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儿茶

增加 1,34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儿茶,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儿茶Acacia catechu (L.f.)Willci.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区,海南有栽培。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的功效。用于跌扑伤痛,外伤出血,吐血衄血,疮疡不敛,湿疹、湿疮,肺热咳嗽。入药部位
植物的去皮枝、干的干燥煎膏。
== '''儿茶的简介''' ==
性味苦、涩,微寒。【名称】:儿茶
【别名】:儿茶膏、孩儿茶、黑儿茶
 
【药材类别】:其他
 
【性味】:苦、涩,微寒。
 
【归经】:归心、肺经。
 
【入药部分】:为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儿茶树的干枝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
 
【产地和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地区,海南岛有栽培。
 
== '''形态特征''' ==
 
'''儿茶'''为落叶小乔木,高6-13m。树皮棕色,常成条状薄片开裂,但不脱落;小技被短柔毛。二回羽状复叶,互生,长6-12cm;托叶下常有一对扁平、棕色的钩状刺或无;总叶柄近基部及叶轴顶部数对羽片间有腺体;叶轴被长柔毛;羽片10-30对;小叶20-50对,线形,长2-8mm,宽1-1.5mm,叶缘被疏毛。总状花序腋生;萼成简状,上部5裂,有疏毛;花瓣5,黄色或白色,披针形或倒被针形,为萼长的2-3倍,被疏毛;雄蕊多数,花丝分离,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长卵形,花柱细长。荚果带状,长5-12cm,宽l.8cm,棕色,有光泽,开裂,柄长3-7mm,先端有喙尖,紫褐色。种子3-10颗。花期4-8月,果期9月至翌。
归经
归肺、心经
中文学名
儿茶
1、《本草纲目》: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
2、《本经逢原》:孩儿茶,一名乌爹泥,性涩收敛,止血收湿,为金疮止痛生肌之要药。
儿茶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化痰,敛疮止血。用于肺热咳嗽,咯血,腹泻,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疮疡久不收口,皮肤湿疹,口疮,扁桃体炎。
1.《医学入门》:消血,治一切疮毒。
2.《本草正》:降火生津,清痰涎咳嗽,治口疮喉痹,烦热,止消渴,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湿热痢血,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小儿疳热,口疮,热疮,湿烂诸疮,敛肌长肉,亦杀诸虫。
3.《本草备要》:涂阴疳痔肿。
4.《本草求真》:治时行瘟瘴。
5.《药材资料汇编》:疗火伤,消炎定痛。治眼结膜、鼻腔、口腔等炎症。
1,6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