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平无战事

增加 30,576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北平无战事01.jpg|缩略图|thumb|right| [http://i3.sinaimg.cn/ent/v/m/2014-10-06/U4350P28T3D4220132F326DT20141006103941.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6…”
[[File:北平无战事01.jpg|缩略图|thumb|right| [http://i3.sinaimg.cn/ent/v/m/2014-10-06/U4350P28T3D4220132F326DT20141006103941.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66wz.com/system/2014/10/06/104234746.shtml 图片来自温州网] ]]
《北平无战事》改编自刘和平同名小说,该剧由[[孔笙]]、[[李雪]]导演,[[刘和平]]编剧,[[刘烨]]、[[陈宝国]]等人主演。

该剧讲述了1948年,潜伏于国民党空军的中共地下党员方孟敖(刘烨饰),为[[和平解放北平]],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人民的幸福与安宁,做出艰难抉择的故事。

该剧已于2014年10月6日登陆[[北京卫视]]、[[天津卫视]]和[[河南卫视]]上星黄金档首播。2014年10月7日[[山东卫视]]次黄金档播出。2014年11月1日在[[广东卫视]]再次播出,并获得2014年国剧盛典最佳电视剧、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奖、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和第11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优秀电视剧奖。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平无战事

外文名: All Quiet in Peking

制片地区: 中国

集数: 53集

类型: 近代历史鸿篇巨制

出品时间: 2013年

首播时间: 2014年10月6日

出品公司: 北京儒意欣欣影业和力辰光国际、北京春天融和山东影视、中视文化

发行公司: 西安曲江春天融和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

每集长度: 45分钟

==剧情简介==

1948年,国共两党已届决战,国统区经济全面崩溃。潜伏于国民党并任空军上校的[[中共]]地下[[党员]][[方孟敖]](刘烨饰),受命于蒋经国彻查北平民调会和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贪腐案,北平分行行长正是其父方步亭。[[蒋经国]]的“孔雀东南飞”行动命何其沧与方步亭推行币制改革,目的是从人民手中掠夺黄金白银外汇。围绕这一重大经济战线的斗争,中共地下党及北平学联的进步青年和潜伏在中共的国民党要员梁经纶以及各方的贪腐势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蒋经国密令方孟敖执行“孔雀东南飞”行动,负责将掠夺来的黄金白银外汇运往台湾,[[千钧一发]]的时刻,中共中央为了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和平解放全中国的更多城市,答应傅作义将军和谈要求,让方孟敖执行新的命令,让方孟敖及其飞行大队运走了国民党在北平金库的黄金白银外汇 。<ref>[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4695611/ | 北平无战事的剧情简介 · · · · · ·] </ref>

==演职员表==

'''演员表'''

{| class="wikitable" style="color:black;"
|-
! 角色
! 演员
|-
| 方孟敖
| 刘烨
|-
| 徐铁英
| 陈宝国
|-
| 何其沧
| 焦晃
|-
| 谢培东
| 倪大红
|-
| 方步亭
| 王庆祥
|-
| 马汉山
| 程煜
|-
| 梁经纶
| 廖凡
|-
| 曾可达
| 董勇
|-
| 何孝钰
| 沈佳妮
|-
| 崔中石
| 祖峰
|-
| 齐慕堂
| 李晨
|-
| 方孟韦
| 王凯
|-
| 王蒲忱
| 王劲松
|-
| 谢木兰
| 姜瑞佳
|-
| 林大潍
| 马少骅
|-
| 孙朝忠
| 孙之鸿
|-
| 程小云
| 陈丽娜
|-
| 严春明
| 谢钢
|-
| 张月印
| 高鑫
|-
| 老刘
| 王勇泉
|}

'''职员表'''

{| class="wikitable" style="color:black;"
|-
| 出品人
| 柯利明、李力、杨晓伟、吕芃
|-
| 制作人
| 李力、柯利明
|-
| 监制
| 陈思劼、张恒、 严澍 、郭彦、黄洪、高建、田茂麟、梁乐忠、汪汛
|-
| 导演
| 孔笙、李雪
|-
| 副导演(助理)
| 李静、王光、刘洪超
|-
| 编剧
| 刘和平
|-
| 摄影
| 孙墨龙、郭增有、石成业、郑杨、孔兮
|-
| 配音导演
| 姜广涛
|-
| 美术设计
| 王火、邵昌勇
|-
| 服装设计
| 茹美琪、韩广仁
|-
| 灯光
| 孙宏良
|-
| 录音
| 刘磊
|-
| 场记
| 赵一鸣、易昕
|}

