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80
次編輯
變更
分水仑战役
,無編輯摘要
[[File:分水仑战役.jpeg|有框|右|<big>分水仑战役</big>[http://www.tonyhuang39.com/2004b/20040921_35.JPG 原图链接][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184.html 来自 分水崙抗日古道 的图片]]]
==背景==
1895年4月,清廷因 [[ 甲午战争 ]] 战败,签下了 [[ 马关条约 ]] ,将台湾、 [[ 澎湖 ]] 割让给日本。为图自救,台湾官员与士绅推动成立台湾民主国。同年5月29日,日军近卫师团登陆澳底,爆发乙未战争。6月11日,日军进驻台北。6月下旬,日军在推进至桃园、 [[ 新竹 市|新竹]] 的过程中,遭遇以胡嘉猷、吴汤兴、姜绍祖、徐骧为首的客籍民勇伏击,势力稍挫。
==过程==
7月10日,近卫师团长 [[ 北白川宫能久亲王 ]] 命令山根信成少将率领一部分 [[ 台北 ]] 地区的部队于12日出发,从大嵙崁溪两岸及兵站线,分三路前进,预定三日后在龙潭坡会合,再前进到达新竹支援。山根信成少将接获命令后,派遣步兵第三联队第二大队(队长为少佐坊城后章伯爵),配置一个工兵小队,沿大嵙崁溪前进。坊城队于7月12日自台北出发,当晚宿营于三角涌。
7月13日凌晨4时半,日军坊城后章少佐率军894名沿土地公坑溪谷欲前往大嵙崁。7时10分,在分水仑附近遭到三角涌义勇军利用 [[ 土地 ]] 公坑溪谷狭长地形(长约3公里,宽约150米,深约200米),进行袋形战术围击。江国辉率众于分水仑拦截,苏力将主力集中于谷地出口围困日军,日军因阵线拉长而前后无法顾及,后来由居民罗金率四名日军化装成乞丐逃出求援”并引导日军山根少将由龙潭前往大嵙崁增援。
7月14日,日军增兵七百名,沿福德坑进水仑,大嵙崁义军分五哨,由王亮、刘唐、游通、简玉保、黄希隆等率领迎战,三日后日军登龙山寺山,义军不支,移师娘子坑口,并在尾寮布防,日军破分水仑后烧永福里民家。
7月16日下午二时,支队本队山根信成 [[ 少将 ]] 率援军赶到大嵙崁,三角涌义勇军因后方(即大嵙崁)被日军袭击,义勇军便撤退回大嵙崁,包围阵势被破,坊城后章率队脱困,与山根信成支队会合。此役日军死伤数百人,而义军仅伤亡数十人,史称“分水仑战役”。
7月19日,山根信成少将获令率队于台北前去,自枋桥、土城、大嵙崁、三角涌<ref>[http://www.docin.com/p-70014114.html 三角涌讲古],豆丁网,2010-8-10</ref>沿路进行无差别屠杀。
==影响与评价==
在乙未战争中,“分水仑战役”是日军入主台北城后,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役。而在稍早发生,且较快结束的“隆恩埔战役”中,日军水路运送队几乎全队覆灭,仅有4名兵卒幸免脱逃。此两役可谓让 [[ 日本人 ]] 知道台湾人民抗日决心的决定性战役。 [[Category:軍政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