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85
次編輯
變更
热带风暴画眉
,無編輯摘要
热带风暴画眉是2001年太平洋台风季期间形成的最后一场风暴,于12月26日在南海北纬1.4°至1.5°海域发展形成,是有纪录开始,除了强烈气旋风暴阿耆尼外,第二靠近赤道生成的热带气旋。系统迅速增强并沿马来西亚西马最东南端登陆,然后迅速减弱,于12月28日在苏门答腊上空消散,其残留最终在北印度洋重新组织。
画眉的正式分类为热带风暴,但各气象机构对其强度并未达成一致,部分机构认为气旋最大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40公里,并且有风眼存在,因此属于台风。风暴在马来西亚东部引发洪灾和山体滑坡,造成5人丧生,经济损失约360万美元(2001年美元,相当于2020年的520万美元)。“画眉”之后成为日本气象厅自21世纪开始为太平洋台风命名以来退役的第一个风暴名称,用“琵琶”代替 <ref>[http://www.china.com.cn/haiyang/2013-10/18/content_30336232.htm 2001年被除名的台风 ],中国网, 2013-10-18 </ref> 。
==气象历史==
低气压进一步强化,于UTC12月27日凌晨0点经日本气象厅正式升级成热带风暴,不过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早在6小时前就已非正式地将系统归类为热带风暴。此后不久,气旋的卫星图像上开始出现直径约39公里的风眼,还伴随有向南延伸、逐渐远离赤道的雨带。UTC这天早上6点,日本气象厅首次将位于新加坡东北方向约65公里海域的气旋归类为热带风暴画眉,该机构还估计风暴也在几乎同一时间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85公里的最高强度。但是,美国海军的一艘船只在画眉风眼范围内测得的最大持续风速达到每小时140公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此将气旋升级成台风。此外,另一艘海军船只在风暴南部风眼墙范围测得的阵风时速高达195公里。风暴规模小巧而紧凑,中心向外的烈风风场只有约45公里宽。UTC12月27日上午8点30分左右,画眉在新加坡东北方向约60公里处的马来西亚柔佛州登陆。马来西亚气象局起初将气旋归类为热带风暴,但之后又经重新评估调整成台风。
热带风暴画眉从马来半岛最南端穿过,并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减弱,日本气象厅于12月27日晚在气旋进入马六甲海峡前将之降级成热带低气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一度认为画眉这时仍处于热带风暴的最低标准,但随着系统中心再度逼近陆地,该机构也将风暴降级成热带低气压。12月28日清晨,气旋沿苏门答腊东北海岸上岸,日本气象厅于UTC这天早上6点宣布系统已经消散。但陆地上空的环流附近仍然有对流持续存在,估计是因上层分流引起。12月29日,有天气系统到达孟加拉湾东南部。当时气象机构认为这是另一个独立的系统,但在台风季过后进行重新评估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这一系统仍属画眉的延续,因为卫星图像表明画眉的环流在经过苏门答腊后并没有完全消散。系统重新发展,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12月30日晚将位于苏门答腊最西北端的西偏南方向约390公里海域的气旋归类为热带风暴,当时还因为将之当作独立的系统而编号为第05B号热带气旋。画眉迅速发展出良好的外流和组织结构,但到了12月31日,风暴因风切变增多而急剧减弱,其中心到这天下午已经从深层对流中暴露出来,气旋因此迅速消散 <ref>[http://www.doc88.com/p-2572072419604.html 赤道海洋对罕见台风“画眉” 的响应 ],道客巴巴,2014-03-04</r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