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鱼雷快艇

增加 9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鱼雷快艇 ''' 是以 [[ 鱼雷 ]] 为主要 [[ 武器 ]] ,用于近海作战的小型战斗舰艇。除了执行攻击任务以外,也可担负巡逻、警戒、反潜、布雷等其他任务。然而,随着二战结束后各国海军逐渐普遍列装性能更为先进的 [[ 反舰导弹 ]] ,鱼雷快艇基本上已经被导弹快艇所取代,在海战上继续承担水面快速突击等战术任务。
鱼雷快艇吨位小,航速高,机动灵活, [[ 排水量 ]] 通常为数十吨至数百吨,航行速度30到40节,有的可达50节,续航能力500-3000海里。艇上装有鱼雷2至4枚,可近舰发射后快跑即打跑战术,有些快艇还加装20至76毫米口径舰炮,吨位较大的快艇还可能包含水雷、深水 [[ 炸弹 ]] 等。搭配的感测系统有搜索、探测、武器控制、 [[ 通信 ]] 导航、电子作战等。
==历史==
鱼雷快艇的发展与鱼雷的出现同时进行,19世纪末在各国海军中虽然已经出现鱼雷艇这种单位。但因为早期 [[ 轮机 ]] 系统不成熟以及鱼雷有效距离过短,因此大多鱼雷艇仅装在于大型战舰上,由 [[ 大型战舰 ]] 载运至战场附近释放并在海战中伺机使用鱼雷攻击船舰。
[[ 甲午战争 ]] [[ 日俄战争 ]] 中,日本海军广泛使用 [[ 鱼雷艇 ]] ,以极高的机动力与鱼雷强大的杀伤力重创旅顺与威海卫的清军与沙俄舰队,击沉了数艘大型战舰。
20世纪后船用主机逐渐成熟, [[ 石油 ]] 逐渐取代煤成为船舰的新动力来源,鱼雷艇搭载燃料的重量大幅度降低使得总重开始压缩在100吨以内; [[ 蒸汽涡轮 ]] 引擎与 [[ 汽油 ]] [[ 柴油内燃机 ]] 逐渐取代往复式引擎,鱼雷艇的极速也大幅提升到20到30海里间。在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中, [[ 意大利海军 ]] 的MAS鱼雷艇曾以鱼雷击沉奥匈帝国圣伊斯特万号战舰,证明了鱼雷快艇的价值。
随着不论在射程抑或是航速均远超鱼雷的反舰导弹在二战之后日渐活跃于战场,鱼雷快艇现时基本上已经被以搭载反舰导弹为攻击武器的新式导弹快艇所取代,在各国海军所列装的舰艇中除役;此外,鱼雷艇的反潜功能也被机动性更灵活的反潜直升机或反潜巡逻机所取代。然而装备比世界一流国家海军落后数十年的 [[ 朝鲜人民军 ]] [[ 古巴 ]] 海军,由于没有 [[ 巡防舰 ]] 等级以上的大型水面舰艇,老旧的鱼雷快艇仍继续服役。最闻名的鱼雷快艇乘员艇长是前 [[ 美国总统 ]] 肯尼迪,在二战时服役美国海军,驾艇与日本海军作战,还拍成战争片。
111,4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