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峽谷

增加 1,02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台灣島因地殼運動不斷隆起,加上立霧溪終年豐沛的溪水,造成快速的河流下切侵蝕速率,根據調查研究顯示,太魯閣峽谷地區每年以超過○.五公分的速度向上抬升,切穿了三角錐山的支稜,造就舉世稱奇的太魯閣峽谷。此外,因大理岩岩性緻密,不易崩解,形塑岀今日陡峭狹窄幾近垂直的峽谷。峽谷中常見美麗的岩石褶皺,是經過多次的造山運動及多次的變質、變形作用,大理岩與其他岩石形成變化萬千的曼妙紋理,成為今日人們解讀太魯閣峽谷形成史的重要證據之一。
<ref>原文網址:https://www.taroko.gov.tw/zh-tw/Environmental/Geography</ref>
 
 
===科羅拉多大峽谷===
科羅拉多河的長期沖刷,不捨晝夜地向前奔流,有時開山劈道,有時讓路回流,在主流與支流的上游就已刻鑿出黑峽谷、峽谷地、格倫峽谷,布魯斯峽谷等19個峽谷,而最後流經亞利桑那州多岩的凱巴布高原時,更出現驚人之筆,形成了這個大峽谷奇觀,而成為這條水系所有峽谷中的“峽谷之王”。
峽谷兩壁及谷底氣候、景觀有很大不同,南壁幹暖,植物稀少;北壁高於南壁,氣候寒濕,林木蒼翠;谷底則乾熱,呈一派荒漠景觀。蜿蜒於谷底的科羅拉多河曲折幽深,整個大峽谷地段的河床比降為每千米150厘米,是密西西比河的25倍。其中50%的比降還很集中,這就造成了峽谷中部分地段河水激流奔騰的景觀。因為如此,沿峽谷航行漂流成為引人入勝的探險行動。
<ref>原文網址:https://cn.toursforfun.com/default/nid-10941.html</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2,0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