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增加 6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 ''' 是我国 [[ 候鸟 ]] 南北迁徙路线的东线中段驿站,又是水禽的越冬地,位于国际著名的候鸟亚太迁徙路线上。每年在崇明东滩过境和越冬的湿地鸟类有 100 多种,总量 达 200 达200 万~ 300 万只,约占我国鸟类总数的1/10,占上海地区的 1/4。亚太迁徙路线上的候鸟,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从其主要越冬地 [[ 澳大利亚 ]] 迁往其繁殖地 [[ 西伯利亚 ]] 时途经崇明东滩;9 月中旬 至 11 至11 月上旬从繁殖地迁往越冬地时再次途经崇明东滩。一般南迁时结群小而迁徙延续时间长,在崇明东滩滞留时间也稍长(5 ~7天) ,而在 [[ 春季 ]] 北迁时往往结群大而迁徙延续时间短,在崇明东滩滞留时间也短(3 ~5 天) 。
==地理位置==
位于 [[ 上海市 ]][[ 崇明岛 ]] 的最东端,南北濒临 [[ 长江 ]] 的入海口,向东缓缓伸向浩瀚的东海,并与南北大陆遥遥相对。崇明东滩保护区南起奚家港,北至北八滧港,西以1968年建成的围堤为界限,东至吴凇标高零米线外侧3000m水线为界,仿半圆形航道线内属于崇明岛的水域、陆地和滩涂。即位于东121050’—122005’,北纬31025’— 31038’之间。 崇明东滩保护区面积为326平方公里,属长江口典型的河口湿地。    其中 [[ 自然保护区 ]] 在堤外滩涂的面积共265平方公里,包括吴淞标高零米线以上的滩涂为120平方公里,吴淞标高零米线以外宽度3000米内的水域145平方公里。堤内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面积为61平方公里。
===地理气候===
崇明东滩气候温和湿润, [[ 阳光 ]] 充足,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5.3℃,年 [[ 降水 量1022mm 量]]1022mm ,无霜期达229天。既是鸟类良好的觅食、栖息场所,又是广大公众休闲、旅游和观鸟的好去处;同时也是 [[ 生物学 ]] 、地学、 [[ 生态学 ]] 、水产等学科教学实习场所对公众及中小学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野生动植物保护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的重要基地。
===资源条件===
是亚太地区迁徙水鸟的重要通道,也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目前,已记录到的鸟类有17目50科288种(2005)。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 [[ 东方白鹳 ]] [[ 黑鹳 ]] [[ 白头 鹤3 鹤]]3 种、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白枕鹤、黑脸琵鹭、小天鹅等34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20种;列入中日、中澳政府间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协定的鸟类分别为156种和54种,每年在崇明东滩过境中转和越冬的水鸟总量逾百万只。      此外,崇明东滩还具有丰富的鱼类、两栖爬行类、无脊椎动物资源和以 [[ 芦苇 ]] 、藨草群落为主的高生产量的植物资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快速演化的 [[ 生态系统 ]] 特征使崇明东滩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生态敏感区
===自然环境===
保护区是由长江径流夹带的巨量泥沙在江海的相互作用下沉积而成,目前仍以每年80-110米的淤长速度向 [[ 东海 ]] 推进。它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 [[ 潮汐 ]] 滩涂湿地,其南北狭,东西宽,区内潮沟密布,高、中、低潮滩分带十分明显。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351 自然地理]]
249,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