==角色介绍==


'''方孟敖 演员 刘烨'''

国民党空军笕桥航校上校教官,实际是中共地下党员,外表有着世家公子的[[玩世不恭]],但同时也有着历经苦难的[[坚韧豁达]],[[能力卓越]],唯精唯一是蒋经国给予的评价。

'''徐铁英 演员 陈宝国'''

国民党中央党员通讯局联络处主任,不是最贪婪的人,也不是手段最下作,为人最凶残的人。只是空有一身党务工作者的虚伪做派,因此在勾心斗角残酷的局面中不堪一击。

'''何其沧 演员 焦晃'''

国府经济顾问,在他身上有着侠客的豪放也有学者的耿介更有赤子的天真。在学潮中用一把老骨头挡在学生前面,并用他的影响力对当局施加压力,保护进步势力,是个可爱的老头也是个好爸爸,鼓励子女追求自由,顺从内心的真实是他爱护他们的方式。

'''谢培东 演员 倪大红'''

北平分行襄理、方步亭妹夫,潜伏在至亲至爱的身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像一只[[任劳任怨]]的老蜘蛛,并成功牢牢占据住敌人的核心机构,慢慢吐丝织网只为[[捕获猎物]],而崔中石和方孟敖都是这网上的猎物。

'''方步亭 演员 王庆祥'''

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经理,方孟敖十年不认的父亲,有着经济学家的头脑和资深政客的手腕,深知任何形态的政治斗争都是嗜血的,因此不相信孤臣孽子能救国,也不信阶级革命能换得大同,所作所为只是出于保护家中小儿女们,乱世中求自保而已。

'''马汉山 演员 程煜'''

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也是北平市民政局长,军统出身,却是江湖做派,热爱敛财,哪怕屡屡在人前吃瘪,回转身来仍是一副我是你老子的张狂德性,可这样的男人却家门不幸妻离子散,是一个忧伤的混蛋。

'''梁经伦 演员 廖凡'''

燕大教授、何其沧的助理,是个学贯中西的[[精英学者]],一个真正无私的人,[[热爱祖国]],有着一种历史的使命感,[[甘愿奉献]]自己犹如献祭的羔羊,誓要为时代的苦难流尽鲜血。可面对爱情,却以躲闪和欺骗相对,是个不坦率且矛盾的人。

'''曾可达 演员 董勇'''

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少将督察,也是铁血救国会核心成员,天资不足但勤奋有余,建丰同志是他的至高信仰,为此他苦读曾文正公,试图进入某种他企及的境界。渐渐地,在与人沟通时,从技术层面逐渐过渡到推心置腹的高度。

'''何孝钰 演员 沈佳妮'''

燕大的学生,何其沧女儿,美丽聪慧且温柔坚毅,总是考虑别人远甚于自己,并且一直为组织而牺牲,以个人幸福换取对组织的服从,在组织分派的使命任务和真实意愿间摇摆,也在梁经纶和方孟敖间摇摆,都爱,也都不爱。

'''崔中石 演员 祖峰'''

中央银行北平分行金库副主任,中共地下党员,负责为谢培东操作具体事务,也向方孟敖传达理想主义,犹如千千万万低调却奉献巨大的中共地下党员,在关键时刻可以被替换被牺牲,成为建设新中国路上最坚定的铺路石。

'''方孟韦 演员 王凯'''

北平警察局副局长,也是北平警备总司令部侦缉处副处长,是个足够优秀堪为表率的青年,一心敬爱父亲,亲近兄长,爱慕美丽的木兰,虽被忽略也无一丝怨怼,冷静自持且爱国热血。

'''王蒲忱 演员 王劲松'''

保密局北平站长,国民党铁血救国会的成员。

'''谢木兰 演员 姜瑞佳'''

