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加沙地带

增加 10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加沙地带 ''' [[ 西奈半岛 ]] 东北部 [[ 地中海 ]] 沿岸占地363平方公里(140平方哩)的区域,位于 [[ 巴勒斯坦 ]] 西岸、西奈半岛东北部的狭长地带,在二战后原本在联合国规划中将与约旦河西岸成立一个新的阿拉伯国家,但1948年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发动阿以战争,加沙为埃及吞并,直到1967年六日战争又被 [[ 以色列 ]] 占领。目前为巴勒斯坦国政府统治。
==历史==
加沙地带自古为 [[ 肥沃月湾 ]] [[ 埃及 ]] 之间的要道。 自16 自[[16 世纪 ]] 起,加沙地带先后被奥斯曼土耳其、 [[ 英国 ]] 、埃及,和以色列统治。1994年,以色列将加沙地带的自治权交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一直以来都不曾是一个真正独立的 [[ 国家 ]]
2005年之前,加沙地带69%的 [[ 土地 ]] 与西岸的部分地区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管理,其他部分(主要是以色列公民居住的地方)则由以色列管理。由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不允许拥有正规军,治安由巴勒斯坦的公共治安队和民警负责。
2005年2月,以色列政府决定在 [[ 夏天 ]] 将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地带,并放弃所有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居民点。撤军后,以色列将依然控制加沙地带的 [[ 海岸线 ]] ,以及加沙地带与埃及之间的一个狭长区域。但以色列国内对撤军计划有很大分歧。
2005年8月15日,以色列关闭加沙古什·卡提夫犹太定居点,正式撤出加沙。尽管如此,边境、海岸与 [[ 领空 ]] 依旧被以色列控制。
由于主政的哈马斯坚持消灭以色列,因此加沙地带的边境、海岸与领空依旧被以色列重重封锁,水电基础设施的使用权亦依然被以色列严密管控。
2007年6月,哈马斯通过加沙之战从 [[ 法塔赫 ]] 手中夺得加沙地带的控制权,自此法塔赫仅控制约旦河西岸地区,而加沙地带由哈马斯控制。以色列从此开始严密封锁加沙地带,埃及亦关闭加沙地带南部的边界,居民只能依靠救济和从与埃及间的地道挣扎求生。国际救援组织前往加沙的援助车队则常在埃及受到阻挠,然而2010年5月的以色列军队袭击援助加沙自由船队的加沙船队冲突却造成了转机,世界各国人民与 [[ 政治家 ]] 为了支援加沙人民,开始自发地结合起来。加沙地带与 [[ 约旦河 ]] 西岸地区作为巴勒斯坦国在2012年正式被 [[ 联合国 ]] 接纳为观察员国。
2008年 [[ 加沙战争 ]] ,以色列摧毁了包括警察局、监狱和指挥中心等450个哈马斯目标。联合国说,头两天的空袭共造成320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1400人受伤。为报复以色列军事打击,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射火箭弹和迫击炮还击。同时以色列北部也受到来自 [[ 黎巴嫩 ]] 方向发射的火箭弹袭击。空袭持续一周后,以色列于次年1月3日派出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地带。
2012年云柱行动, [[ 以色列国防军 ]] 于11月14日开始在加沙地带展开的军事行动,以报复此前哈马斯方面对以色列南部城镇的袭击。
2014年以巴冲突,以色列大规模空袭加沙,7月8日起在哈马斯统治加沙地带展开 [[ 军事 ]] 行动,在冲突进行了50天后,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抵抗组织 [[ 哈马斯 ]] 已同意埃及提出的方案,从格林威治时间26日16时开始在加沙实施无限期停火,为50天来造成超过2100多人死亡的加沙战事画下句点。
2011年5月,经埃及斡旋,法塔赫和哈马斯在埃及 [[ 开罗 ]] 签署和解协议。2012年2月,双方在卡塔尔签署《 [[ 多哈宣言 ]] 》。2014年4月,双方宣布执行上述和解协议,但未能落实。2017年9月17日,哈马斯宣布解散掌握加沙地带管理权的“行政委员会”,同意由巴勒斯坦政府接管加沙地带并行使行政权。2017年9月25日,巴勒斯坦政府发言人优素福·穆罕默德在拉姆安拉宣布,巴勒斯坦总理拉米·哈马达拉与总统阿巴斯协商后决定,巴勒斯坦政府将于2017年10月3日在加沙地带召开政府每周例会,为此哈姆达拉和部分政府部长将在2017年10月2日进入加沙地带,与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进行权力交接。
249,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