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什肖纳齐

增加 1,53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中文 = 阿什肖纳齐| 圖像 类型 = | 图片 = [[File:纳期.jpg|无框|居中|缩略图|center|[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05/9410ab923a6347b6ba572e6321982a1d.jpeghttp://www.sohu.com/a/196397725_636365 原图链接]]]
|出生地 = 阿什肖纳齐【Vladimir Ashkenazy】
| 图片尺寸 = | 图片简介 =| 原名 = Vladimir Ashkenazy| 外文名 = | 绰号 =| 其他艺名 =| 国籍 = [[俄罗斯]]| 民族 =| 籍贯 =| 出生日期 =1937年7月6日 | 國籍 出生地点 = [[高尔基]]| 星座 =| 逝世地点 = | 职业 = 钢琴演奏家| 语言 = | 三围 = | 血型 =| 身高 = | 俄罗斯体重 = | 毕业院校 = 莫斯科音乐学院| 職業 宗教信仰 = | 配偶 = | children=| 出身地 = | 出道作 = | 出道日期 = | 代表作 =| 活跃年代 = | 现 = 钢琴演奏家 拉赫玛尼诺夫协会会长| 知名原因 网站 = | 前苏联 奖项 = 1954年获[[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二等奖,1956年在[[布鲁塞尔]][[伊丽莎白]]女皇国际钢琴比赛中获金质奖章,1962年曾并列[[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 钢琴 比赛第一名,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林恩·哈雷尔&伊扎克·帕尔曼[[《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全集》]](1988年格莱美奖),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林恩·哈雷尔&伊扎克·帕尔曼[[《柴科夫斯基:a小调钢琴三重奏》]](1982年格莱美奖),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伊扎克·帕尔曼[[《贝多芬:小提琴 鸣曲》]](1979年格莱美奖)| 知名作品 主要成就 = 格莱美最佳室内乐演奏奖等| 音乐专辑 = | 电视节目 = | academyawards| baftaawards=| goldenglobeawards
}}
 
=='''阿什肯纳齐''' ==
'''人物经历'''
1937年7月6日生于 [[ 莫斯科 ]] 附近的高尔基(Gorki)。4岁开始学习 [[ 钢琴 ]] 。6岁时,他进入正规学习,7岁就能由学生 [[ 管弦 ]] 乐团协奏演出 [[ 海顿 ]] 的协奏曲,可以说得上是具有惊人才能的儿童。8岁在 [[ 莫斯科 ]] 公开演出,9岁进入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师从 [[ 塞巴蒂安 ]] (Anaida Sumbatian)。
1955年,获第五届 [[ 肖邦 ]] 钢琴比赛第二名。(第一名是 [[ 哈拉谢维兹 ]] ,第三名是 [[ 傅聪 ]] )当时就有评委提出异议,认为对阿什凯纳齐不公平, [[ 米凯兰杰利 ]]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等人甚至因此而辞去评委以示抗议。同年升入 [[ 莫斯科 ]] 音乐学院本科,师从钢琴家 [[ 奥博林 ]] (Lev Oborin)。
1956年,又获得 [[ 比利时 ]][[ 伊丽莎白 ]] 女王钢琴比赛一等奖。随后赴 [[ 比利时 ]] [[ 东西德 ]] [[ 美国 ]] [[ 加拿大 ]] 各地旅行演奏。 [[ 国EMI 国]][[EMI]] 公司及 [[ 苏联 ]] 的旋律唱片公司都发行了他的唱片,这时的阿什凯纳齐已在国内外颇有名气,但他还是继续在 [[ 莫斯科 ]] 音乐学院攻读。后来由于他表示了对在当时 [[ 苏联 ]] 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现代派音乐、绘画的好感,被当局禁止出国3年。
1960年他从 [[ 莫斯科 ]] 音乐学院毕业,已经 [[ 跻身 ]] 国际著名 [[ 钢琴家 ]] 之列。不久,他与同班的 [[ 冰岛 ]] 留学生、曾参加过1958年第一届 [[ 柴可夫斯基 ]] 国际钢琴比赛的女钢琴家 [[ 托伦 ]] (Thorunn Johannsdottir)结为伉俪。
{{Infobox person
}}
1962年参加第二届 [[ 柴可夫斯基 ]] 钢琴比赛,与 [[ 奥格登 ]] 并列 [[ 冠军 ]] 。次年定居 [[ 伦敦 ]] ,不久移居 [[ 冰岛 ]]
1970年代后,开始活跃指挥台上,曾担任 [[ 爱乐乐团 ]] 首席客座指挥、皇家爱乐爱团音乐总监、 [[ 克利夫兰 ]] 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和 [[ 柏林 ]][[ 德国 ]] 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和音乐总监等。此外以客席的身份指挥过许多知名乐团,包括 [[ 柏林 ]] 爱乐乐团、 [[ 波士顿 ]] 交响乐团、 [[ 洛杉矶 ]] 爱乐乐团、 [[ 旧金山 ]] 交响乐团、 [[ 费城 ]] [[ 阿姆斯特丹 ]] 音乐厅管弦乐团等。