方孟敖表妹,谢培东之女,爱慕梁经伦,后因得知梁经伦的国民党身份而被秘密处。

'''程小云 演员 陈丽娜'''

方步亭后妻。她票得一手好程派青衣,宜室宜家,识文擅艺,是个送给她任何赞美之词都不为过的女人。除了晚一步走进方步亭的生命,并因此花了十一年才等来一份肯定,程小云的一切都无愧于一个贤妻。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知己。

==音乐原声==

{| class="wikitable" style="color:black;"
|-
! 曲目
! 作曲
! 编曲
! 演唱
! 类型
|-
| 雪朝
| 董英达
| 宋雨、董英达
| 张小青
| 插曲
|}

==幕后花絮==

* 刘和平透露,陈宝国拍的一些戏里没有一句台词,都是需要他配合别人。陈宝国很敬业,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给足、到位,很多辛苦、委屈的戏陈宝国也都亲身去拍。焦晃也是如此,为了把对方的戏抬上去,自己什么身段都能放下。

* 剧本虽然完成,但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最初,有七家投资方先后奔着刘和平而来,却又因为觉得剧本的内容太冒险,担心市场不买账,就没有动过投资念头。但这个过程丝毫没有影响刘和平对历史原则的坚持,他觉得描写这个中华民族转型时代的作品,是自己身为创作者的责任。

* 刘烨表示,方孟敖是这么多年来他演过的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角色,为此投入特别多的感情。

* 陈宝国表示,接演大反派徐铁英是因为剧本打动了他,而且十几年没演过反面人物,于是就有了这个尝试演反派的机会。

* 虽然该剧台词量很大,但王庆祥觉得刘和平剧本的语言结构、叙事逻辑性非常强,所以背起来感觉还不是很难。

* 2009年就表示不再演电视剧的焦晃,为了这部剧也破了例出演该剧。

* 剧中女演员若是穿着旗袍拍戏,那么在拍摄一整天里女演员都不敢坐,因为怕坐出褶,而高清镜头会放大所有的细节。

* 剧中有一场戏是在一大片高粱地里拍摄的,但拍摄期间很难找到这样的外景。为此,剧组提前半年在怀柔区买了17亩地,并且请了农民天天在地里守着种高粱。另外,为了拍好剧中的航空戏份,剧组还动用了航空博物馆的原型飞机作为道具。

* 十几个演员都有大段的台词,并且台词中涉及很多专业知识。为此,剧组准备许多工具书,供演员们背台词时查询专业名词,以更好地领会台词的含义。

* 剧中很多演员都是降低一半身价出演,有些一线老演员甚至一集都不到十万元,甚至一些演员连一分钱都没拿。最后,片方在排名时很伤脑筋,但每个人都说没关系,包括陈宝国等都排后面,当时80岁的焦晃老师也不计报酬、不计排名。

* 在刘和平构思剧本时,一直和焦晃有联系,因为焦晃的父亲本身就是燕京大学经济学系的学生,又在当时的中央银行任高级职员,所以焦晃对那段历史非常熟悉,刘和平在写剧本时,都是写一段就传一段给焦晃看,请他提意见。

* 该剧是导演组头一次边查资料边拍,对引用的诗词、典故一一重查学习考究 。

==幕后制作==

'''剧本创作'''

为了必须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共产党的历史要研究,国民党的历史也要了解。编剧刘和平曾多次到台湾地区、美国胡佛研究院研读大量的历史资料,包括一些未解密的日记等 。

'''拍摄过程'''

剧中有一场戏是在一大片高粱地里拍摄的,但很难找到这样的外景。为此,剧组提前半年在怀柔区买了17亩地,并且请了农民天天在地里守着种高粱。另外,为了拍好剧中的航空戏份,剧组还动用了航空博物馆的原型飞机作为道具 。

