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兴化民系

增加 23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兴化”是莆仙一带的传统名字,被使用了一千余年之久。[[宋朝|宋代]]在莆田、仙游地区设立的兴化军,此后,[[元朝|元代]]设兴化路、明清两代设兴化府,直至今日,东南亚的兴化移民仍普遍使用“兴化人”作为族群的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设立莆田地区,管辖莆田、仙游两地,于是“莆仙”的名字也随之产生。兴化人的语言——兴化语(莆仙语)在音韵特点上介于闽南语和闽东语之间。兴化地区流传着自己独特的古老[[剧种]]——[[莆仙戏]](兴化戏)。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在历史上,兴化人重视文教,[[科举]]相当发达,民风较为保守。兴化人的海洋文化比较发达,华人社会的海神妈祖、陈文龙都是兴化人 <ref>[https://www.doc88.com/p-5107782271819.html 兴化人──福建汉族民系研究之三 ],道客巴巴,2015-5-23</ref>
==语言与文字==
兴化人所使用的语言为莆仙语(兴化语),又称兴化话或莆仙话,属[[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
莆仙语(兴化语)可分为莆田话和仙游话两种方言,使用者称之为“本地话”。其中,莆田话通行于莆田城区,仙游话则通行于仙游县。此外,[[中华民国]]实际管理的乌坵乡(由福建省[[金门县]]代管)也使用兴化语莆田话,并有融合战地文化用语,当地又称乌坵话 <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1035084/ 关于如何书写莆仙语 ],豆瓣,2015-11-03</ref>
===兴化平话字===
111,5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