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451
次編輯
變更
永乐迁都
,创建页面,内容为“永乐迁都,即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迁往北京顺天府,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
永乐迁都,即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迁往北京顺天府,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
==背景==
自北宋以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位于长江三角洲西端的南京和其上下游的采石、瓜洲一起构成的江防体系是保证江南安全的直接屏障。同时,南京自身的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因此,几乎所有占据江南的地方性政权都以金陵作为首都,即使在南宋时期,仍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明太祖朱元璋也以金陵作为基地统一全国。
明初的南京城自外而内,有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层。内城周长九十六里,外城周长一百八十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与历代故都近似方形的布局不同,明南京城形状颇不规则。
迁都前的北京
北京(燕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俯瞰中原,号为形胜。
唐朝安史之乱及回纥入侵之后,燕京在全国的地位日渐显著。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燕京成为辽的南都(南京),金元两代的首都,金称为中都,元称为大都。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克元大都,改称北平。徐达将城中部分居民迁往汴梁,毁平了元朝宫殿,其在旧址堆土筑成景山;为了便于防守,将北面城垣南移。由于运河淤塞,南方的物资主要改由海运和陆运转运。这样,原本繁华的元朝京师大都城变成了一座相对冷清的北方边城。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四子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燕王在北平设立燕王府,俗谓燕京。徐达死后,华北边防部队多由燕王节制,北平也就成为明朝北部边防的中心。
==过程==
由于历代统一王朝的都城都在中原,明朝统一全国之初,明太祖便打算择机将京师迁往北方。洪武元年,下诏以汴梁(今日河南开封)为北京,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两京故事。
洪武二年,朱元璋又在故乡凤阳营建中都,同时下令从江南移民中都。但是汴梁和凤阳都是久经战乱,破败不堪,难以承担京师的重任,朱元璋于是放弃了迁都这两处的打算。洪武十一年,放弃了北京汴梁,改南京为京师。
南京皇宫是填湖所建。建成之后,由于地表下沉,逐渐形成南高北低的态势,在风水上是不祥的征兆。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派遣太子朱标考察关中地区,为迁都西安作准备。然而第二年朱标病逝,沉重打击了明太祖,加上年事已高令其不愿再劳师动众地更换京师。
==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后的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因燕京是永乐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永乐帝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京;被强令迁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帝下诏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
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徐皇后去世,告知太子其宿愿,趁著永乐帝日后北巡的机会,亲自向守住北平城而应命作战的将士妻子,感念她们的功劳和付出的伤亡,赠予嘉奖抚恤。礼部尚书赵羾引廖均卿入京,赴北平选择吉壤。因北平、南京地震频仍于两年后选定,徐皇后梓宫暂厝六年,等长陵建成方入葬。
永乐七年(1409年),永乐帝以北京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证明明成祖早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八年(1410年),亲征回师后,永乐帝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三年完工,从此北京所需物资可以通过相对经济地运输。
永乐十四年(1416年),永乐帝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永乐帝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北京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而规模更胜一筹。新修的北京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永乐帝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为京师,但尊重南京的故都地位,仍虚设了几无实权的南京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
==还都南京之议==
刚刚迁都几个月后的永乐十九年(1421年)初夏,紫禁城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雷击,尽皆焚毁。朝野议论纷纷。礼部主事萧仪认为,迁都后诸事不便,且弃绝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成祖大怒,将萧仪收狱,后杀之。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死后,明仁宗即位。明仁宗因长期作为太子在南京监国,即位后,面对残破的北京皇宫,立刻有还都南京的打算,下令修葺南京宫殿。随即,北京六部原印信收回,新印信重又加印“行在”,等于废除了北京作为京师的地位。但仁宗享国日短,未满一年即已驾崩,此时还都的实际行动尚未展开。且该年南京地震四十二次,尽管仁宗的遗诏中强烈表明了他希望还都的意愿,继位的明宣宗因作为太子曾监国南京,历地震二十五次,还是暂缓了还都的计划。明英宗继位后,正式确定北京为明朝京师,不再称行在,从此终明一代再未改变。