===剧情创作===

{| class="wikitable" style="color:black;"
|-
! 名称
! 史实
|-
| 7·5惨案
| 1947年底,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节节败退,为招揽学生,国民党宣称要在北平建立东北大学、临时中学,吸引众多学生流亡北平。1948年7月4日,北平当局通过《救济来平学生办法》,决定停发东北流亡学生的公费,并企图将学生编入傅作义的军队。7月5日,流亡北平的东北大、中学生数千人,群集愤怒抗议。时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的陈继承下令镇压,9人被打死(官方承认3人),100余人受伤。
|-
| 币制改革
| 国共“内战”爆发前,法币就已严重通货膨胀。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以总统命令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发行总限额为20亿元金圆券为本位币,限期以金圆券1比300万的比价兑换法币。但不足两月,金圆券的发行量就已突破限额,很快沦为废纸。加上限价令导致所有交易转入地下,市场混乱,取消限价令之后,物价再度崩溃,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竟达一百三十余万亿元,甚至出现一百万的面额,沦为笑柄。
|-
| 蒋经国“打老虎”
| 1948年,国民党军事战场节节失败,在经济战线也濒临崩溃。在这种情势下,蒋经国临危受命,去执行“扑灭奸商污吏,肃清腐恶势力,贯彻新经济政策”的“救国大任”,俗称“打老虎”。可打掉杜月笙儿子之后,杜月笙公开表示,支持蒋经国打老虎,但是有本事就打扬子公司。蒋经国也满口应承。结果,就是扬子公司,直接导致蒋经国打虎失败。
扬子公司老总叫孔令侃,孔祥熙的儿子,宋美龄的外甥。蒋经国彻查扬子公司,孔令侃立刻找到自己的姨妈宋美龄,宋美龄与蒋经国谈判未果,就找到了蒋介石。蒋介石无奈,说服了蒋经国,随后查办扬子公司一事不了了之,蒋经国宣布辞职,打虎行动宣告失败。
|-
| 新老派系之争
| 1945年,蒋经国被任命为三民主义青年团组训处处长以及青年军编练总监部政治部主任,自此,蒋经国开始培植少壮派精英,一方面是和共产党争夺青年人,一方面是要培养自己的政治力量。
1948年,蒋介石对元老派系的控制越来越弱,蒋经国也得以坐大,并成立“铁血救国会”。这是一个隶属于蒋经国的少壮派特务组织,渗透到了军统中统甚至学联等多个部门。这场派系之争一度是蒋经国占尽上风,在剧中,撤掉了陈继承华北剿总副司令的职务,在现实,跟何应钦在军费划拨的对抗上获胜,但是最终,随着“打老虎”的失败,蒋经国还是暂别了政治舞台。
|-
| 笕桥机场
| 笕桥机场位于杭州市东北郊,1931年由清末八十一标马队、炮营校场改建为军用飞机场。1930年,蒋介石决定在原中央军校航空班的基础上,择址杭州笕桥,扩建为中央航空学校。1931年春,校舍和机场等建成,设立机构,采购飞机,招生办学,并先后在洛阳、广州设立分校。至1937年抗战前,共培训学员500余名。抗战爆发后,航校迁走,而笕桥机场作为空军的主基地使用。抗战初期,中国空军曾与日本空军正面交锋,也曾创下辉煌的战绩,但终因整体实力上的差距,最终几乎拼光老本,失去了战斗力和制空权。在电视剧《远去的飞鹰》和《血战长空》中,中国空军多由笕桥机场起飞,抗击日寇。杭州解放后,笕桥机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接管,仍作为航空学校和军用机场使用。1957年,改为军民两用机场。2000年,因杭州萧山机场建成使用,民航撤出笕桥机场。
|-
| 民食调配委员会
| 国共三年内战期间,经济凋敝,民生堪忧,国民政府在各地成立民食调配委员会,以解燃眉之急。北平市民食调配委员会成立后,负责向工厂、手工行业、学校、医院、慈善团体等特定对象配米,所需粮食由粮食部供给。从1947年到1949年的两年时间里,这个组织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市民生活的稳定,保证了中下层市民基本的生存和粮食消费。但是,当时国民党内部腐败严重,“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是常态,民食调配委员会掌握的物资,也成了走私和贪污的重灾区,有市民靠分得的粮食勉强糊口,但有更多的市民和学生并不能得到保障,处在饥寒交迫的状态中,因而“反内战,反饥饿”的学潮不断,《北平无战事》中对此多有表现。历史上的北平市民食调配委员会,未能解决恶性通货膨胀及其导致的物价飞涨局面。
