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656
次編輯
變更
新帝国主义
,無編輯摘要
[[File:新帝国主义.jpeg|有框|右|<big>新帝国主义</big>[https://img3.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5779581.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909303/ 来自 豆瓣读书 的图片]]]
==和旧帝国主义的分别==
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邦对新帝国主义作出精确的时间段限,他把1875-1914年定义为“帝国的年代”,强调 [[ 欧洲 ]] 人因为1873-1896年间严重的 [[ 经济 ]] 萧条,为了纾缓经济困难,大幅向亚非地区殖民,以获取殖民地的原料和市场,并提供本国人急需的就业机会,并将 [[ 商品 ]] 倾销以获取暴利,因而此次扩张主要是以资本和 [[ 商业 ]] 行为来驱动的,与旧时代农业帝国等争夺自然地理资源的权力扩张有着分别,便称之为新帝国主义。
新帝国主义和 [[ 十六世纪 ]] 至十九世纪初的殖民形式旧帝国主义或古代的 [[ 帝国主义 ]] 有所不同,在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的旧帝国主义,其目的主要是透过争取海外贸易利益以富裕母国,当时的西方各国会利用殖民地作为贸易补给站或利用殖民地生产货品,直接转售给顾客(如荷兰人直接将香料转卖予自己人或其他欧洲国家)。但新帝国主义是在贸易的基础上,加上 [[ 工业革命 ]] 带来的影响而产生的,殖民地的作用是提供欧洲列强所需的 [[ 林业 ]] 及矿产资源,从殖民地取得天然资源后,先运往母国工业加工,再运往他处进行倾销,或制成军火支持进一步掠夺殖民地。
其次,旧帝国主义时西方各国和其他国家的地位上大致是平等的,双方同以 [[ 农业 ]] 为基础,国力相差不远,有时西方各国甚至要屈从于其他国家的限制,以维持贸易的可能性,如西方国家必须遵守清廷和江户幕府规管下在华及在日的贸易限制。但新帝国主义时,两者的国力存在着很大的落差,西方各国以船坚炮利打破其他 [[ 国家 ]] 的限制,进行工业倾销,以及大幅扩张 [[ 领土 ]] ,强制他国接受其法令与外交要求,譬如在1840年代前,英国对华只要求允许自由贸易及平等外交,但数十年后, [[ 英国 ]] 的目标便是获取经济特权,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以至占领中国藩属和划分势力范围以扶助本土工业发展。
大致说来,新帝国主义与旧帝国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旧帝国主义注重经济和权力的调配掌控,而新帝国主义更有领土掠夺的野心和及明确的政治目的,例如 [[ 德国 ]] 、 [[ 意大利 ]] 即想藉对外殖民,证明自己已跻身列强之林。
==原因==
十九世纪开始,欧洲步入工业革命年代,西方各国的经济加速发展,并开始令 [[ 世界 ]] 的各国发展趋向两极化,一是工业发达的强国,另外的则停留在传统农业和 [[ 手工业 ]] 的弱国。 [[ 机械 ]] 的原材料——铁和钢以及燃料——煤产量的提高使各个国家能够加速商品的生产,以令本土市场的需求逐渐不能满足物品的供应,与此同时,工业生产增加也令原料的需求不断上升。故此推动工业发达的国家开拓其工业制成品的外销市场,也加强各国着力控制以至争夺原料产地,而工业落后的弱国正适合成为各工业强国输出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的对象,故此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初,各大国的商人及 [[ 企业 ]] 界皆催促着列强政府争夺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应地及市场。这段时期的大国借由开辟殖民地,来拓展原料供应及销售市场。在1870年代统一的新兴国意大利,在立国统一短短十余年之间便着意于殖民地开拓,在1881年和法国争夺 [[ 突尼斯 ]] 。1890年 [[ 威廉二世 ]] 推动殖民地扩张。法国在普法战争战败后亦继续扩张其殖民地。
文化上欧洲各国也以所谓“白人的负担”与社会达尔文主义来推动他们的殖民地拓展,他们认为将落后地区归入殖民地是给予这些地区机会进行 [[ 文明 ]] 使命,随此之外,教会也希望随欧洲文明的进入向他国宣导 [[ 基督教 ]] 思想。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