是適合任何地形的空降部隊,在艱難的環境,也能空降成功,從政經歷中,除了連任高雄市長那一次因為一卷錄音帶失利外,均為選戰常勝軍;四、雖然是國民黨員,卻具有改革形象,從政過程廉能兼蓄,在操守上更是毫無瑕疵,難以在此挑剔。<ref>2011「吳敦義前傳」,大村文化,1994年,ISBN:9579356580</ref>
==軼事==
{{hidden begin
|title = <span style="color: white;">個人逸文軼事</span>
|titlestyle = background:blue; text-align:center;}}
 
[[File:水里肉圓.JPG|right|thumb|250px|吳敦義副總統最愛的食物「肉圓」。]]
 
*小學的時候,有同學把他的名字「敦」誤字念成了「郭」,所以小學時有一陣子被叫「[[吳郭魚]]」。等到同學會念「敦」字時,這個外號便消失了。 <ref name="president1">{{cite website|title=副總統特寫|url=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403|publisher=總統府|date=2015年4月13日}}</ref>
 
*直升台中一中高中部後,仍還喜歡看故事書,並常跟同學分享書中的故事。有時還拿《[[s: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的情節捉弄同學,一副才子樣,所以同學才以「[[阿瞞]]」為綽號叫他。並非是行政院長接受質詢時,立法委員給的戲稱,這個綽號高中時就有了。<ref>{{cite newspaper|title=「拜託喔」 吳揆反攻立院|url=http://news.singtao.ca/toronto/2009-09-19/taiwan1253349425d2039287.html|newspaper=星島日報|date=2009年9月19日}}</ref>
 
*小時候會跟同伴在鐵道上幫忙清理兼玩耍,踢掉鐵軌上的石頭,在鐵路司機大叔的「許可」下,會讓他們抽一根小火車上的甘蔗解饞。 <ref name="president1"/>
 
*據說吳敦義留「小平頭」的原因是為了愛情,因為他在大三時有留過長髮,最後為愛理掉三千煩惱絲。這一段完全是杜撰的故事,之所以會留平頭,完全是因為髮質硬又怕熱的緣故。被問到是不是因為節儉而省理髮錢的問題,吳敦義回答,他平均每十多天就要理髮一次,那也要花不少錢。 <ref>{{cite newspaper|title=吳敦義對話陳文茜 笑稱留小平頭非為愛情|url=http://tw.twent.chinayes.com/Content/20100319/kc83ynojoz0c8.shtml|newspaper=中國台灣網|date=2010年3月19日|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13071755/http://tw.twent.chinayes.com/Content/20100319/kc83ynojoz0c8.shtml|archivedate=2015年4月13日}}</ref>
 
*最愛的食物是「[[肉圓]]」,只要接近用餐時段有南投的行程或者餐點可以安排,那麼肉圓就是副總統的選擇,連草屯鎮新庄國小小學同學會都選在百年老店「肉圓李」舉辦。 <ref>{{cite newspaper|title=吃肉圓聊天 副總統會小學同學|url=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409280201-1.aspx|newspaper=中央社|date=2014年9月28日}}</ref>
 
*吳敦義最早考上的不是[[台灣大學]],而是[[政治大學]]東語系韓文組,之後才考轉學考上台大歷史系。在政大的那一年,代表東語系參加了政大新生盃辯論賽,在冠軍賽時,還遇上當時代表外交系的[[胡志強]]市長,當時的辯論賽冠軍一直是外交系的天下。但那一年卻由東語系拿下,胡市長的回憶,那年的東語系高手林雲,其中一位就是吳敦義副總統。 <ref>{{cite newspaper|title=政壇秘辛/大一辯論敗給吳敦義 胡志強嘆生命寫照|url=http://www.nownews.com/n/2009/09/14/860764|newspaper=nownews|date=2014年9月14日}}</ref>
 
*吳敦義除了參加新生盃辯論賽,他還擔任系上刊物「東方文化」系刊社長,更親自出馬去招攬贊助廣告,當時學校補助系刊3000元,而吳敦義所招攬到贊助廣告費是補助額的10倍,2、3萬元。 <ref>{{cite newspaper|title=吳敦義為何中選|url=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weekly/14469270/article-《風向》吳敦義為什麼中選?instance=|newspaper=世界新聞網}}{{dead link|date=2017年12月 |bot=A-Chinese-Wikipedian |fix-attempted=yes }}</ref>
[[File:台大人的十字架.jpg|thumb|right|250px|台大人的十字架,台大學生著]]
 
