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73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big> ''' |- | File:图…”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big> '''
|-
| [[ File:图片322.jpg|缩略图 |居中|250px|[http://pic34.photophoto.cn/20150131/0017029511518165_b.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photophoto.cn/pic/16413637.html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创作年代: 晚唐
文学体裁:诗
作者:[[李商隐]]
|}
'''https://baike.so.com/doc/6971261-7193947.html'''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95178.html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 诗词名句网</ref>冬日见到梅花有感而作。
这首诗主要歌咏的是十一月中旬就已经迎风怒放的早梅,即名为咏梅,实为抒怀,借早梅写照自己早慧、早名而却因此受到排斥,不能够进入朝廷去贡献自己才学的坎坷不遇的身世。咏物中暗寓抒情,不即不离,若即若离。<ref>[https://baike.so.com/doc/6971261-7193947.html https://baike.so.com/doc/6971261-7193947.html ] 360问答</ref>
==诗词正文==
{{Cquote|<匝路亭亭艳,
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
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
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
不待作年芳。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诗词网>}}
==白话译文==
梅花开满了路边,亭亭而立,花容艳丽;未到时节就开放了,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嫦娥与月光相伴,一副清冷的样子;青霄玉女之冷峭胜过了严霜。
手中空握满把的梅花,却不知寄往何方;与梅花伤心离别的时候又恰好碰上我悲愤欲绝。
梅花为了谁造成了过早开花,而不等到报春才开花,成为旧历新年时的香花呢?[2]
==作品鉴赏==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一开头就奇峰突起,呈现异彩。裛裛,香气盛貌。虽然梅树亭亭直立,花容清丽,无奈傍路而开,长得不是地方。虽然梅花囊哀清芬,香气沁人,可是梅花过早地在十一月中旬开放,便显得很不适时宜。这正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者的感情通过咏梅来表达。作者的品格才华,恰好正像梅花的"亭亭艳"、"裛裛香"。作者牵涉到牛李党争中去,从而受到排挤,以及长期在过漂泊的游幕生活,也正是处非其地。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二句清怨凄楚,别开意境。同是月下赏梅,作者没有发出"月明林下美人来"的赞叹,把梅花比作风姿姣好的美人;也没有抒写"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一类的颂词,赞美梅花傲霜的品格;而是手眼独出,先是埋怨"素娥"的"惟与月",继而又指责"青女"的"不饶霜"。原来在作者眼里,嫦娥让月亮放出清光,并不是真的要给梅花增添姿色,就是没有梅花,她也会让月色皎洁的。嫦娥只是赞助月亮,并不袒佑梅花的。青女不是要使梅花显出傲霜品格才下霜的,而是想用霜冻来摧折梅花,所以她决不会因为梅花开放而宽恕一点,少下些霜。一种难言的怨恨,淡淡吐出,正与作者身世感受相映照。
写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达到饱和。突然笔锋一转,对着梅花,怀念起朋友来了:"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想折一把梅花来赠给远方的朋友,可是仕途坎坷,故友日疏,即使折得满把的梅花也没有什么用。连寄一枝梅花都办不到,更觉得和朋友离别的可悲,所以就哀伤欲绝,愁肠寸断了。"伤离"句一语双关,既含和朋友离别而断肠,又含跟梅花离别而断肠,这就更加蕴蓄隽永。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梅花的悲痛,这种悲痛正是对自身遭遇的悲痛。联系到诗人很早就以文才著名,所以受到王茂元的赏识,请他到幕府里去,把女儿嫁给他。王茂元属于李德裕党,这就触怒了牛僧孺党。在牛党得势时,他就受到排斥,不能够进入朝廷,贡献他的才学,这正像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来而过早开放一样。这一结,就把自伤身世的感情同开头呼应,加强了全篇的感情力量。
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是"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意思是依照事物的形貌来描绘,委婉地再现其形象;同时,也曲折地传达出内心的感情。这首诗正是这样。梅花是一定时空中盛开的梅花,移用别处不得。与之同时,又将诗人的身世从侧面描绘出来。两者融合得纹丝合缝,看不出一点拼凑的痕迹,是作者深厚功力的表现。
==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ref>[https://wenda.so.com/q/1387286148061707?src=150&q=%E6%9D%8E%E5%95%86%E9%9A%90 李商隐简介] 古诗文网</ref>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ref>[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0ec36385cc.aspx 令狐楚简介] 古诗文网</ref>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陈贻焮认为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还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ref>
[https://www.360kuai.com/pc/9a8130017e41f4fa9?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李商隐这首诗以物言志,把内心的悲苦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0-08-15 09:08</ref>
==视频==
<center>'''专家讲述李商隐写诗缘故!'''</center>
