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網絡欺凌

增加 1,19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網上欺凌可透過電郵、討論區、聊天室、智能手機、社交網站、短訊工具、SMS短訊等網絡通訊平台發生,例子包括<ref>{{cite news|url=https://www.famplan.org.hk/zh/resources/sexuality-education-resources/classroom-and-quiz/detail/201408#:~:text=%E7%B6%B2%E4%B8%8A%E6%AC%BA%E5%87%8C%E5%8F%AF%E9%80%8F%E9%81%8E,%E5%9C%96%E3%80%8D%EF%BC%8C%E4%BB%A4%E5%8F%97%E5%AE%B3%E4%BA%BA%E5%B0%B7%E5%B0%AC |title=網上欺凌}}, 家計會教育組. 2014-08 </ref>:
• 向受害人傳送一些粗俗、騷擾、或恐嚇的資訊 假冒身分,竊取受害 隨意公開別 人的 帳戶並作出令 不快的事情資料例如電話號碼、住址 張貼移花接木的相片或「改圖」 惡意造謠 令受害人尷尬匿名散播 有關受害人的 不實 流言、捏造信息 傳送粗俗、騷擾、或恐嚇的資訊 • 公開取笑或指責 的受害 人,引起網絡公審 在社交網站或討論區以 發出 羞辱言語 或張貼移花接木的相片或 洗版 改圖 ,令他人尷尬 重複並且不斷地傷害跟受害 誣陷、假冒他人、欺詐及作出排斥他 有關 人士與朋友藉以孤立受害者, 稱 關係霸凌 使用不同的帳戶及 發放人 份攻擊同一名受害人,導致受害人誤以為很多人討厭及 攻擊 • 隨意公開別人 私隱,例如電話、住址言論
==網絡欺凌的結果==
由於惡意訊息在互聯網發放後,便難以甚至不可能完全清除,因此網絡欺凌造成的傷害,可以是永久的。網絡欺凌可以令受害人害怕、不快及失去自信,更嚴重的,是受害人可能會萌生自殺念頭 <ref>{{cite news|url=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380416/25%E6%AD%B2%E5%A5%B3%E5%8F%97%E7%B6%B2%E7%B5%A1%E6%AC%BA%E5%87%8C%E9%87%80%E6%82%B2%E5%8A%87%20%E9%8E%85%E5%88%80%E5%88%BB%E5%B0%8D%E6%96%B9%E5%A7%93%E5%90%8D%E5%BE%8C%E6%8A%95%E6%B2%B3%E8%87%AA%E7%9B%A1 |title=25歲女受網絡欺凌釀悲劇,鎅刀刻對方姓名後投河自盡}}, Skypost. 2019-06-19 </ref> ,尤其是當一群人聯合起來,持續地奚落、蔑視或貶低受害人,特別是涉及性的指控,所造成的傷害往往更大。<ref>[https://youth.clic.org.hk/tc/topics/Cyber-bullying/#What-is-cyberbullying 甚麼是網絡欺凌?]</ref><!--<ref>{{cite news|url=https://youth.clic.org.hk/tc/topics/Cyber-bullying/#What-is-cyberbullying |title=甚麼是網絡欺凌?}}, youth.clic.org.hk </ref>-->
經歷過網上欺凌,會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包括: 焦慮、抑鬱、濫用藥物、 難以入眠 、焦慮 、身體病徵增加、學習表現下降 、抑鬱 、曠課、逃學、輟學 、濫用藥物 、謀殺 甚至 自殺。 此外, 網上欺凌 更會 帶來嚴重的後果,因為網上的通訊本質上就是可 容易 複製的 、不容易有情緒反應 、不能控制接收過程、相對地持久,以及隨時都可以接觸,這些特質使網上欺凌很容易變成持續的習慣。<ref>{{cite news|url=https://www.hk01.com/%E8%97%9D%E6%96%87/395604/%E7%B6%B2%E7%B5%A1%E6%AC%BA%E5%87%8C-%E6%AF%94%E5%82%B3%E7%B5%B1%E6%AC%BA%E5%87%8C%E6%9B%B4%E5%82%B7%E4%BA%BA-%E5%B0%8D%E5%8F%97%E5%AE%B3%E8%80%85%E7%9A%84%E6%BC%A0%E8%A6%96%E4%B9%9F%E6%98%AF%E4%B8%80%E7%A8%AE%E5%82%B7%E5%AE%B3 |title= 《網絡欺凌》比傳統欺凌更傷人 對受害者的漠視也是一種傷害}}, HK01. 2019-11-22</ref> 再加上在網絡世界裏,施襲的門檻較低,每個人都可隱藏自己的身份,以為說話可以很輕率而並不須要負上任何責任。
要避免欺凌事件發生,可參靠一些建議 ,例如留意保護個人私隱,不隨便將把個人身份表露出來;作為家長,多認識新興網上平台的性質及操作,若子女受欺凌亦可及時發現並及時伸出緩手,培養孩子多元化興趣和嗜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及社交能力,令孩子有充足的情緒抵抗力;保持一種輕鬆心態,不太在意其他人的惡意留言,在必要時灑脫刪除帳號,一笑置之,離場不參與。 <ref>{{cite news|url=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659285/%E3%80%90%E7%B6%B2%E7%B5%A1%E6%AC%BA%E5%87%8C%E3%80%91%E5%85%A7%E5%90%91%E7%94%B7%E7%94%9F%E7%8E%A9%E7%B6%B2%E9%81%8A%E9%81%AD%E6%AC%BA%E5%87%8C%E4%B8%8D%E6%95%A2%E4%BD%9C%E8%81%B2%E3%80%80%E7%B2%BE%E7%A5%9E%E7%A7%91%E9%86%AB%E7%94%9F%E6%95%99%E7%88%B6%E6%AF%8D4%E6%8B%9B%E6%AD%A3%E8%A6%96%E5%85%92%E7%AB%A5%E7%B2%BE%E7%A5%9E%E5%81%A5%E5%BA%B7 |title= 內向男生玩網遊遭欺凌不敢作聲 精神科醫生教父母4招正視兒童精神健康}}, HKET. 2020-06-02</ref>
==網絡欺凌事件==
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