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643
次編輯
變更
逢渠桥
,無編輯摘要
逢渠桥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是庐山观音桥、阁皂山鸣水桥之外,在江西境内发现的第三座有绝对纪年的北宋 [[ 石拱桥 ]] 。逢渠桥旁的普利禅寺为唐良价禅师创建,为 [[ 曹洞宗 ]] 祖庭。
==基本简介==
逢渠桥建于 [[ 北宋 ]] 绍圣五年(1098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 江西省境内第三座宋代古桥,系同安张仲舒之妻雷四十三娘与其子裕禧用拾稻穗之积蓄捐资,为 经 纪 念良价禅师于此悟道而建的。此后,当地的张雷两姓人丁兴旺,人才辈出,雷四十三娘嫡玄孙官至左丞相,且在本族内无诉论,就有捐建洞山逢渠桥得福荫之说。桥名由当时的 [[ 县令 ]] 钱鍪书写,拱底“绍圣戊寅岁,同安张仲舒妻雷四十三娘,男裕禧舍此桥,住持沙门梵言句当。惠耸题”桥拱另一侧的石头上又写“张仲舒妻雷氏舍此桥,愿罪孽消除,福寿圆满”,此外,桥基上还有几十个字,主要记载张氏子孙在明 [[ 嘉靖 ]] 年间重修此桥的捐款数量。 该桥拱券以7个纵向单券并列组成,每券 [[ 花岗 石11 石]]11 块,77块矩形石排成7列,组成承重拱板,每列纵向与横向石疑皆相通。拱肩立有2个 [[ 石雕 ]] 武为护桥神。桥全长15米,桥面宽4.7米,桥拱净跨4.2米,拱矢高2.1米,属陡拱。桥面底部石拱上刻有建桥年月及捐建人、主建人名等。其“逢渠桥”三字,是当时县令钱鍪根据良价初来洞时,在此涉水相逢身影所作的《逢渠偈》而题写的。
==建筑特色==
逢渠桥,它的景深,至少有两个层次,一是桥的 [[ 建筑 ]] 艺术底蕴;一是它的 [[ 宗教 ]] 文化底蕴 。 逢渠桥,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89),它的[[空间]]跨度虽然只有4.2米,但是它的[[时间]]跨度是整整十一个世纪。目前江西省内仅存尚未遭劫的三座宋代石桥之一。“纵向单卷并拱”、“无铰拱结”和“无浆干砌”三大工艺特色,足以令当代莫及。游人只要跻身桥底,可以分明地数清全桥77块石块,怎样排成7个单拱,每排单拱怎样由11块石料卷成一拱。路对路,缝对缝,棋格了了,严丝密缝。拱侧东西各有一信土和掌作揖,一脸虔诚,张扬着捐建者的个性 。
不幸的是,哪位天资聪慧的开发大师,在佛教徒头上做了顶“道士帽”——逢渠桥变成“风雨亭”。
变成风雨亭之后的“逢渠桥”,我真怕 [[ 木头 ]] 、砖瓦的堆砌掮走了历史经典。
==构造==
桥的构造颇具特色,桥身用11块石料卷成一个单拱,共77块矩形石块组成七个单拱,七个单拱排成7列,又组成一个大的承重拱板,每列纵向与横向石缝都相通,像是棋盘格一样。拱肩上面有2个石雕武士为护桥神。石块与石块之间采用“无浆干砌”法,没有用桐油石灰勾缝,也没有用 [[ 糯米 ]] 胶粘,也没有 [[ 榫卯 ]] 相连,就像搭积木那样,靠相互的 [[ 摩擦力 ]] 支持着。 拱肩立有2个石雕武士为护桥神。桥全长15米, [[ 桥面 ]] 宽4.7米,桥拱净跨4.2米,拱矢高2.1米,矢跨比2:1,属陡拱。桥面底部石拱上刻有建桥年月及捐建人、主建人名等。其" “ 逢渠桥" ” 三字,是当时县令钱鍪根据良价初来洞时,在此涉水相逢身影所作的《逢渠偈》而题写的。2002年10月在桥上建了仿古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