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郝龍斌

移除 54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郝龍斌'''({{bd|1952年|8月22日|catIdx=Hau Lung-pin}}),出生於[[臺灣省]][[陽明山管理局]][[士林區|士林鎮]]<ref>{{cite web|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2ImdPsDXBw |title=我是郝龍斌,我是台北人|publisher=lungbin2010 |date=2010-09-17}}</ref>(今臺北市士林區),籍貫[[江蘇省 (中華民國)|江蘇]][[鹽城縣|鹽城]],[[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父親是前[[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陸軍|陸軍]][[一級上將]][[郝柏村]],曾加入[[新黨]],後重返[[中國國民黨]]。曾任第3-4屆[[立法委員]]、[[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署署長]]及第4-5任[[臺北市市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2017年1月7日宣布參選[[2017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國民黨主席選舉]]<ref>{{cite web|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107/1030008/|title=宣布參選黨主席 郝龍斌:只求一場無私選舉|last=王家俊|publisher=蘋果日報|date=2017-01-07}}</ref>,以第三名落選。
==家庭背景==
2001年3月7日,出任[[陳水扁政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署]]署長。上任首日,處理[[希臘]]籍貨輪[[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
2001年1月14日發生希臘籍「阿瑪斯號」貨輪於墾丁龍坑海域擱淺,嚴重影響周遭海域生態。時任[[環保署]]長[[林俊義]]因處理過程延宕,於2月8日向行政院長[[張俊雄]]口頭請辭,郝龍斌於3月7日接下環保署長一職後成立油汙處理小組及求償小組,負責處理相關善後事宜。處理過程中環保署協調政府各級單位與民間機構共同辦理受污染區清理作業,總共動員國軍及民間三七、八四三人次,清除油污九一七噸,清除潮間帶以上受污染礁岩面積達六九八七平方公尺,並且負責相關污染求償、預防海洋污染制度的建立、相關機具設備採購、油污染範圍評估與遙測技術建立、及海洋污染應變訓練演習等多項事宜,同時在事發後一週年記者會上宣布將一月十四日訂為「台灣海域受難日」,除了紀念台灣最寶貴的[[墾丁]]海域曾經在這一天遭到污染傷害之外,也希望能時時提醒國人和政府相關單位,保護國家海域免於污染的重要性<ref>[http://enews.epa.gov.tw/enews/Newsdetail.asp?InputTime=0910114112713&MsgTypeName= 台灣海域受難日──阿瑪斯號一週年]{{Dead link|date=2018年6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no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水保處.2002-01-14</ref>。
2001年4月,表示禁止在水源保護區上游繼續養豬。
2001年6月,決定掃蕩[[二仁溪]]沿岸熔煉業者,執行拆除工作,因位於台南縣市、高雄縣交界行水區及農業區的[[二仁溪]]違法熔煉廠長期以來造成該地區嚴重污染,污染情形包括熔煉時產生的空氣污染,粉碎淘選及廢五金回收酸洗作業中廢酸液隨意傾倒的水污染,廢棄灰渣棄置河岸的廢棄物污染及廢五金作業重金屬逕流沖蝕污染土壤。
2001年6月28日,郝龍斌在台南召開記者會,明確下達指示動員各相關單位,於九十年六月底前,完成台南縣、市強制拆除[[二仁溪]]沿岸違法熔煉廠的任務<ref>[http://enews.epa.gov.tw/enews/Newsdetail.asp?InputTime=0900628162956&MsgTypeName=%B7s%BBD%BDZ 環保工作新模式 環保署與台南縣市同步拆除二仁溪流域違法熔煉廠].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任秘書室.2001-06-28</ref>。整起行動總共動員700名警力強制拆除位於[[臺南市]][[二仁溪]]流域的熔煉業,在臺南市共計拆除57家的非法工廠,在拆除行動結束後,臺南市環保局持續配合嚴密監控與稽查,防止熔煉業者死灰復燃。隨著政府實際作為,三十年來的空氣污染終於得到舒緩,二仁溪下游污染也大幅削減,進一步改善二仁溪河川水質,生態亦隨之日趨豐富<ref>[http://rivereco.epa.gov.tw/p1-1-background2.asp 昔日的二仁溪].二仁溪整治生態效益網站.2016-04-21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05182038/http://rivereco.epa.gov.tw/p1-1-background2.asp |date=2017-01-05}}</ref>。
2002年4月,向阿瑪斯號油輪船東求償的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中華民國政府獲得了「油汙清除處理費用」6138萬3129元(折合美元約2046104.3元,匯率以30換算。任內還處理過[[嘉義縣]][[大林鎮 (臺灣)|大林鎮]][[焚化爐]]事件。推動限用[[塑膠袋]]政策。
