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打起手鼓唱起歌

增加 5,10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词作者'''
[[File: 断桥韩伟.jpeg|350px250px|缩略图|右|[httphttps://www-beta1.duitangsohu.com/bloga/?id=711330903 273281962_178557 图片来自 搜狐快讯 ]]]韩伟(1945—),音乐文学家。 1945年生于[[四川]]。歌词代表作品有《[[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 《[[赶起马儿送公粮]]》等;歌剧有《[[伤逝]]》 、《[[宦 娘]]》、《[[屈原]]》(编剧) 等。<ref>[https://www.sin80.com/artist/han-wei 韩伟Hanwei---概况 Overview]</ref>
'''韩伟'''是一个极具创新与开拓精神的智者,是一位在艺术上从未停止过追求的探索者。从脍炙人口的歌曲到经典感人的歌剧,再到一部部精彩的电视作品。[[韩伟]]用他的天赋与勤奋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一个有一个精彩。苦涩与甜蜜,耕耘与收获……
韩伟是从天津音乐附中毕业直接分配去了天津歌舞剧院,那一年他18岁。那时候他开始学习小提琴,还经常在底下学着写歌词去投稿。谈到基本功,韩伟认为主要在音乐学院学习得比较扎实。韩伟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觉得音乐学院附中有几门课特别好,一个是民间音乐课、让学生们背唱如[[河北梆子]]、[[评戏]]、[[山西梆子]]、[[豫剧]]、[[二人转]]等等,什么地方戏、各种民歌、曲艺都得必须背,在背当中了解了许多民间的艺术形式、各种戏曲形式、曲艺形式,包括各地民歌,后来韩伟搞春节晚会时,就特别得意这些东西。当时韩伟家在保定,天津音乐学院在保定招生,他就报考了,结果考上了。
 文革开始,1966年,他已经是创作员了, 他一方面得向自己喜欢的方面努力,一方面不能硬争取机会,所以他学会了迂回。那时候韩伟还很小,只记得那句古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开始了学习采风加游历的日子。他去过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去过西藏雪山、去过东北火山口的地下原始森林、沙漠等等,带着地图。当时有一首歌叫“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韩伟当时想,毛主席已经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了,我们一定要沿着他老人家指引的路线去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这一走可不要紧,韩伟怀揣地图,走了十年。这十年也是断断续续的,回来写歌了,歌写完了,又去了;下放劳动,就去下放劳动;也没有写作,也没有下放劳动时,就去游历采风。有时也有深入生活。他在深入生活中共干过五六十个工种,比方说海员、渔民、机床厂的工人,“车、钳、洗、刨、磨”这几样工种他会三样,他开的最熟练的是“龙门刨”;他还当过喷漆工;还当过毛纺厂的接线工;还当过海上油田的钻井工;去过大港油田的井队;还去过开滦煤矿的井下采煤……  总而言之,这十年,他游历了中国地图的边边角角,亲自去感受了许多东西;干过几十个工种;还写了许多歌,还陪着施光南去下放劳动,还和他一起构思歌剧《屈原》…,包括那时候没有出国一说,更别说出去旅游,当时[[陈毅]]和[[缅甸]]特别友好,叫“共饮一江水”,韩卫就从[[瑞丽]]和采风的同仁们一起去了一趟缅甸;北边有我们的友好近邻“同志加兄弟”的[[朝鲜]],于是他也没拉下。但是他后来发现在他的电视文艺撰稿中,这些积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75年韩伟开始写《[[屈原]]》,这与他的合作者[[施光南]]有非常大的关系。施光南与韩伟原来是同一个学校——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他比韩伟高几班。那时候韩伟、施光南已经回到[[天津]]了。要创作还是非常需要环境的,他们决定静下心来写。韩伟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笑着说,“剧本的构思是在陕北的窑洞里、深山沟的土炕上和井队里我们谈定的。”当时韩伟和施光南开玩笑说,“你还写《屈原》呢,你就是屈原,你就是别投江自尽就行了。”艰苦环境中的玩笑都透着苦涩的味道。  当编剧后韩伟写的第一个戏就是《屈原》,但写了一阵子就放下了,后来开始写《伤逝》,然后又写了好几个歌剧,才又拾起《[[屈原]]》来。韩伟认为他一共写了九部歌剧,上演了五部中,比较有影响的,一部是《屈原》,一部是《[[伤逝]]》,还有一部就是《[[宦娘]]》。《宦娘》是根据《[[聊斋]]》中的一个故事写的,那个戏当时是由[[关牧村]]和[[于淑珍]]主演的。  1982年韩伟正式“触电”搞上了电视,进入了影视创作圈。晚会、栏目、专题片。那时候专题片比较多,他拍了十二集专题片《[[黄山]]》。最开始的时候拍专题片不像现在,韩伟硬是将整个黄山都跑了一遍。  韩伟第一次参加春节晚会的策划就是1988年,而1992年、1995年、1998年也分别参加了春节晚会。后来他调到武警文工团。现在武警文工团用曲艺形式做了一台晚会是他策划的。还有大明星反串等等,那些曲艺形式他非常熟悉。韩伟坦言他最喜欢的是文艺专题,所以会尽力将文艺专题的一些要素融到晚会和歌会中去。  2004年的7月16号在山城 [[ 重庆 ]] 上演了重新排演的大型歌剧《[[伤逝]]》。这部歌剧的编剧就是 我国著名的词作家 韩伟,他的名字会让人联想到《[[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然而仅仅用词作家来形容他是不够的。因为除此之外他在艺术的不同领域都显露出出众的艺术才华。  他曾经走遍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他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无数;他参与策划多次[[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他策划创意的《健康歌》家喻户晓老少皆喜之,其实他只喜欢几件事:艺术、写作和游历。韩伟是一个极具创新与开拓精神的智者,是一位在艺术上从未停止过追求的探索者。从脍炙人口的歌曲到经典感人的歌剧,再到一部部精彩的电视作品。[[韩伟]]用他的天赋与勤奋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一个有一个精彩。苦涩与甜蜜,耕耘与收获……
3,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