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约翰·伊斯内尔

增加 9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约翰·伊斯内尔 ''' (John Isner,1985年4月26日-),出生于 [[ 美国 ]][[ 格林斯伯勒 ]] ,毕业于 [[ 佐治亚大学 ]] [[ 美国 ]][[ 职业 ]][[ 网球运动员 ]]
其于九岁时开始打网球,于2007年以 [[ 大学 ]] 毕业生的身份转入职业赛场。他曾在ATP250奥克兰 [[ 喜力公开赛 ]] 夺得个人生涯首个单打冠军头衔,曾获得 [[ 迈阿密 ]] 大师赛单打冠军等奖项。
==早年经历==
伊斯内尔9岁开始 [[ 学习 ]] 打网球。除了网球,伊斯内尔直到九年级时也一直在打篮球,此时 [[ 伊斯内尔 ]] 身高已经达到1.90m。
2004-07年,伊斯内尔在佐治亚大学打了四年网球,每年都入选全美明星队,同时他也是 [[ 学校 ]] 有史以来单打和双打成绩最好的选手。2007年5月,伊斯内尔打入NCAA单打决赛,战到第三盘抢七落败,但是伊斯内尔带领他的团队获得了NCAA团体冠军,另外他也赢得了NCAA双打 [[ 冠军 ]]
==运动生涯==
2007年,伊斯内尔在大学毕业后宣布转入职业赛场。7月,在华盛顿公开赛上,伊斯内尔持外卡出战,并先后战胜了蒂姆·亨曼、本杰明·贝克尔、汤米·哈斯、盖尔·孟菲尔斯等人,打入个人 [[ 职业生涯 ]] 的首个ATP巡回赛决赛。在决赛中,伊斯内尔以4-6、64-7输给了同胞安迪·罗迪克,获得亚军。8月,伊斯内尔持外卡参加了美国网球公开赛。在职业生涯的首次大满贯征程中,伊斯内尔在首轮四盘战胜雅柯·涅米宁,取得了在大满贯赛场上的首场胜利。最终,伊斯内尔在第三轮以7-64、2-6、4-6、2-6被罗杰·费德勒淘汰出局。全年,伊斯内尔在巡回赛中夺得8胜5负,在挑战赛中夺得12胜5负,年终排名为第125位。
2008年,伊斯内尔在 [[ 圣何塞 ]] [[ 华盛顿 ]] 打进八强,并在拉伯克挑战赛获得冠军。
2009年,伊斯内尔以美国第三的身份(仅次于世界第6安迪·罗迪克,世界第25山姆·奎里)首次排进年终前50;在 [[ 印第安维尔斯 ]] 击败了马拉特·萨芬和盖尔·孟菲尔斯打进第四轮;在休斯顿打进八强;在 [[ 印第安纳波利斯 ]] [[ 洛杉矶 ]] 打进半决赛;在华盛顿击败世界第七乔·威尔弗雷德·特松加,随后在半决赛中不敌安迪·罗迪克。
2010年1月16日,在奥克兰喜力公开赛中,伊斯内尔轰出22记ACE球,以6-3、5-7和7-62力克阿诺德·克莱门特,获得职业生涯首个ATP单打桂冠。6月,在 [[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 首轮比赛中,伊斯内尔与尼古拉斯·马胡打出了网球历史上耗时最长的比赛。这场比赛最终打了三天,总用时11小时5分钟,共计183局,伊斯内尔最终以6-4、3-6、67-7、7-63、70-68长盘获胜。赛后伊斯内尔和马胡没有马上离开球场,温网组委会在现场为他们举行了一场小小的纪念 [[ 仪式 ]] 。全场比赛伊斯内尔打出112个ace球和246个制胜分,打破了包括耗时最长赛事、比赛总局数最多、单场ACE数最多、单场制胜分最多等在内的多项 [[ 网球 ]] 历史纪录。(注:除美网外,大满贯比赛进入决胜盘后实行长盘制,即必须净胜对手两局方算获胜,而不是以抢七来决出胜负)。
111,2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