2002年7月1日,郝龍斌推動限制使用塑膠袋政策,以及限制[[免洗餐具]]的政策,此政策推出之初雖在民間有正反兩極意見,但是更多的環保人士認為,如同先前騎機車戴安全帽一般,透過政策來改變民眾隨意浪費塑膠袋的習慣,將比單純的宣導更為有效,是一項非常值得支持的政策,更將此政策譽為是台灣近年來影響民眾最大的環境政策<ref>[http://e-info.org.tw/news/taiwan/special/2003/taspr2003-03.htm 限塑政策 紙袋業者要求跟進]</ref>。2003年6月27日[[環保署]]公佈統計資料指出,推動此政策後,購物用塑膠袋之個數減量率約為80 %(重量減量率為62 %),若考量紙袋替代使用之情形,則整體購物袋之個數減量率為73 %(重量減量率為45 %);在塑膠類免洗餐具部分,塑膠類免洗餐具個數減量率約為96 %(重量減量率為91 %),若考量紙製免洗餐具替代使用之情形,則整體免洗餐具之個數減量率為27 %(重量減量率為18 %)<ref>[http://enews.epa.gov.tw/enews/Newsdetail.asp?InputTime=0920627163727 二階段限塑政策實施半年檢討報告出爐,減量目標達成,並已改變台灣民眾的消費習慣]{{Dead link|date=2018年6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no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管處.2003-06-27</ref>
2003年5月,台北市萬華區的華昌國宅,爆發SARS社區感染疫情。長期以來,[[坪林]]地區居民均不斷向中央爭取於坪林設置交流道,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但2001年、2003年兩次[[環評]]審查結論均建議基於水源保護的理由,不應該開放[[坪林交流道]]<ref>[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920/9/57019109.pdf 北宜高速公路坪林交流道開放爭議]</ref>。由於行政院傾向開放坪林交流道之立場與[[環保署]]不同調,郝龍斌於2003年9月13日招開記者會指出,[[環保署]]基於維護[[大台北地區]]四百萬人飲用水安全的立場,認為[[坪林]]交流道一旦開放,勢將帶來遊客、車輛出入,以及應運而生的餐廳、民宿、露營區等污染<ref>{{cite news |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30914/351185/九成七贊成開放環署不接受 |title=九成七贊成開放 環署不接受 |last=陳明旺、郭敏政、王玉樹|publisher=[[臺灣蘋果日報]] |date=2003-09-14}}</ref>。
2003年10月6日,郝龍斌基於環保署的職責與對專業的堅持,因堅持坪林交流道不該開放,辭去[[環保署長]]一職。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簡稱臺北花博、臺北國際花博,為2010年11月6日至2011年4月25日間於[[台北市]]舉行的國際園藝博覽會。
臺北花博會從籌劃期間,即飽受各界質疑花費太高,園區內空心菜、九層塔採購單價過高等事,而[[台灣智庫]]在2010年9月17-18日所做民調更顯示有七成的民眾認為花博有弊端;有六成九的人認為,花博預算有浮編的現象 ; 八成五的民眾要求,檢調單位應介入調查花博有沒有弊端。也因此,臺北花博被視為郝龍斌連任過程中最大的風暴,而包含副市長[[李永萍]]、市府顧問[[莊文思]]、市長室祕書[[任孝琦]]等三人也在9月13日辭職,被外界解讀是為了替低迷的北市選情止血<ref>{{cite news |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914/32811138/ |title=郝斷尾求生 三愛將下台 | publisher =[[蘋果日報]] | date =2010-09-14 |}}</ref>。
但臺北花博於11月6日開幕後,每日均吸引三、四萬人參觀,而在五都選舉投票日當天,參觀人數更是突破一百萬人,問卷滿意度高達九成,而在1111[[人力銀行]]所作的「花都開好了?!下班賞花趣」調查中也顯示,已看過花博受訪者平均打73.2分,高於還沒去看的人評分68.8分,使臺北花博成為選情「止跌回升」的關鍵<ref>{{cite news |url=https://tw.news.yahoo.com/花博驚艷-看過者評分較高.html |title=花博驚艷-看過者評分較高 |last=謝君蔚| publisher =[[中央社]] | date =2010-12-05 |}}</ref>。
最終臺北市長選舉郝龍斌大勝對手[[蘇貞昌]]17萬票,輿論普遍認為臺北花博的舉辦成功功不可沒,最終累計896萬參觀人次,創造430億經濟效益。讓AIPH主席Dr. Faber稱讚:台北花博為花博定下標準,未來十年很難超越,是50年以來最好的一次。<ref>{{cite news |url=https://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8365.html |title=縣市長的政績與挑戰|last=彭杏珠 | publisher =[[遠見雜誌]]2011年7月號 | date =2011-06-28 |}}</ref><ref>{{cite book|author=王梅、李方、葛新民、楊素 |title=日安,臺北 |pages= |year=2014年 |publisher=遠見天下文化諸版股份有限公司 |location=[[臺北市]] |isbn=9789863205609}}</ref>。
* <u>'''首創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u>。
第21屆「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09年9月5日至15日在[[臺北市]]舉辦,這是[[臺北市]]舉辦過最大型的國際運動賽事,共有5大洲91個國家、3,894人參與,也是臺灣至2009年為止,爭取到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賽事,在賽事結束後,國際聽障體育總會會長艾蒙絲博士則給予此次聽障奧運很高的評價,於致詞時表示:臺北聽奧很完美,未來的城市將難以超越。
