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49
次編輯
變更
海洋鱼类
,無編輯摘要
[[ File:海洋鱼类.jpg|缩略图|居右|3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B5%B7%E6%B4%8B%E9%B1%BC%E7%B1%BB&src=tab_www&correct=%E6%B5%B7%E6%B4%8B%E9%B1%BC%E7%B1%BB&ancestor=list&cmsid=fa2295dcb03d46b4a8d37a9190fc404e&cmras=6&cn=0&gn=0&kn=50&crn=0&bxn=20&fsn=130&cuben=0&adstar=0&clw=250#id=6ca669a857634aaa96ed5bf4fb18f126&currsn=0&ps=89&pc=89 原圖鏈接][http://www.ivsky.com/Photo/337/74254.html 来自 天堂图片网]]]
'''海洋鱼类'''从两极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从表层到万米左右的深渊都有分布。
研究简史一般认为,对海洋鱼类的研究,是从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开始的。
他在《 [[ 动物志 ]] 》一书中,记录有爱琴海的鱼类115种,并对鱼类的结构、繁殖、洄游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记述。
近代海洋鱼类的研究,由法国学者G.B.居维叶和A.瓦朗西纳发表《 [[ 鱼类自然史 ]] 》(1828~1829)开始,以后各国对海洋鱼类的洄游、繁殖、生长及其资源的分布和开发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研究,其中以"挑战者"号、"信天翁"号、"丹纳"号等调查船的工作成就最为显著。
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电子显微镜等新技术,对海洋鱼类的发生、组织、生理和生态等进行了大量研究。
证实了中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即能捕捞鳓鱼、梭鱼、黑鲷、蓝点马鲛等多种海洋鱼类。
《 [[ 竹书纪年 ]] 》(古本)记载:夏朝时已"东狩于海,获大鱼"。
秦汉以后,对鱼类资源有了一些保护措施,如"鱼不长尺不得取"。明代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对福建沿海129种鱼类的习性、渔期作了较详细的记述。
清代郝懿行的《记海错》和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记有海鱼的生长、繁殖和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对中国的海洋鱼类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先后出版了《 [[ 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 》、《 [[ 东海鱼类志 ]] 》、《南海鱼类志》、《 [[ 中国软骨鱼类志 ]] 》等著作,并开展了对鱼类生理、生态和遗传等方面的研究。<ref>[http://book.kongfz.com/28260/601488545/ 《南海鱼类志》],孔夫子旧书网, </ref>
==物种分类==
脑颅无接缝,头部每侧具有鳃裂,开口于体外。肠短,内具螺旋瓣,无鳔。
雄性具有由腹鳍内侧特化而成的交配器,称为鳍脚。行体内受精,卵生、卵胎生或胎生,为歪型尾。现知全世界软骨鱼类有12目、40科、130属、650余种。 分布很广,全世界各海域都有,但以低纬度海域为主;从沿海至3000米的深海均有分布。
中国软骨鱼类现知有10目、35科、73属、166种,可明显地分为"标准北方种类"和"标准南方种类"两个区系。
体表被有硬鳞或骨鳞,或裸露无鳞。外鳃孔 1对,鳃间隔退化,鳃丝为双行的鳃条所支持。
通常有鳔,鳍条多分节,肠内无螺旋瓣。有些鱼有背肋和腹肋,耳石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