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马援铜柱

增加 12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马援铜柱 ''' (越南语:Cột đồng Mã Viện)指的是公元43年 [[ 马援 ]] 平定 [[ 岭南 ]] 之后,在交趾设立的铜柱。
马援铜柱的记载始见于 [[晋朝| 晋代 ]] 的《广州记》。公元43年,马援平定了二征夫人的叛乱,追击其余党都羊至居封县。都羊投降,马援竖立了两个铜柱,以标示 [[ 汉朝 ]] 国界的最南端。
相传马援为防止交趾人再次反叛并摧毁铜柱,在竖立铜柱的时候,对天祈祷:“铜柱折,交趾灭。”此后的交趾人害怕铜柱折断,便在其下填埋石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两座 [[ 丘陵 ]]
根据《 [[ 隋书 ]] 》的记载,刘方征讨 [[ 林邑国 ]] 的时候,曾率军经过马援铜柱。唐元和年间,安南都护马总新竖立铜柱两个。
在越南脱离南汉独立之后,马援铜柱从 [[ 史书 ]] 记载中逐渐消失。1272年蒙越战争休战之际, [[ 元世祖 ]] 曾派人到越南,寻找马援铜柱的位置;但陈圣宗派人答复称:铜柱岁久湮没,不知在何处,无法找回。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马援铜柱现已不存, [[ 北魏 ]][[ 郦道元 ]] 所著的《 [[ 水经注 ]] 》称其在象林县的南部,而黎崱的《安南志略》则称在钦州古洞上,《大越史记全书》沿用了钦州古洞说。《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则称其在富安省境内。
[[ 阮朝 ]] 高春育编纂的《大南舆志要编》中记载,富安省境内根本没有铜柱的 [[ 遗迹 ]] ,因此他认为马援竖立铜柱不是史实。而越南 [[ 历史学家 ]] 陶维英则认为位于今日乂安省的城山(núi Thành)。
==历史考证==
东汉时,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姐妹起兵反汉, [[ 汉光武帝 ]] 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平定了交趾,并在其地立铜柱,作为汉朝最南方的边界。历代文人的诗赋中常提到这一历史古迹。庾信《哀江南赋》云:“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 [[ 宋之问 ]] 《韶州诗》:“珠崖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 张籍 ]] 《送南客》:“夜市连铜柱,巢居独象州。”等等,都是指此事。然而铜柱到底立在哪里,值得考察。
查《中国地名大辞典》,有“铜柱滩”条,其位置在 [[ 四川省 ]] [[ 陵县 ]] 东,并引《太平寰宇记》云:“昔人于此维舟,见水底有铜柱,故名。相传马援欲铸铜柱于此。”这里所记令人生疑,马援征交趾立铜柱,为何却在四川境内?《湘西土司纪略》第三章有《溪州铜柱记》一篇,记湖南溪州有铜柱,位置在今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自治州 ]] 古丈县附近。这是五代十国时楚国马希范平定溪州少数民族首领彭士愁的叛乱之后设盟时立的铜柱。(见《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范自谓是汉马援的后代,于是有人认为马援立的铜柱在溪州。
《新唐书。南诏传》记载,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 [[ 唐玄宗 ]] 命何履光带兵平定南诏境,取安宁城,复立马援铜柱,其位置在今云南省 [[ 广南县 ]] 东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邻界处。后来也有人认为马援立的铜柱亦在此地。
《中国地名大辞典》“镇南关”条云:“关外三十里有坡垒驿,为汉马援立铜柱处。”镇南关即今与 [[ 越南 ]] 交界处的友谊关。据此,铜柱当在越南境内谅山附近。
《明史。广西土司列传》记载,明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思明州土官黄广成遣使人贡,言其辖地南有马援所立铜柱,元末动乱时,越南人兴兵北犯,越过铜柱向北推进200余里。洪武三十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者陈诚、吕让到安南,让他们遵守铜柱所标之边界,归还侵占中国思明州的 [[ 领土 ]] ,安南态度执顽,久议不决。考思明州,其治所在今广西 [[ 宁明县 ]] 境。铜柱的位置大概在今友谊关以东、宁明以南地区,或者即是坡垒驿。
270,8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