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67
次編輯
變更
登陆艇
,無編輯摘要
[[File:登陆艇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p0.itc.cn/images01/20200724/22465130242a4319abde0f5b1a9bb9e1.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409560740_12004835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历史==
在风帆时代,搭载在大型战舰上的小艇常被用作登陆艇。但 [[ 轮船 ]] 的出现使得小艇相较其母舰而言过于渺小。所以各国便开始研发专门用于登陆作战中的舰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就曾经在加利波利战役中运用一种被称为“Black Beetles”的原始登陆艇。在战间期,部分国家为了进攻他国而推出了一些登陆艇,例如日本的“大发动艇”,以及 [[ 德国 ]] 的“Pionierlandungsboot”。由于在二战后期同盟国部队需要对轴心国占领的地区进行多次登陆行动,因此对登陆艇的需求异常旺盛,特别是美国就为此设计出多种登陆艇。
由于登陆艇主要在近海浅水区使用,且需要冲滩来放出登陆部队,因此它们大多采用吃水较浅的平船底船型,并在艏部开设有可开合的跳板。这使它们的适航性较差,很难应对高海况。船桥像引擎一样通常位于船的最后端,如被 [[ 英美盟军 ]] 广泛使用的LCA(Landing Craft Assault)登陆艇。
登陆艇结合气垫船技术后成了气垫登陆艇。由于气垫将船身托起至海面上,气垫船的吃水较普通船只更浅,这使得它们可以驶入水位更浅的海区,甚至还可以冲上平坦的海滩,极大降低了对登陆地点的选址要求。这使得全世界可登陆 [[ 海岸线 ]] 的比重由15%提升至70%,因而气垫登陆艇迅速成了新款登陆艇的研发方向。不过气垫登陆艇由于油耗远比传统登陆艇高,而且采用“全垫式”的气垫船一旦停止动力在水面的 [[ 浮力 ]] 跟抗波性都比传统登陆艇差,加上成本高昂,因此仍有不少国家仍以传统登陆艇为登陆部队主力。广泛使用气垫登陆艇的国家如 [[ 美国 ]] 主要是以 [[ 两栖战列舰 ]] 运载登陆艇至近海再将其放出登陆的传统两段式作战,这样可以部分回避气垫艇油耗高的缺点。但也有例外,如 [[ 俄罗斯 ]] 的12232型登陆艇(“欧洲野牛”级)则是直接由其自身独立完成从 [[ 海上运输 ]] 到放出部队登陆的全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