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3
次編輯
變更
裂叶西康绣线梅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裂叶西康绣线梅 </big> ''' |- | File:360截图20200622144126…”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裂叶西康绣线梅
</big> '''
|-
|
[[File:360截图20200622144126949.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1.iplant.cn/image2/b/2885751.jpg 原图链接][http://ppbc.iplant.cn 来自 中国植物图像库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裂叶西康绣线梅
'''拉丁学名''':Neillia thibetica Bur. et Franch. var. lobata (Rehd.) Yü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科''':蔷薇科Rosaceae
'''属''':绣线梅属Neillia
'''种''':裂叶西康绣线梅
|}
=='''形态特征'''==
<p style="text-indent:2em;"> 落叶灌木,稀Ⅲ灌木;枝条开展。冬芽卵形,有数枚互生外露的鳞片。单叶互生, 常成二行排列,边缘有重锯齿或分裂,常有显著托叶。顶生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两 性花,苞片早落;萼简钟状至筒状,萼片5,直立;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约与萼片等 长;雄蕊10--30,生于萼筒边缘;心皮1(--2-5),具2-10(--12)胚珠成两列,花柱 直立。蓇葖果藏于宿存萼筒内,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内有种于数粒。种子倒卵球 形,种皮有光泽,种脊突起,胚乳丰富,子叶平凸。
<p style="text-indent:2em;"> 本变种叶片分裂明显示,基部裂片分裂达叶片中部,叶边有尖锐重锯齿;托叶卵状披针形, 边缘具浅波状齿并有睫毛 。
=='''生长环境'''==
<p style="text-indent:2em;"> 生长于海拔2900米处。
=='''分布范围'''==
<p style="text-indent:2em;"> 产自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盐源。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裂叶西康绣线梅
</big> '''
|-
|
[[File:360截图20200622144126949.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1.iplant.cn/image2/b/2885751.jpg 原图链接][http://ppbc.iplant.cn 来自 中国植物图像库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裂叶西康绣线梅
'''拉丁学名''':Neillia thibetica Bur. et Franch. var. lobata (Rehd.) Yü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科''':蔷薇科Rosaceae
'''属''':绣线梅属Neillia
'''种''':裂叶西康绣线梅
|}
=='''形态特征'''==
<p style="text-indent:2em;"> 落叶灌木,稀Ⅲ灌木;枝条开展。冬芽卵形,有数枚互生外露的鳞片。单叶互生, 常成二行排列,边缘有重锯齿或分裂,常有显著托叶。顶生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两 性花,苞片早落;萼简钟状至筒状,萼片5,直立;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约与萼片等 长;雄蕊10--30,生于萼筒边缘;心皮1(--2-5),具2-10(--12)胚珠成两列,花柱 直立。蓇葖果藏于宿存萼筒内,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内有种于数粒。种子倒卵球 形,种皮有光泽,种脊突起,胚乳丰富,子叶平凸。
<p style="text-indent:2em;"> 本变种叶片分裂明显示,基部裂片分裂达叶片中部,叶边有尖锐重锯齿;托叶卵状披针形, 边缘具浅波状齿并有睫毛 。
=='''生长环境'''==
<p style="text-indent:2em;"> 生长于海拔2900米处。
=='''分布范围'''==
<p style="text-indent:2em;"> 产自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