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希腊独立战争

增加 8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希腊独立战争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22/e65424a3f792490c825b9be529398ad6.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90063837_120539785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希腊独立战争 ''' 或可之称为希腊革命、希腊起义,是由希腊革命者于1821年至1832年间发起的成功反抗 [[ 奥斯曼帝国 ]] 的独立战争。希腊人后来得到 [[ 俄罗斯帝国 ]] [[ 英国 ]] [[ 法国 ]] 和其他几个 [[ 欧洲 ]] 国家的援助,而奥斯曼人则向到他们的附庸——埃及省、阿尔及利亚省、 [[ 的黎波里 ]] 塔尼亚省及突尼斯贝伊国求援。
== 历史==
早在奥斯曼帝国于1453年攻陷 [[ 君士坦丁堡 ]] 之前几十年, [[ 希腊 ]] 大部就已处于奥斯曼统治之下。在这一时期里,希腊人组织过几次反抗以求独立。1814年,一个名为友谊社的秘密组织成立,目标是解放希腊。友谊社计划在 [[ 伯罗奔尼撒 ]] [[ 多瑙河 ]] 公国和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发动起义。最初的反抗于1821年3月6日在多瑙河公国发起,但很快便被奥斯曼人镇压。北方的失败促使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采取行动,1821年3月17日,马尼阿泰斯人向奥斯曼帝国宣战。该宣言是其他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民族发动的一系列革命的滥觞。
3月底,伯罗奔尼撒人开始公开反抗 [[ 土耳其人 ]] ,到1821年10月,希腊人在塞奥佐罗·科罗克特罗斯的领导下攻陷了特里波利。在 [[ 伯罗奔尼撒半岛 ]] 的起兵之后,克里特、马其顿和希腊中部的反抗很快便被镇压。同时,临时组成的希腊海军在 [[ 爱琴海 ]] 取得了对奥斯曼海军的胜利,阻止了奥斯曼从海上增援的计划。
希腊起义者中不同派系之间的局势很快变得紧张起来,接连导致两次内战。与此同时,奥斯曼 [[ 苏丹 ]] [[ 埃及 ]] 的穆罕默德·阿里谈判,他同意派遣其子易卜拉欣帕夏率兵到希腊镇压起义,以换取领土利益。易卜拉欣在1825年2月登陆伯罗奔尼撒,并立即取得成功:到1825年年底,伯罗奔尼撒大部已处于埃及控制下,经过土耳其人一年的包围,迈索隆吉翁也于1826年4月投降。虽然易卜拉欣在马尼被击败,但他却成功地镇压了伯罗奔尼撒的大多数反抗,且重新占领了 [[ 雅典 ]]
经过多年的谈判,三大列强俄国、英国和法国决定干预冲突,并各派一支海军舰队驰援希腊。接到奥斯曼将进攻希腊的 [[ 伊兹拉岛 ]] 的情报后,联军舰队在纳瓦林对奥斯曼-埃及舰队进行拦截。战斗于长达一周的紧张对峙后开始,并以土-埃舰队的溃败告终。到1828年,埃及军队在法国远征队的压力下退出战争,伯罗奔尼撒的奥斯曼驻军也随后投降,希腊人则前往奥斯曼控制的希腊中部地区。作为多年谈判的结果,希腊终于1832年5月根据《 [[ 君士坦丁堡条约 ]] 》被确认为独立国家。
现代希腊国家将发动起义的3月25日作为 [[ 国庆日 ]]
==视频==
2,85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