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河湟

增加 7,846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河湟》</big> ''' |- |File:河湟000.jpg|缩略图|居中|300px|[h…”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河湟》</big> '''
|-
|[[File:河湟000.jpg|缩略图|居中|300px|[http://p.ananas.chaoxing.com/star3/origin/548557c4a3108a801ef931c7.jpg 原图链接][http://mooc1.chaoxing.com/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91447850&knowledgeId=87078921 图片来源超星发现网]]]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河湟》

创作年代: 唐代诗人

文学体裁:诗

作者:[[杜牧]]

|}
'''《河湟》'''<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0d0db925b127.aspx 《河湟》赏析]. 古诗文网</ref>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杜牧,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庄道学。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体,气格紧健,造句瘦劲,如《感怀诗》、《杜秋娘诗》、《张好好诗》、《李甘诗》、《郡斋独酌》、《雪中书怀》、《落中送冀处士东游》、《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压招以诗赠行》、《池州送孟迟先辈》、《题池州弄水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此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一连使用了三个典故。“借箸”,用张良的故事。不仅用来代“筹划”一词,而且含有将元载比作张良的意思,从而表明诗人对他的推重。“衣冠就东市”,是用晁错的故事。意在说明元载的主张和遭遇与晁错颇为相似,暗示元载留心边事,有经营的策略。杜牧用晁错来作比较,表现出对晁错的推重和惋惜。“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并暗指宪宗喜好神仙,求长生之术。这里,诗人对宪宗被宦官所杀采取了委婉的说法,流露出对他猝然逝世的叹惋。以上全用叙述,不着议论,但诗人对河湟迟迟不能收复的感慨却溢于言表。

后四句用强烈的对照描写,表达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河湟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牧羊驱马”,处境十分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并没有被征服,白发丹心,永为汉臣。至于统治者,诗人不用直接描写的手法,而是抓住那些富贵闲人陶醉于原先从河湟传入京城的轻歌曼舞这样一个细节,便将他们的醉生梦死之态揭露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的写法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典故影射时事。元载、宪宗、张良、晁错、苏武等皆已作古,而其故事各具内涵。二是转折和对比。前四句在意思上即为两组转折,突出壮志难酬的历史遗憾;后四句是将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这里的“闲人”又与前四句中有安边之志的元载、宪宗形成对比。全诗寄寓了很深的讽刺含义。

这首诗的前四句叙元载、宪宗事,采用分承的方法,第三句承首句,第四句承次句。这样写不仅加强了慨叹的语气,而且显得跌宕有致。第三联正面写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虽”和“尽”两个虚字用得极好,一抑一扬,笔势拗峭劲健。最后一联却又不直抒胸臆,而是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故意以旷达幽默的语气表达出来,不仅加强了讽刺的力量,而且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余味无穷。这首诗,写得劲健而不枯直,阔大而显深沉,正如明代[[杨慎]]《升庵诗话》所说:“律诗至晚唐,李义山而下,惟杜牧之为最。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寓拗峭,以矫时弊。”这首《河湟》鲜明地体现出这种艺术特色。
==诗词正文==

{{Cquote|<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0d0db925b127.aspx 《河湟》诗词正文]. 古诗文网</ref>
>|<《河湟》>|<古诗文网>}}
== 译文 ==
元载相公曾具体筹划过收复河湟,宪宗皇帝对此事关心也格外留神。

不久却见大臣身穿朝服就刑东市,皇上也突然驾崩来不及实施西巡。

河湟百姓虽然穿着戎服牧羊驱马,可是他们白发丹心仍是唐朝臣民。

只有产生于凉州的动人歌舞乐曲,流传天下在娱乐着那些富贵闲人。
== 作者简介 ==

[[File:杜牧000.jpg|缩略图|左|200px|[http://123.4hn.org/dao/zhylc/dum1.jpg 原图链接] [http://123.4hn.org/dao/a/zongmiao/tangchao/2011/0603/393.html 图片来源中华英烈祠网]]]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727e9dff8850.aspx 杜牧]. 古诗文网</ref>

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时期人。[[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想有一番作为。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善于论兵,作《愿十六卫》、《罪言》、《战论》、《守论》,又注《孙子》。任地方官时也给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的某些作品表现了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ref>[http://123.4hn.org/dao/a/zongmiao/tangchao/2011/0603/393.html 杜牧简介].中华英烈祠网</ref>
== 视频 ==
<center>'''唐诗十家杜牧 '''</center>
<center>
{{#iDisplay: l0618zfdaiw|600|300|qq}}</center>

<center>'''杜牧的创作风格 '''</center>
<center>
{{#iDisplay: f0701nzdb0r |600|300|qq}}</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13,8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