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616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File:广东省高要市第一中学.jpeg|有框|右|<big>广东省高要市第一中学</big>[https://pic.17qq.com/uploads/ssuateaheax.jpeg 原图链接][https://j.17qq.com/article/quesqarhx.html 来自 一起扣扣网 的图片]]]
==办学规模==
注重硬件建设的投入。学校建有自己的校园网站,有1000兆主干 [[ 校园网 ]] ,60%的教室已经配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平台;学生每10人拥有l台计算机,供学生上网和阅读电子读物的电脑有300多台;图书馆藏书达88134册,电子图书平均每生20册,每生图书25册。建立和完善了图书借阅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图书, [[ 报纸 ]] , [[ 杂志 ]] 的管理,合理安排学生的借阅时间,使这些图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更加注重更新校图书室的藏书和增加校阅览室的报刊 [[ 杂志 ]] 。调动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积级性,方便学生全天借阅,使学生真正拥有自己的“精神财富”。学校充分利用 [[ 文学社 ]] 、 [[ 宣传栏 ]] 、班级 [[ 板报 ]] 以及 [[ 广播站 ]] 、学校网站、校长信箱等文化阵地,积极组织各种 [[ 社团 ]] ,活跃 [[ 校园文化 ]] 。“南燕文学社”定期出版报刊,邀请专家讲学,培养了大批写作人才。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学班78个,在校生4500多人,教职工300人。现有 [[ 政治 ]] 专任教师15人,本科学历达标率100%,高级教师6人,肇庆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肇庆市政治 [[ 学科带头 人2 人]]2 名,师资力量雄厚,教研教学水平高。该科组坚持“以生为本,与时具进,开放实践,导向成才”的学科教学理念,创新教法,面向全体学生。近年政治高考成绩均位居肇庆市,高要市前列。近年政治科组大力开展 [[青蓝工程| “青蓝”工程 ]] ,培养大批 [[ 青年 ]] 教师,建立备课组长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 [[ 教育 ]][[ 教学 ]] 科研活动,形成:“勤、实、细、巧”的政治学科组特色。学科组制度健全,以备课小组为基础,以教研组龙头,积极开展“说议听译”教研系列活动。科研出成果,政治科组近年开展了12项课题研究,其中省级6项,校本课题6项。有40多篇论文在肇庆市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或获奖。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陈果奖捷报频传,其中有:省级奖项11个,团委奖项16个,其中有:省 [[ 教育管理 ]] 科学吴汉良奖、广东省优秀教学设计交流展示三等奖、全国教育 [[ 多媒体 ]] 软件大奖赛二等奖、省德育创新奖二等奖等。教学出成绩,科研出成果。政治科组坚持科学发展, [[ 和谐 ]] 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 [[ 品牌 ]] 科组。[1]
高要一中 [[ 英语 ]] 科组是一支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朝气蓬勃的优秀教师队伍,具有高素质、 [[ 专业化 ]] 、 [[ 年轻化 ]] 的特点。全科组教师38人,本科学历达97% ,有高级教师12人。建校以来组内涌现出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南粤优秀校长、广东省优秀科研人员、肇庆市优秀教师、肇庆市英语学科带头人、高要市优秀教师等多人;有6名教师曾前往英、 [[ 美国 ]] 家或国内名牌大学 [[ 学习 ]] 进修。近三年有96名学生在各项英语竞赛中获奖,尤其是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成绩特别辉煌。
==所授荣誉==
我校是“全国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2008—2009学年度组织学生参加省集邮协会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省 [[ 青少年 ]][[ 邮集 ]] 制作大赛,有6位同学获奖,其中苏晓梅同学的《中国杭天之路》获省三等奖,其余获纪念奖,我校荣获“组织奖”,苏学玲老师获“优秀辅导员”奖。并于2009年1月举行巡回展,师生踊跃参观,师生从方寸中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每年一届的“高要一中体艺节”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课外活动多姿多彩,有 [[ 书画 ]] 、 [[ 音乐 ]] 兴趣小组、文学社、 [[ 合唱团 ]] 、 [[ 舞蹈 ]] 队、 [[ 田径 ]] 队、 [[ 篮球 ]] 队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丰富了我校教育资源的内涵。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