==背景==
自北宋以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位于长江三角洲西端的南京和其上下游的采石、瓜洲一起构成的江防体系是保证江南安全的直接屏障。同时,南京自身的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因此,几乎所有占据江南的地方性政权都以金陵作为首都,即使在南宋时期,仍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明太祖朱元璋也以金陵作为基地统一全国。
明初的南京城自外而内,有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层。内城周长九十六里,外城周长一百八十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与历代故都近似方形的布局不同,明南京城形状颇不规则。
迁都前的北京
北京(燕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俯瞰中原,号为形胜。
唐朝安史之乱及回纥入侵之后,燕京在全国的地位日渐显著。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燕京成为辽的南都(南京),金元两代的首都,金称为中都,元称为大都。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克元大都,改称北平。徐达将城中部分居民迁往汴梁,毁平了元朝宫殿,其在旧址堆土筑成景山;为了便于防守,将北面城垣南移。由于运河淤塞,南方的物资主要改由海运和陆运转运。这样,原本繁华的元朝京师大都城变成了一座相对冷清的北方边城。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四子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燕王在北平设立燕王府,俗谓燕京。徐达死后,华北边防部队多由燕王节制,北平也就成为明朝北部边防的中心。
==过程==
由于历代统一王朝的都城都在中原,明朝统一全国之初,明太祖便打算择机将京师迁往北方。洪武元年,下诏以汴梁(今日河南开封)为北京,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两京故事。
洪武二年,朱元璋又在故乡凤阳营建中都,同时下令从江南移民中都。但是汴梁和凤阳都是久经战乱,破败不堪,难以承担京师的重任,朱元璋于是放弃了迁都这两处的打算。洪武十一年,放弃了北京汴梁,改南京为京师。
南京皇宫是填湖所建。建成之后,由于地表下沉,逐渐形成南高北低的态势,在风水上是不祥的征兆。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派遣太子朱标考察关中地区,为迁都西安作准备。然而第二年朱标病逝,沉重打击了明太祖,加上年事已高令其不愿再劳师动众地更换京师。
==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后的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因燕京是永乐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永乐帝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京;被强令迁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帝下诏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
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徐皇后去世,告知太子其宿愿,趁著永乐帝日后北巡的机会,亲自向守住北平城而应命作战的将士妻子,感念她们的功劳和付出的伤亡,赠予嘉奖抚恤。礼部尚书赵羾引廖均卿入京,赴北平选择吉壤。因北平、南京地震频仍于两年后选定,徐皇后梓宫暂厝六年,等长陵建成方入葬。
永乐七年(1409年),永乐帝以北京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证明明成祖早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八年(1410年),亲征回师后,永乐帝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三年完工,从此北京所需物资可以通过相对经济地运输。
永乐十四年(1416年),永乐帝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大臣,永乐帝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北京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而规模更胜一筹。新修的北京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永乐帝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京为京师,但尊重南京的故都地位,仍虚设了几无实权的南京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
==还都南京之议==
刚刚迁都几个月后的永乐十九年(1421年)初夏,紫禁城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雷击,尽皆焚毁。朝野议论纷纷。礼部主事萧仪认为,迁都后诸事不便,且弃绝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成祖大怒,将萧仪收狱,后杀之。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死后,明仁宗即位。明仁宗因长期作为太子在南京监国,即位后,面对残破的北京皇宫,立刻有还都南京的打算,下令修葺南京宫殿。随即,北京六部原印信收回,新印信重又加印“行在”,等于废除了北京作为京师的地位。但仁宗享国日短,未满一年即已驾崩,此时还都的实际行动尚未展开。且该年南京地震四十二次,尽管仁宗的遗诏中强烈表明了他希望还都的意愿,继位的明宣宗因作为太子曾监国南京,历地震二十五次,还是暂缓了还都的计划。明英宗继位后,正式确定北京为明朝京师,不再称行在,从此终明一代再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