<center>
{{#iDisplay:z08821el6j1|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big> '''
|-
| [[ File:图片322.jpg|缩略图 |居中|250px|[http://pic34.photophoto.cn/20150131/0017029511518165_b.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photophoto.cn/pic/16413637.html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创作年代: 晚唐
文学体裁:诗
作者:[[李商隐]]
|}
'''https://baike.so.com/doc/6971261-7193947.html'''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95178.html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 诗词名句网</ref>冬日见到梅花有感而作。
这首诗主要歌咏的是十一月中旬就已经迎风怒放的早梅,即名为咏梅,实为抒怀,借早梅写照自己早慧、早名而却因此受到排斥,不能够进入朝廷去贡献自己才学的坎坷不遇的身世。咏物中暗寓抒情,不即不离,若即若离。<ref>[https://baike.so.com/doc/6971261-7193947.html https://baike.so.com/doc/6971261-7193947.html ] 360问答</ref>
==诗词正文==
{{Cquote|<匝路亭亭艳,
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
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
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
不待作年芳。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诗词网>}}
==白话译文==
梅花开满了路边,亭亭而立,花容艳丽;未到时节就开放了,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嫦娥与月光相伴,一副清冷的样子;青霄玉女之冷峭胜过了严霜。
手中空握满把的梅花,却不知寄往何方;与梅花伤心离别的时候又恰好碰上我悲愤欲绝。
梅花为了谁造成了过早开花,而不等到报春才开花,成为旧历新年时的香花呢?[2]
==作品鉴赏==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一开头就奇峰突起,呈现异彩。裛裛,香气盛貌。虽然梅树亭亭直立,花容清丽,无奈傍路而开,长得不是地方。虽然梅花囊哀清芬,香气沁人,可是梅花过早地在十一月中旬开放,便显得很不适时宜。这正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作者的感情通过咏梅来表达。作者的品格才华,恰好正像梅花的"亭亭艳"、"裛裛香"。作者牵涉到牛李党争中去,从而受到排挤,以及长期在过漂泊的游幕生活,也正是处非其地。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二句清怨凄楚,别开意境。同是月下赏梅,作者没有发出"月明林下美人来"的赞叹,把梅花比作风姿姣好的美人;也没有抒写"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一类的颂词,赞美梅花傲霜的品格;而是手眼独出,先是埋怨"素娥"的"惟与月",继而又指责"青女"的"不饶霜"。原来在作者眼里,嫦娥让月亮放出清光,并不是真的要给梅花增添姿色,就是没有梅花,她也会让月色皎洁的。嫦娥只是赞助月亮,并不袒佑梅花的。青女不是要使梅花显出傲霜品格才下霜的,而是想用霜冻来摧折梅花,所以她决不会因为梅花开放而宽恕一点,少下些霜。一种难言的怨恨,淡淡吐出,正与作者身世感受相映照。
写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达到饱和。突然笔锋一转,对着梅花,怀念起朋友来了:"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想折一把梅花来赠给远方的朋友,可是仕途坎坷,故友日疏,即使折得满把的梅花也没有什么用。连寄一枝梅花都办不到,更觉得和朋友离别的可悲,所以就哀伤欲绝,愁肠寸断了。"伤离"句一语双关,既含和朋友离别而断肠,又含跟梅花离别而断肠,这就更加蕴蓄隽永。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梅花的悲痛,这种悲痛正是对自身遭遇的悲痛。联系到诗人很早就以文才著名,所以受到王茂元的赏识,请他到幕府里去,把女儿嫁给他。王茂元属于李德裕党,这就触怒了牛僧孺党。在牛党得势时,他就受到排斥,不能够进入朝廷,贡献他的才学,这正像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来而过早开放一样。这一结,就把自伤身世的感情同开头呼应,加强了全篇的感情力量。
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是"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意思是依照事物的形貌来描绘,委婉地再现其形象;同时,也曲折地传达出内心的感情。这首诗正是这样。梅花是一定时空中盛开的梅花,移用别处不得。与之同时,又将诗人的身世从侧面描绘出来。两者融合得纹丝合缝,看不出一点拼凑的痕迹,是作者深厚功力的表现。
==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ref>[https://wenda.so.com/q/1387286148061707?src=150&q=%E6%9D%8E%E5%95%86%E9%9A%90 李商隐简介] 古诗文网</ref>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ref>[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0ec36385cc.aspx 令狐楚简介] 古诗文网</ref>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陈贻焮认为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还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ref>
[https://www.360kuai.com/pc/9a8130017e41f4fa9?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李商隐这首诗以物言志,把内心的悲苦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0-08-15 09:08</ref>
==视频==
<center>'''专家讲述李商隐写诗缘故!'''</center>
<center>
{{#iDisplay:z08821el6j1|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