*「[[台大人的十字架]]」這篇社論,是吳敦義在大學時所寫的文章,在他的心目中,[[台灣大學]]應該像英國的[[劍橋大學]],以及中國的[[北京大學]]一樣,追求卓越、享有學術自由且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大學。但當時他看見的卻是女生宿舍有偷窺狂出沒;校園裡的車輛橫衝直撞;學生的單車失竊頻傳。有鑑於此,提出三事共勉,一、關心;二、同情;三、奮起,每位台大人都應肩負這個使命,而這正是台大人應所付託的十字架。此文刊出後,先是在校園引起迴響,後更有中國時報、中央日報及聯合報等國內各大媒體轉載和發表評論。這股學界與新聞界革新、奮起的浪潮,使吳敦義得以有機會讓當時[[救國團]]主任[[蔣經國]]先生主動召見。後來台大學生的這些文章被集結成冊,以台大人的十字架為名出版。本書最後一篇為大學新聞社在「我們咖啡屋會議室」舉辦的「今日大學青年的心態」座談會實錄,其中參與學生還有當時在台大念書的[[馬英九]]總統,可見在當時兩人已結下日後搭檔的緣份。 <ref>{{cite newspaper|title=讓馬英九欣賞!吳敦義因《台大人的十字架》被蔣經國接見|url=http://www.nownews.com/n/2009/09/09/870116|newspaper=nownews|date=2009年9月9日}}</ref>
*除了台大人的十字架這篇社論外,吳敦義在大學畢業前夕對新任校長有意見。那年原台大校長[[錢思亮]]被老蔣總統特任為中研院院長,接替的是時任原能會主委兼中山科學院院長的[[閻振興]]先生,當然台大校長也是閻主委的兼職之一。熱血青年「叫小賀(有膽識)」的吳敦義在他接任校長的隔天,就在大學新聞上發表了一篇為名「辭去兼職,辦好台大─向閻振興校長進一言」。文章是這麼說的,閻校長做好兼職,台大校長一定做不好,對不起台大;做好台大校長,兼職一定做不好,對不起國家。閻校長看完文章後,也在校長室約見了吳敦義,他除了闡述文章內容,更引述孟子「說大人,則貌之」,讓閻校長聽後心動不已,隨即辭去兩個兼職。 <ref name="autogenerated1994">{{cite book|title=「吳敦義前傳」,大村文化,1994年,ISBN:9579356580}}</ref>
 
*吳敦義在年輕時擔任台北市政記者,不時執筆為民擲聲。某一年看到了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除夕的談話:「感覺到有許多事沒做,也有許多事沒做好,而他是抱著負債的心境,在過除夕這一天」,感動了當時作為記者的吳敦義,他25歲時是台北市第五選區最年輕的候選人,並以8928票當選台北市第二屆市議員。 <ref name="autogenerated1994"/>
[[File:6cx1.jpg|thumb|right|250px|吳敦義當市議員以六尺巷故事調解李登輝市長與陳怡榮議員的府會紛爭]]
 
*吳敦義連任台北市議員時,善於利用歷史故事調和議場的紛爭,因為有機會擔任財政小組召集人。[[李登輝]]時任當時台北市長,總質詢時,無黨籍市議員[[陳怡榮]]一會用詩詞;一時舉故事,用以要求當時的李登輝市長幫一級主管打分數。李市長回應以首長各個不同,個性、業務性質不同,無法同一而語,因此兩人相爭不下。吳敦義(時任市議員)則舉出清朝時六尺巷的故事緩解雙方的爭執。 <ref>{{cite book|title=「吳敦義,為什麼」,希代出版社,1998年10月1日,ISBN:9578112629}}</ref>
 
*在「[[陽光法案]]」未立法之前,吳敦義是最早公布個人財產的公職人員,也是最早簽署[[器官捐贈卡]]及[[骨髓捐贈同意卡]]的行政首長之一,更是最初帶動南部意識覺醒南北應均衡的倡議者。當時,社會上一股反對資深中央民代不改選的浪潮,大罵為之老賊,他亦贊成這樣的聲音,促請這些資深民代退位。 <ref name="autogenerated1994"/>
 
*吳敦義在競選南投縣長連任時,並無對手出面與其競選縣長寶座,在一人參選、同額錄取的情形下,仍以獲得96.13%的超高得票率連任。 <ref name="autogenerated1994"/>
 
*擔任副總統期間,因為不喜歡餐餐吃[[便當]],所以經常外叫[[麥當勞]]及[[摩斯漢堡]]與[[爌肉飯]]果腹,其中爌肉飯是他的最愛。<ref>[http://a.udn.com/focus/2016/04/12/19920/index.html 想不到!50元冷便當 馬總統默默吃8年] 聯合報,2016年4月12日</ref>
{{hidden end}}
 
==著作==
[[File:草根下的聲音.JPG|thumb|right|250px|草根下的聲音,吳敦義著。]]
 
*〈台大人的十字架〉,收於《台大人的十字架》,(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5-7,(吳敦義為書名暨首篇社論作者)。
 
*〈論「台大人」的悲劇本質〉,收於《台大人的十字架》,(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35-39,(吳敦義為書名暨首篇社論作者)。
 
*《草根下的聲音》,南投縣:翔豪印刷,1981年。
 
*競選歌曲《義無反顧》歌詞,2017年。
 
==參見==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區域暨原住民選舉區投票結果列表]]
{{-}}
== 参考资料 ==
{{reflist|2}}
 
[[Category:中華民國副總統]]
[[Category:行政院院長]]
[[Category:第7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Category:第6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Category:第5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Category:高雄市市長]]
[[Category:南投縣縣長]]
[[Category:第3屆臺北市議員]]
[[Category:第2屆臺北市議員]]
[[Category: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Category:中國國民黨秘書長]]
[[Category:中國國民黨中常委]]
[[Category:中國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任委員]]
[[Category:中國時報記者]]
[[Category: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校友]]
[[Category:臺灣省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校友]]
[[Category:草屯人]]
[[Category:閩南裔臺灣人|吳]]
[[Category:吳姓|Dun敦]]
43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