1978年移居 [[ 瑞士 ]] [[ 卢塞恩 ]] (Lucerne)。最后后定居 [[ 英国 ]] ,并加入英国国籍。
1998年出任 [[ 捷克 ]] 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后还兼任 [[ 欧盟 ]] 青年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 [[ 日本 ]] [[NHK ]] 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1999-2000演出季正值“ [[ 天鹅绒革命 ]] ”十周年,在此期间,他和乐团出现在 [[ 欧洲 ]] [[ 日本 ]] [[ 美国 ]] [[ 南美 ]] ,演出代表乐团历史和文化特征的保留曲目——从 [[ 莫扎特 ]] [[ 马勒 ]] [[ 克拉萨 ]] [[ 雅纳切克 ]] 以及 [[ 马丁努 ]]
'''大事记'''
1937年7月6日出生于前 [[ 苏联 ]] [[ 高尔基 ]] 城,
1954年获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二等奖,
1956年在 [[ 布鲁塞尔 ]][[ 伊丽莎白 ]] 女皇国际钢琴比赛中获金质奖章。
1962年曾并列 [[ 莫斯科 ]][[ 柴科夫斯 ]] 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次年定居 [[ 冰岛 ]] ,现住 [[ 英国 ]]
1989年他被聘为 [[ 柏林 ]] 广播交响乐团(后改名为柏林 [[ 德意志 ]] 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他也是伦敦皇家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和他们演奏以 [[ 萧斯塔科维奇 ]] [[ 柴科夫斯基 ]] 为主的 [[ 俄国 ]] 音乐;他也是 [[ 克里夫兰 ]] 管弦乐团的客席指挥;也指挥 [[ 阿姆斯特丹 ]] 皇家大会堂 [[ 管弦 ]] 乐团。
{{Infobox person
他演奏的曲目范围很广,包括: [[ 柴可夫斯基 ]] [[ 拉赫曼尼诺夫 ]] [[ 斯克里亚宾 ]] [[ 普罗科菲耶夫 ]] 以及 [[ 肖邦 ]] 的钢琴曲。
'''获奖记录''
阿什肯纳齐为现任 [[ 拉赫玛尼诺夫 ]] 协会会长
===演奏奖===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 [[ 林恩·哈雷尔&伊扎克·帕尔曼]][[《贝多芬:钢琴三重奏全集》]](1988年格莱美奖)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 [[ 林恩·哈雷尔&伊扎克·帕尔曼]][[《柴科夫斯基:a小调钢琴三重奏》]](1982年格莱美奖)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 [[ 伊扎克·帕尔曼]][[《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1979年格莱美奖)
===独奏奖:===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 [[ 《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Op. 87》 ]] (2000年格莱美奖)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拉威尔、夜之加斯帕、为死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高贵而感伤的圆舞曲》]](1986年格莱美奖)
'''人物评价'''
2000-2001演出季,他们继续了在全欧的广泛巡回演出,其中包括 [[ 伦敦 ]] [[ 巴比肯 ]] 中心和 [[ 逍遥 ]] 音乐会, [[ 维也纳 ]] [[ 鲁塞恩 ]] [[ 德国 ]] [[ 希腊 ]] 。他曾5次以 [[ 钢琴家 ]] [[ 指挥家 ]] 的身份访问 [[ 中国 ]]
阿什凯纳齐是 [[ 俄罗斯 ]] 钢琴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演奏音乐性 [[ 细腻 ]] ,音色 [[ 华丽透明 ]] ,乐句 [[ 优雅流畅 ]] ,处理 [[ 细腻 ]] 。人们从他所弹奏的技巧绝伦的钢琴练习曲中可以发现他那惊人的技艺和 [[ 高深 ]] [[ 造诣 ]] 。他可称为能完满再现 [[ 李斯特 ]] 绝顶技巧的权威。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1937-),冰岛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现任 [[ 拉赫玛尼诺夫 ]] 协会会长。
1,9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