|-
| 戡乱救国
| 1947年,为解决军事、政治危机,蒋介石问计于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得到答复是“采取紧急措施的时刻,恐怕已经来到了”。7月4日,蒋介石颁布《戡乱共匪叛乱总动员令》,实行戡乱救国。基本内容为:“戡乱”所需之兵役、工役及其他有关人力,应积极动员,凡规避征雇及妨碍征雇等行为,均应依法惩处:“戡乱”所需之军粮、被服、药品、油、铜铁、通信器材等军用物资,均应积极动员,凡规避征用及囤积居奇等行为,均依法惩处;凡怠工、罢工、停业关厂及其他妨碍生产及社会循序之行为,均应依法惩处;对于“煽动叛乱”之集会及其言论行动,应依法惩处等等。据此,“戡乱救国”实为一项紧急动员令,为的是顺利调集物资和人力,与共军展开决战。而在剧中,这个口号被多名军政人员用以唬人,达成私人目的。
|-
| “一次革命、两面作战”与铁血救国会
| 1948年春,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战场完全处于劣势,江淮战场也是危机四伏;更为严重的是蒋介石的部下和亲信也开始众叛亲离。对此蒋介石焦虑不安,经常发怒骂人,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爱子蒋经国身上,希望以他为核心,重新纠集力量,建立一个新的秘密组织,发挥控制和指挥的作用。
1948年4月中旬,蒋经国在南京召开秘密会议,每个人座位上放着一份油印的《铁血救国会章程》和《誓词》,出席会议的有胡轨、王升、李焕、江国栋、方庆延、萧涛英、许功锐等30多人。蒋经国发表讲话:“亲爱的同志们,你们都是我一直最信任、最肯干、最忠诚于领袖和三民主义伟大事业的骨干……我希望大家成为疾风劲草和中流砥柱,要永远忠于三民主义,忠于领袖;要做孤臣孽子,坚决执行校长的政策和指示,不成功便成仁,至死不渝……当前国民党内部腐化,共产党恶化,都不能成功,我们主张 一次革命、两面作战',既反对共产党的恶化,也反对国民党的腐化,两大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为了完成这个伟大使命,就必须发展第三种势力,今天成立 铁血救国会 ,就是以此作为领导反共的核心组织。”
|-
| 孔令侃与扬子公司
| 孔令侃1936年大学毕业后,任财政部特务秘书,随后进入新成立的中央信托局。1943年宋美龄到美国访问,孔令侃担任秘书。孔令侃利用这个机会,同美国著名大公司进行洽谈,并取得了很多大公司在华经销其产品的合同,为其回国建立扬子公司创造了条件。因为一年前也就是1942年,执掌国民政府金融大权的孔祥熙,被蒋介石解除了职务,孔令侃从政的阶梯失去了支撑。孔令侃回国后,利用孔家的财产和影响,利用自己在美国多年建立的关系,在抗战胜利不久开办了一家扬子公司。
扬子公司由孔令侃独资经营,实际上背后却有孔、宋两大家族的背景。虽然孔祥熙与宋子文二人水火不容,但宋美龄却对孔令侃钟爱有加。宋美龄一生不能生育,蒋经国、蒋纬国已渐渐长大成人,她急需在下一代中找几个侄辈的来与之抗衡。宋氏一门几个兄弟,都是晚婚而且儿女稀少,只有孔家人丁兴旺,而其中孔令侃又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因此宋美龄对孔令侃“情有独钟”,并极力培养他来与蒋经国、蒋纬国抗衡。
1948年,国共内战后期,中国出现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政府进行金圆券改革,蒋经国到上海督导经济管制,以铁腕手段抑制物价,查封孔令侃的扬子公司,由于蒋介石和宋霭龄的干预,受到挫败。此后,孔令侃将资金转移到海外,本人定居美国。宋美龄到美国后,住在孔令侃在曼哈顿上东城为她购买的公寓内。1992年,孔令侃在纽约去世,年76岁,无后嗣。
|-
| “新生活运动”
|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和宋美龄联手发动“新生活运动”,试图改造中国国民之习性。新生活运动(以下简称“新运”)横跨八年抗战。新运虽然标榜“新”生活,内容却是“旧”的儒家伦理思想。
“礼义廉耻”(四维)是新运的中心思想。蒋介石要民众把“礼义廉耻”结合到日常的“食衣住行”各方面。“三化”就是实践理论的行动指引。所谓“三化”,就是“生活艺术化、生活生产化、生活军事化”,其中“军事化”在《新生活纲要》中列于最末,但却是“新生活”的核心所在。在《新生活运动之要义》中蒋介石有这样的陈述:“所谓军事化,就是要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也必须如此,才能合乎礼义廉耻,适于现代生存,配做一个现代的国民!”
|}