根據統計此次[[聽障奧運]][[臺北市政府]]總共動員志工、幕後工作人員總人數超過2萬人,遠超過[[國際聽障體育總會]]要求志工人數至少達到每2位選手配1位志工的門檻。據他國的參賽選手及隊職員表示,此次臺北[[聽障奧運]]規模志工的效率超好,平均每個問題不到5分鐘就能解決,這是他們過去參加[[聽障奧運]]比賽時不曾見過的效率,根據[[臺北市觀光局]]統計,此次[[聽障奧運]]共帶來超過10億元經濟效益<ref>[http://yearbook.taipei/ct.asp?xItem=1200533&CtNode=34888&mp=100053 臺北年鑑2009 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 「亞洲第一次,臺灣的驕傲」,臺北聽奧創史上佳績].臺北市政府資訊局.2010-06-28 </ref><ref>林國瑞.[http://www1.sa.gov.tw/resource/annualreport/Quarterly160/p8.asp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民體育季刊 2009臺北聽障奧運之經驗傳承]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19224009/http://www1.sa.gov.tw/resource/annualreport/Quarterly160/p8.asp |date=2017-03-19 }}</ref>。
==== 任內爭議 ====
Youbike正式營運後,[[臺北市政府]]推出一系列包含前30分鐘免費體驗等優惠(此優惠於2015年4月1日遭新任臺北市長柯文哲取消,取消後4月份使用人數立即大幅下降20%與2014年初水準相當並持續至2016年6月未回復縮減補貼前使用人數),成功讓臺北市民眾逐漸養成輔助通勤的習慣。
自2014年11月20日,Youbike使用車次突破3000萬,滿意度高達93%,平均每輛YouBike日周轉率逾12人次,並吸引[[上海]]、[[北京]]、[[首爾]]及[[東京]]等各國城市來台北取經學習<ref>黃麗芸.[http://www.epochtimes.com/b5/14/3/7/n4100327.htm 小小黃 郝龍斌:最後一哩運具].大紀元.2014-03-07 </ref><ref>盧 懿娟.[http://innoservice.org/1812/youbike轉虧為盈的關鍵因素/?print=print youbike轉虧為盈的關鍵因素].服務創新電子報.2014-01-14</ref><ref>{{cite news |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774097 |title=中國仿設YouBike 郝龍斌:最驕傲的政績 | publisher =[[自由時報]] | date =2016-07-25 |}}</ref><ref>{{cite book|author=王梅、李方、葛新民、楊素 |title=日安,臺北 |pages= |year=2014年 |publisher=遠見天下文化諸版股份有限公司 |location=[[臺北市]] |isbn=9789863205609}}</ref>。
* <u>'''興建[[公營住宅]]'''</u>。
6.市有地參與都市更新分回住宅(預計可分回1000餘戶[[公營住宅]])。
7.民間融資提案模式(PFI)興辦營運[[公營住宅]](預計興建約1,300戶之[[公營出租住宅]])<ref>{{cite news |url=http://newtalk.tw/news/view/2011-05-16/14382 |title=北市公營住宅 4年將蓋4808戶 |last=謝莉慧| publisher =[[新頭殼]] | date =2011-05-16 }}</ref><ref>李宏育
.[http://www.gov.taipei/ct.asp?xitem=77423064&CtNode=5158&mp=100001 臺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標題-市府新聞稿-臺北市公營住宅中程目標4808戶可如期達成].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103-06-09
​</ref><ref>[http://www.udd.gov.taipei/works/history.aspx?Node=44&Index=4&Search=公營住宅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居住服務(公營住宅)]</ref>。
[[臺北市政府]]從2010年5月開始,推出「助妳好孕」專案,其專案內容包含發放每胎2萬元生育獎金、給予5歲以下孩童每月2,500元育兒津貼、課後照顧擴大辦理、鼓勵企業辦理托兒設施、補助5歲幼兒入學等政策、一區一[[托嬰]]中心(2014年完工,為全國第一個達成此目標之城市),每年約投入30億元將臺北市打造成友善的生、養城市。
此政策至2014年5月累計受惠人次已經達到135萬1,065人次, 102年[[臺北市]]出生人數達2萬6,710人,比99年沒有實施「助妳好孕」前,出生人數1萬8,530人,增加8,180人,增加44.1%,100-102年連續三年,[[臺北市]]的出生率更為[[五都]]之首<ref>{{cite news |url=https://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8365.html |title=縣市長的政績與挑戰 |last=彭杏珠| publisher=[[遠見雜誌]]2011年7月號 |date=2011-06-28}}</ref><ref>杜慈容.[https://kids.taipei/news_content.aspx?MenuID=11&id=242 內湖親子館暨托嬰中心「4」事如意慶開幕!12區托嬰中心到位!].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新聞稿婦女福利及兒童托育科.2014-02-11</ref><ref>{{cite news |url=https://tw.news.yahoo.com/北市助妳好孕-連三年出生率五都之冠-051116483.html |title=北市助妳好孕 連三年出生率五都之冠 |last=林麗玉|publisher=[[中廣新聞網]] |date=2014-05-07}}</ref>。
==== 任內爭議 ====
43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