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苏绣博物馆

移除 24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国苏绣博物馆.jpeg|有框|右|<big>中国苏绣博物馆</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4/432d44cb101545679cf0fd650dd34a5c.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11690982_10012346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中国苏绣博物 馆1986 馆'''1986 年建成,馆址原在 [[ 苏州 ]] 著名 [[ 园林 ]] 环秀山庄内,1988年底迁于苏州景德路王鏊词内。
来这里参观的中外游客,不仅可以纵观苏绣 [[ 艺术 ]] 发展的历史,欣赏传统的苏绣佳作,而且还可以观看飞针走线、功到自成的 [[ 刺绣 ]] 现场表演。游客们参观后,都赞叹为是一次“精美绝伦的艺术享受”,外国游客更把刺绣博物馆誉为“艺术之富”、“东方明珠”<ref>[http://js.ifeng.com/a/20170927/6030018_0.shtml 江苏文化日历 | 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指尖的艺术 ],凤凰网,2017-9-27</ref>。
==发展历史==
[[ 博物馆 ]] 占地一亩半,分大门、仪门、餐堂三进。大门宽阔,并悬挂九个红底明黄色字的宫灯,每个灯上书一字,写明馆名。馆内分别有:古代刺绣品室、明清刺绣品室及近代刺绣品室,以展出百多件珍贵的不同时代的苏绣 [[ 文物 ]] ,从而展现苏绣发展的 [[ 历史 ]]
==建筑布局==
博物馆占地一亩半,分 === 门、仪门、飨堂三进。在宽阔的大门里,悬挂9只红底明黄字宫灯,每灯一字,写明馆名。全馆陈列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古代刺绣品室”,二是“明清刺绣品室”;三是“近代刺绣品室”。共展出几百件珍贵展品,系统地展示苏绣发展的历史。厅===
展挂在第一室 大厅迎门处的是一幅《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是一幅长400厘米、宽33厘米的刺绣长卷。绣稿是[[清代]][[画家]]徐扬的同名国画画卷局部,取胥门到间门一段当年苏州的繁华景象。作品在[[工艺美术]]大师[[李娥英]]的指导下,运用接针、套针、缠针、铺针等十多种针法,500多种色线,将长卷中的鳞次林比的店铺、官员们的显赫铺张的排场、苏州学台的院试、新郎新娘向双亲参拜的苏州风土人情,都纤毫毕具地精绣出来,不失原作的神韵,可谓是一幅苏绣艺术精品。进门后,可以欣赏到年代最早的刺绣实物:苏州[[虎丘塔]]出土的五代刺绣经袱、北京大演台燕王墓出土的西汉刺绣绣片、江苏高邮天山墓出土的西汉刺绣残片、浙江瑞安[[慧光塔]]出土的北宋双面绣经袱等。早在两汉时期,刺绣品不仅应用甚广,而且产地也甚广,当时江南地区就有刺绣的专业生产,与织锦齐名。
展挂在第一室大厅迎门处的是一幅《姑苏繁华图》,又名《盛世滋生图》,是一幅长400厘米、宽33厘米的刺绣长卷。绣稿是 ===明 代画家徐扬的同名国画画卷局部,取胥门到间门一段当年苏州的繁华景象。作品在工艺美术大师李娥英的指导下,运用接针、套针、缠针、铺针等十多种针法,500多种色线,将长卷中的鳞次林比的店铺、官员们的显赫铺张的排场、苏州学台的院试、新郎新娘向双亲参拜的苏州风土人情,都纤毫毕具地精绣出来,不失原作的神韵,可谓是一幅苏绣艺术精品。进门后,可以欣赏到年代最早的刺绣实物:苏州虎丘塔出土的五代刺绣经袱、北京大演台燕王墓出土的西汉刺绣绣片、江苏高邮天山墓出土的西汉刺绣残片、浙江瑞安慧光塔出土的北宋双面绣经袱等。早在两汉时期, 刺绣品 不仅应用甚广,而且产地也甚广,当时江南地区就有刺绣的专业生产,与织锦齐名。室===
[[ 明清 ]] 刺绣品室,展出的有[[皇帝]]的龙袍、皇后的百子衣、官服的补子,有清代流行的腰间佩饰品褡裢、荷包,有室内装饰用的镜套、床挂等,都极为典雅秀丽。明代的刺绣立轴《松鼠葡萄》、《山鸡白兔》等,清代的《仕女种花》、《菊石图》等绣品,都凝结着刺绣先辈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展室里有一幅十分引人注目的朱红色炕毯,长4米,宽2米,是清代[[乾隆皇帝]]东巡沈阳时御用绣品。毯面构图,均匀地绣有五个用真金线盘绣的“喜相逢”双蝶刺绣团花,含有夫妻相爱之意。在团花之间,以彩绒绣出图案化的藤蔓花草,穿插灵活,格调粗扩。四周盘金绣宝螺、宝伞、宝盖、金链等吉祥物,外圈绣绒回纹,色彩鲜明富丽,气派大方,为乾隆时期代表作。
明清刺绣品室,展出的有皇帝的龙袍、皇后的百子衣、官服的补子,有清 ===近 流行的腰间佩饰品褡裢、荷包,有室内装饰用的镜套、床挂等,都极为典雅秀丽。明代的 绣立轴《松鼠葡萄》、《山鸡白兔》等,清代的《仕女种花》、《菊石图》等 绣品 ,都凝结着刺绣先辈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展 里有一幅十分引人注目的朱红色炕毯,长4米,宽2米,是清代乾隆皇帝东巡沈阳时御用绣品。毯面构图,均匀地绣有五个用真金线盘绣的“喜相逢”双蝶刺绣团花,含有夫妻相爱之意。在团花之间,以彩绒绣出图案化的藤蔓花草,穿插灵活,格调粗扩。四周盘金绣宝螺、宝伞、宝盖、金链等吉祥物,外圈绣绒回纹,色彩鲜明富丽,气派大方,为乾隆时期代表作。===
近代刺绣品室 近代绣品室,重点陈列了我国杰出的刺绣 [[ 艺术家 ]] 沈寿和苏州著名老艺人金静芬的刺绣杰作。 [[ 沈寿 ]] 大师,原名沈云芝,字雪宦,苏州人,素享有“绣圣”;“神针”的美称。她少年学艺,针功扎实,1904年,她精工绣制的《八仙上寿图》,进呈为慈橹太后七十寿辰贺礼,获清代农工商部四等商勋,慈值亲书赐“寿”,故改名为“沈寿”。后赴日本考察,悉心研究了日本美术绣与西方 [[ 绘画 ]] 摄影。回国后,担任京师绣工科总教习。此期间,她借鉴西洋画的写实手法,首创了“仿真绣”,把苏绣技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她仿真绣的代表作《意大利皇后像》、《耶稣像》,先后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19if年)、 [[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 (1915年)获一等奖,为中国刺绣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荣誉。此外陈列的还有齐针绣、戮纱盘金绣、平金、编金、织金等各种针法的绣品,令人目不暇接。
==馆藏文物==
[[ 明代 ]] 的刺绣立轴《松鼠葡萄》、《山鸡白兔》等,清代的《仕女种花》、《菊石图》《姑苏繁华图》,金静芬的刺绣 [[ 作品 ]] 《意大利皇后像》、《耶稣像》<ref>[http://www.docin.com/p-1833406418.html 岭南文化博物馆 中国苏绣博物馆 ],豆丁网,2017-1-12</ref>
==视频==
59,0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