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75
次編輯
變更
半天岩紫雲寺
,無編輯摘要
'''半天岩紫雲寺'''位在嘉義縣的半天岩紫雲寺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西元1673年),於民國三十年(西元1941年)因地震而倒塌,民國三十九年時(西元1950年)重建為現今的樣貌,因「山間之彩雲常現紫色,則繞寺不散」取名為紫雲寺。紫雲寺中主祀神祇為觀音菩薩,並供奉眾多神祇,包括三寶佛、註生娘娘與神農大帝等。紫雲寺為二進帶二護龍的建築格式,共有山門、中庭、正殿、配殿與鐘鼓樓等空間,並有石雕、木雕、彩繪、剪黏、交趾陶與堆塑等裝飾藝術。 <ref>[https://okgo.tw/butyview.html?id=1085 半天岩紫雲寺,嘉義景-玩全台灣旅遊網]</ref> ==基本資料==地址: 嘉義縣番路鄉民和村2鄰岩仔6號電話: 05-2591114創立起始年: 1682 主祀神明: 觀世音菩薩陪祀神明: 五穀仙帝 地藏王菩薩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註生娘娘 土地公 三寶佛 彌勒佛祖 十八羅漢 虎爺公 韋馱菩薩 伽藍尊王 盤古祖師 ==建立沿革==嘉義東城有鄉曰岩仔,地距縣治二十有四里,康熙廿一年間,有梵僧七十餘歲,遺其姓名者,路經於此,覩山明水秀,茂林修竹,景緻幽邃,嘆曰:此乃佛地,若築一蘭若,將來香煙必盛,佛化亦能被全島,遂駐錫之。乃由南海普陀山,迎請觀世音菩隡聖像一尊到此奉祀之。從遠處而望,山高似屆半天,因號為半天岩,晨暮紫雲繞佈山峰,即安名為紫雲寺。 嘉義城東有山曰岩仔,距縣治二十四里,疇昔人跡罕至,俗塵所遠,殆可稱為山之隱逸者也。清康熙二十一年,有老僧經此,覩峰巒挺秀,景物清幽,嘆曰:此勝地也,宜為蘭若。於是斬荊棘闢草萊,結茅其間,復由南海普陀山,迎請觀音聖像而供奉之,僧從遠望此境,高接雲天,遂名為半天岩。又以山間之雲常現紫色,遶寺不散,又名寺為紫雲。 第一代開山祖師覺豐禪師,第二代日鐘禪師,三代璇河禪師,四代弘泰禪師,燈火相傳,續有興建,菩薩感應饒益,鄉人暨四方善信之前來瞻禮者逐日益眾,第五代永改禪師始建殿堂,攝受眾信,由而成為嘉邑名剎。咸豐七年(1857),嘉義牛斗山員外郭濯海,欲報佛恩,首創募捐,拓地興工重建。至大正九年(1920),堂構漸腐,又遭震災,鄉紳劉闊、林猛等十二人,發心募資,為第三次之修建。昭和十六年(1941),嘉義大地震,寺院夷為平地,無法立即興復,不得已乃利用既倒之廢材,結成臨時殿堂一間,暫以奉佛。至民國三十六年(1947),劉再生氏、林橘等,發心奔走再事重建,至三十九年(1950),工程告竣。 紫雲寺第五代住持圓寂後,寺務由當地居民暫時管理,後經管理人會議決定請出家僧侶來住持。就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請福妙法師來寺住持,四十二年(1953)請心化法師接任,四十六年(1957)請天乙法師來擔任住持一職。天乙法師擔任住持期間,重修殿宇,多所建樹,紫雲寺漸漸成為香火鼎盛的佛教寺廟。天乙法師圓寂後,由乙純法師接任,但因當地的勢力欲強勢介入寺廟的管理,迫使僧眾退出。幾經衝突後,紫雲寺的住眾全面退出,紫雲寺從此就由當地的居民全面接管。<ref>[ 半天岩紫雲寺,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temples/ChiayiCounty/fanlu/1016006-BTYZYS]</ref> 簡介與相關圖片:奉祀神明 (主神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