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369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File:秋津洲号防护巡洋舰.jpeg|有框|右|<big>秋津洲号防护巡洋舰</big>[https://pic.17qq.com/uploads/wawarcsarx.jpeg 原图链接][https://j.17qq.com/article/mkwnfhnwy.html 来自 一起扣扣网 的图片]]]
本舰原本是作为松岛级防护巡洋舰的4号舰,后日本方面重新进行 [[ 设计 ]] 而建造,因此本舰成为了日本第一艘从设计到建造均为由日本自行完成的 [[ 巡洋舰 ]] 。本舰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其中一员参加了 [[ 甲午战争 ]] 与清朝北洋舰队作战,后来又参加了 [[ 日俄战争 ]]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舰的舰名来源于 [[ 日本 ]] 的美称。本舰是日本第一艘以“秋津洲”命名的军舰,后来又有多艘舰艇继承了该名。
==设计和概述==
日本在甲午战争前为了抗衡 [[ 清朝 ]][[ 北洋舰队 ]] 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希望获得一款装备大口径火炮的强力军舰。同时由于日本国力所限,无力采购 [[ 铁甲舰 ]] ,因此 [[ 设计师 ]][[ 白劳易 ]] 提出了“小船扛大炮”的方案,此即松岛级防护巡洋舰。但这款军舰存在不小的问题,舰艇吨位太小而导致320毫米主炮的后坐力影响非常严重,很容易导致倾覆;同时为了降低重心,火炮安装位置极低,存在严重的上浪问题。由于种种缺陷,设计射速10分钟每发的主炮实际射速往往需要1小时才能发射一发;日军官兵训练时即对此抱怨到“等开得一炮,一天都过去了”。因此造船少监佐双左仲对其进行了批评,原定建造4艘的计划最终只实际建造了3艘。
日本方面原本邀请白劳易赴日主持松岛级3、4号舰的建造工作,由于这一变故,白劳易愤而拂袖离去。日本方面被迫在没有外籍设计师的情况下自行 [[ 设计 ]] 、建造新军舰。由于佐双的坚持,新方案放弃了法式设计,参照阿姆斯特朗公司设计的 [[ 美国海军 ]] 的巴尔的摩号进行设计,并在巴尔的摩号的设计师、白劳易的老师 [[威廉·亨利·怀特| 威廉·怀特 ]] 的帮助下进行全面的改良。
本舰外观上有两根桅杆,带有作战桅盘。中部为双烟囱。全舰装备4座圆形燃煤 [[ 锅炉 ]] ,航速略快于清军的对手致远级(一说为6座锅炉)。本舰船型采用艏艉楼式,外形高大;由于艏楼短,司令塔和飞桥设置在前桅之后。由于司令塔直接安装在主甲板上会高度不够,设计师先在主甲板两舷横向架设一个平台,再在之上布置司令塔、飞桥等建筑。不过本舰头重脚轻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复原性和适航性始终不佳。
本舰的火力方面,彻底抛弃大口径火炮,全部采用速射炮,影响了日后日方对吉野的采购。原设计为10门4.7英寸(120毫米)炮,由于担心火力不足,而将其中4门改为阿姆斯特朗40倍径单装6英寸(152毫米)毫米 [[ 速射炮 ]] ,分别安装在首尾楼末端的耳台内,每侧两门,由后部敞开式炮盾提供保护。弹重45.3公斤,最大仰角15度,最大射程9140米。火炮的旋转、俯仰、装填等全部需要人力操作,射速每分钟5-7发。副炮为6门120毫米速射炮用于对付 [[ 鱼雷艇 ]] ,其中艏艉各1门,舷侧每侧各两门。舰上的轻武器为8门哈奇开斯47毫米单装3磅速射炮。鱼雷火力为4具356毫米(14.0英寸)单装鱼雷发射管。
防护方面,炮盾装甲厚114毫米。水线附近的穹甲 [[ 甲 板3 板]]3 英寸。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