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垂直显像SMI

增加 24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垂直显像SMI'''是1996年在SMI与SPDM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能在奈米等级上最快分析完整的3D细胞结构的[[光学显微镜]],有效的奈米级光学分辨率,在解析2D图像能达到5 nm,而在解析3D图像能达到40 nm,所以比起以Abbe定律所算出来的物理极限200 nm还要更佳。 恩斯特·阿贝在1873年提出理论上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限制假说。
垂直显像SMI光学显微镜是由[[海德堡大学]]光学应用与资讯处理博士克里斯托夫克勒梅所开发出来 <ref>[http://visionbbs.com/thread-7727-1-1.html (新闻知识)垂直显像SMI],视觉论坛,2015-5-11</ref> ,集结了定位光学显微镜(光学间距精密显微镜SPDM, Spectral Precision Distance Microscopy)结构照明设备(空间调整照明设备SMI, Spatially Modulated Illumination)的[[科技]]。
自从2008年3月起,许多标准的萤光染剂像是绿色荧光蛋白(GFP)与Alexa萤光染剂可以应用在SPDMphymod (可物理修饰萤光团physically modifiable fluorophores)定位光学显微镜上,这种[[显微镜]]只有单一[[激光]]波长才有适合的光强度能用在奈米图解上。
SMI 光学显微镜是建立在点扩散函数工程的[[光学]]处理技术之上,用以修正显微镜的点分散函数(PSF) 来增加光学分辨率,使之能以波长等级来测量萤光物质的距离,分析其他结构参数则能达到奈米等级。
SMI显微镜在海德堡大学已经达到下列成果: 每个物件照明的强度都不一样,与传统的宽视野[[萤光显微镜]] <ref>[https://www.sohu.com/a/339779140_100203258 显微成像小课堂丨荧光显微镜的应用 ],搜狐,2019-09-09</ref> 不同,而是以两个相反方向的干涉激光光来调整空间的精确性,这种空间上的调整波长原理是在1993 由Bailey et al发表。
SMI可以与其他超解析科技结合,像是与3D LIMON或是LSI-TIRF侧向显像技术而成全内反射。SMI 科技能允许读出自动萤光基团(autofluorophore)分布在人类眼睛组织的光学图像,这使用了3种不同激发波长(488、568 、647 nm)而能收集自动萤光发出的光谱讯号,这项[[技术]]已经应用在人类[[眼睛]]组织的黄斑部退化上。
245,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