===人物创作===

{| class="wikitable" style="color:black;"
|-
! 角色
! 原型
|-
| 马汉山
| 马汉三早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后投靠蒋介石,加入军统组织。历任军统局华北实验区区长,军统局北平办事处处长、国民党北平行辕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北平市民政局局长等职。后因与毛人凤发生矛盾,又违背蒋介石的旨意,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1948年,马汉三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处死。
|-
| 陈继承
| 陈继承是江苏省靖江人,黄埔军校战术教官,国民党陆军中将。早年先后就读于江苏陆军小学、陆军第四中学、保定军校。他几乎参与了国民党史上历次重大军事行动:两次东征、北伐战争、“剿共”、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在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10月10日陈继承获“忠勤勋章”。后来,他出任第十一战区第一副司令长官,兼北平前进指挥所主任,在北平主持华北日军受降。1946年8月任扩编以后的北平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947年2月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撤销,他改任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兼保定绥靖公署北平指挥所主任、北平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等职务。1947年12月1日,保定绥靖公署同张垣绥靖公署合并为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傅作义任总司令),陈继承任第一副总司令,后因同傅作义发生矛盾而被调离。
|-
| 王蒲臣
| 王蒲臣(1902—2006),浙江江山人,1913年春考入江山文溪高等小学堂。1935年在江苏省民众教育馆工作时,往访戴笠,戴即介绍王蒲臣加入军统。先后任忠义救国军浙赣办事处主任,陆军第41军司令部少将参议,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稽查处少将处长,第八战区调查室少将主任,军统局平津总督察兼肃奸委员会督察组组长,保密局驻北平少将督察长,后赴台。他在1995年用自己的退休金设立助学基金会,每年资助10多名考上高校但家境贫困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

'''故事史实出处资料来源'''

对于剧中的《月圆花好》歌曲以及“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祝愿的桥段,刘和平表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唱“柔情蜜意”的歌曲很多,但《月圆花好》有着特别不同的意境。因为花无法长好,月无法长圆,人的生命更是有限的,虽然人们做不到,但还是会去企盼那些如此美好的事物。刘和平认为,“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表达了那个时代的“崔中石和方孟敖们对信仰的坚守,其源头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的“家国梦。

==获奖记录==

{| class="wikitable" style="color:black;"
|-
! 获奖时间
! 奖项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人/作品
! 获奖情况
|-
| 2014年12月17日
| 安徽卫视国剧盛典
| 最佳电视剧
| 《北平无战事》
| 获奖
|-
| 2014年12月17日
| 安徽卫视国剧盛典
| 最佳导演
| 孔笙、李雪
| 获奖
|-
| 2014年12月17日
| 安徽卫视国剧盛典
| 最佳编剧
| 刘和平
| 获奖
|-
| 2014年12月17日
| 安徽卫视国剧盛典
| 最佳男配角
| 祖峰
| 获奖
|-
| 2014年12月30日
| 第5届澳门国际电视节
| 最佳男主角
| 陈宝国
| 获奖
|-
| 2014年12月30日
| 第5届澳门国际电视节
| 最佳电视剧大奖  
| 《北平无战事》
| 获奖
|-
| 2015年6月12日
| 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 最佳中国电视剧
| 《北平无战事》
| 获奖
|-
| 2015年6月12日
| 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 最佳编剧
| 刘和平
| 获奖
|-
| 2015年8月9日
| 第17届华鼎奖
| 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
| 《北平无战事》
| 获奖
|-
| 2015年11月3日
| 第11届中美电影节
| 优秀中国电视剧金天使奖
| 《北平无战事》
| 获奖
|-
| 2015年12月28日
| 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 重大题材类优秀电视剧奖
| 《北平无战事》
| 获奖
|-
| 2015年12月28日
| 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 优秀导演奖
| 孔笙
| 获奖
|-
| 2015年12月28日
| 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 优秀编剧奖
| 刘和平
| 获奖
|-
| 2015年12月28日
| 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 优秀男演员奖
| 陈宝国
| 获奖
|-
| 2016年10月16日
| 第十一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 优秀电视剧奖
| 《北平无战事》
| 获奖
|-
| 2016年10月16日
| 第十一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 最佳照明奖
| 孙红良
| 获奖
|-
| 2017年2月
| 第十一届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表彰大会
| 电视剧优秀作品奖
| 《北平无战事》
| 获奖
|}

