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永陵镇

增加 13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永陵镇.jpg|320px|缩略图|右|<big> 永陵镇</big>[https://pic3.zhimg.com/v2-868763176327cf75d497841141e90ace_1440w.jpg?source=172ae18b 原图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65040067 来自 知乎 的图片]]]
''' 永陵镇 ''' 位于 [[ 新宾满族自治县 ]] [[ 口4口]]4.03万,面积515.8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25个村委会。永陵镇历史悠久,早在 [[ 新石器时代 ]] 就已有人居住。永陵镇是一个充满着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古镇:镇域面积5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繁多而集中地分布着清前时期的 [[ 文物 ]] 古迹,各级 [[ 文物保护单位 ]] 达48处。清朝12座帝陵中营建时间最早的“第一陵”---清永陵建筑群及其环境至今保存原貌。镇中的永陵和 [[ 赫图阿拉 ]] 城名声在外,是 [[ 清朝 ]] 的发祥地之一。
==概况==
永陵镇隶属于辽宁省 [[ 抚顺市 ]] 新宾满族自治县。
永陵镇位于东经128度18分,北纬41度43分,属辽宁省东北部新宾满族自治县中部。是清王朝的发祥地, [[ 满族 ]] 的故乡,拥有以 [[ 世界文化遗产 ]] 关外三陵之首——清永陵和全国AAAA级景区清朝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为代表的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镇地域面积525.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山林面积达58万亩,辖25个行政村、龙岗、凤仪、东钢三个城镇社区,3个国营林场。全镇4.2万 [[ 人口 ]] 中,其中 [[ 农业 ]] 人口2.9万人,满族人口占75%,被誉为“中华满族第一镇”。
==历史沿革==
永陵镇历史悠久,早在 [[ 新石器时代 ]] 就已有人居住。据 [[ 史料 ]] 记载,燕、秦时期归辽东郡辖,汉、晋隶玄菟郡;唐隶安东都护府;辽属东京道;金属沈州照德郡;元属沈阳东境;明属建州卫;明 [[ 万历 ]] 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卫都督努尔哈赤在今永陵镇东南约4公里的 [[ 赫图阿拉城 ]] 建立大金国。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 [[ 皇太极 ]] 封赫图阿拉城为兴京,并开始修建兴京陵。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尊兴京陵为永陵(满文转写:enteheme munggan)。清 [[ 康熙 ]] 九年(1670年)以后,先后设置的掌关防衙门、兴京副都统衙门永陵总督、兴京协领等机构分别建于今镇辖后堡、西堡村及赫图阿拉城内。
1964年设镇建制,沿史以“永陵”命名。永陵镇是一个充满着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古镇:镇域 [[ 积525 积]]525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多而集中地分布着清前时期的文物 [[ 古迹 ]]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48处。 [[ 朝12 朝]]12 座帝陵中营建时间最早的“第一陵”---清永陵建筑群及其 [[ 环境 ]] 至今保存原貌。清永陵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为一万一千多平方米,号称清朝关东第一陵;努尔哈赤登基建元称汗的后金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一些古建筑仍可见当年风采。赫图阿拉城分为内外两城,方圆十里。城垣由土石杂筑。外城驻扎着八旗精锐部队,建有点将台、校场等,外城内、内城外建有驸马府,内城建有汗宫大衙门、八旗衙门、关帝庙、城隍庙、启运书院、文庙等。清代以后,还建有协领衙门、理事通判衙门等。该城曾居住人口十万余众,辟有十里商贾闹市,屋宇堂皇,文化昌盛,被誉为清代第一都城;努尔哈赤所建七大庙之列---皇寺,至今保存着 [[ 顺治 ]] 十五年重建显佑宫时的赦建碑和500年古榆等等。古镇还继承、保存着具有浓厚满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满族传统的 [[ 音乐 ]] [[ 舞蹈 ]] 、服饰、 [[ 工艺品 ]] [[ 文学 ]] 作品以及婚嫁 [[ 礼仪 ]] [[ 民族 ]] 食品、民族 [[ 体育 ]] 与游戏等民俗风情,而镇内古朴、肃穆的建筑风格,更给古镇增添了古香古色的独特韵味。
==行政区划==
永陵镇,人口4.03万, [[ 积515积]]515.8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凤仪、龙岗、东钢;25个村委会:西堡、团结、红旗、前进、蔬菜、后堡、头道砬子、错草、赫图阿拉、二道、金岗、色家、那家、李家沟台、腰堡、头道堡、嘉禾、驿马、五道堡、夏园、羊祭台、大和睦、下房子、陡岭、永陵朝鲜族村。
124,6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