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梅庵琴派

增加 28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梅庵琴派'''起于[[民国]]初年,诸城琴派王宾鲁始传习琴艺于[[梅庵]]而得名。梅庵琴派被认为融合中西,平衡古今 <ref>[https://www.sohu.com/a/294105663_272666 梅庵琴派:近现代古琴发展的代表] ,搜狐,2019-02-11</ref>
[[王宾鲁]]传徐立孙、邵大苏,于1929年在南通成立梅庵琴社,始有梅庵琴派之名。[[徐立孙]]传[[吴宗汉]]、刘景韶、邵元复、陈心园、刘赤城等,刘景韶于镇江成立梦溪琴社,刘赤城在合肥另立梅庵琴社,吴宗汉伉俪于1950年代移居香港、1960年代移居台湾、1970年代移居美国,在三地皆广为授徒。
梅庵琴派是数千年中国古琴历史长河中最年轻的流派,也是现代最有活力的古琴流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传播风靡于[[中国大陆]],五十年代之后流传到港台美欧海外各地。
吴宗汉及太太王忆慈是梅庵琴派海外传播的开拓者,在港台学生中知名者有[[吕培原]],[[唐健垣]],王海燕,而唐健垣更承师命在港多次重刊《梅庵琴谱》 <ref>[http://www.cncul.org/qqsh/gqwh/rm/zs/2017-07-18/65980.html 古琴流派介绍之“梅庵琴派的艺术风格”],中国文化复兴网,2017-07-18</ref> ,有利梅庵琴派的广传。
梅庵琴派的主要琴谱有毛式郇著《龙吟馆琴谱》和王鲁宾遗稿,徐立孙编的《[[梅庵琴谱]]》。
58,4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