==剧集评价==

'''正面评价'''

《北平无战事》并不是以震撼的战争来构筑全剧,而是从经济战线作为切入点。《北平无战事》采用的是阳谋对阳谋的全新方式,阳谋对阳谋、中共华北城工部与国民党铁血救国会之间的激烈较量,更能展现地下战线的残酷,也会让观众看得更加酣畅淋漓(大众网评)。

《北平无战事》的另一特点是将电视的格局打破,比例高达2.25:1的变形“宽荧幕”规格呈现出大银幕级画面,让观众产生一种置身影院银幕前的幻觉。

“在这种娱乐化为主的市场、挣钱第一的潮流之下,《北平无战事》真正能做到拒绝做娱乐的奴隶和金钱的奴隶,是非常成功、严肃的艺术作品。它不仅是艺术上、思想上成功了,它商业上也很成功。”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张德祥]]认为,关于国共两党之间几十年的历史,艺术作品已经表现的非常多了、北京和平解放这段历史在上一个五年时间有两部作品,《战北平》和《北平战与和》,都是写北平的和平解放,那两部作品是直接写重要的当事人傅作义,《北平无战事》也是写1948、1949年这段时间北平面临和平解放的历史趋势,和前两部作品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写当时对这个事件有最重要影响力和决策力的当事人,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写这段历史。同类作品一般都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揭示历史,但编剧刘和平的这一作品不然,“他首先把历史吃进去,把历史消化了,把历史打碎了,重塑历史,他所重塑的历史是艺术化的历史,达到了艺术真实的历史,这段历史里我们可以感到历史真实。”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称赞《北平无战事》做到了人人身上有戏,个个角色发光,一部戏完整再现了一个时代的众生相,让观众在触摸时代温度,聆听历史回响的同时,体验到不同寻常的观剧享受。仲呈祥认为这部戏对整个电视剧从业人员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北平无战事》是在当下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一个占有重要位置、起着标志性意义的作品;它代表着这个时代的风貌,也将引领这个时代的风气。”

'''负面评价'''

历时七年筹备、投资超过亿元、集结6位大牌的53集反腐大戏《北平无战事》日前开播。尽管诸多编剧、业内人士在微博、微信上大加宣传,称该剧是“2014年最值得期待的电视剧”,但市场却似乎反响平平。开播三天,收视略好的天津卫视和北京卫视,在城市网上也仅仅排名第三和第五,且绝对数值并不好看。更有业内人士不留情面地指出,《北平无战事》作者意识过于强烈,有违商业规律。

“很久以来,市场生态严重失衡,正剧和严肃作品被逼得几乎退出了市场。‘北平’给了所有购片人一个提醒:观众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均衡发展才是王道。”著名编剧赵东苓在微博如是说。但业界同行的支持声并不能掩盖首播收视并不特别理想的现状。以互联网平台的爱奇艺为例,播出三天后总计点播数还未超过500万次,这一数据实在有些难堪,在其之后播出的《[[风中奇缘]]》播出两天点播数即已超5500万次。微博用户名为“故事办主任fanfan”的业界同行指出,“从方法论上讲,这部戏有明显的错误,是一部作者意识过于强烈的戏”。的确,该剧无论是略违反商业规律的剧名,或是缺乏起码吸引力的故事讲述方式,还是过于分散的核心人物设置,都让普通观众很难入戏。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982 中國戲劇]]
1,1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