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12
次編輯
變更
梭果黄耆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梭果黄耆</big> ''' |- |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梭果黄耆</big> '''
|-
|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梭果黄耆
拉丁学名:Astragalus ernestii Comb.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属:黄耆属
分布区域:产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
|}
'''梭果黄耆'''(suō guǒ huáng qí,学名 Astragalus ernestii Comb.,俗名:'''小金黄耆''',异名:Astragalus xiaojinensis Astragalus wilsonii Astragalus josephii ),豆科黄耆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3900-4500米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本种在四川康定地区代黄耆入药。
<ref>[http://www.iplant.cn/info/%CB%F3%B9%FB%BB%C6%EA%C8 梭果黄耆], 植物智, 2020-01-18</ref>
==梭果黄耆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直伸,表皮暗褐色,直径1-2厘米。
茎直立,高30-100厘米,具条棱,无毛。
羽状复叶长7-12厘米,有9-17片小叶;叶柄长0.5-1.5厘米;托叶近膜质,离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0-15毫米,宽3-8毫米,先端尖,两面无毛,仅边缘散生柔毛,基部常有暗色、膨大的腺体;小叶长圆形,稀为倒卵形,长10-24毫米,宽4-8毫米,先端钝圆,有细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面无毛,具短柄。
密总状花序有多数花,花后稍疏;总花梗较叶长;苞片膜质,长圆形或倒卵形,长7-10毫米,宽3-4毫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边缘具黑色毛;花梗长2-3毫米,被黑色伏贴毛;花萼钟状,长9-10毫米,外面无毛,萼齿披针形,长2.5-3.5毫米,内面被黑色伏贴毛;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长约1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渐狭,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长圆形,宽约1.5毫米,具短耳,瓣柄长约9毫米,龙骨瓣较翼瓣稍短,长13-14毫米,瓣片半卵形,宽约3毫米,瓣柄长约8毫米;子房被柔毛,具柄。
荚果梭形,膨胀,长20-22毫米,宽约5毫米,密被黑色柔毛,果颈稍长于萼筒,1室,有种子5-6颗。
花期7月,果期8-9月。
==梭果黄耆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900-4500米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
==梭果黄耆分布范围==
产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
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东俄洛。
==梭果黄耆主要价值==
【藏药】塞色:花治木保病疼痛,血痢,创伤。鲜全株治疮痈《滇省志》。功用同金翼黄芪A. chry-sopterus《藏本草》。
==梭果黄耆参考文献==
梭果黄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Astragalus ernestii Comb. in Not. Roy. Bot. Edinb. 12: 230. 1934; Pet. -Stib. is Acta Hort. Gothob. 12: 43. 1937-1938;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409. 图403. 1955; 西藏植物志 2: 832. 图271 (4-6), 1985. ——A. wilsonii Simps. in Not. Roy Bor. Gard. Edinb. 8: 248. 1955, non Greene 1879.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梭果黄耆</big> '''
|-
|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梭果黄耆
拉丁学名:Astragalus ernestii Comb.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属:黄耆属
分布区域:产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
|}
'''梭果黄耆'''(suō guǒ huáng qí,学名 Astragalus ernestii Comb.,俗名:'''小金黄耆''',异名:Astragalus xiaojinensis Astragalus wilsonii Astragalus josephii ),豆科黄耆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3900-4500米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本种在四川康定地区代黄耆入药。
<ref>[http://www.iplant.cn/info/%CB%F3%B9%FB%BB%C6%EA%C8 梭果黄耆], 植物智, 2020-01-18</ref>
==梭果黄耆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直伸,表皮暗褐色,直径1-2厘米。
茎直立,高30-100厘米,具条棱,无毛。
羽状复叶长7-12厘米,有9-17片小叶;叶柄长0.5-1.5厘米;托叶近膜质,离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0-15毫米,宽3-8毫米,先端尖,两面无毛,仅边缘散生柔毛,基部常有暗色、膨大的腺体;小叶长圆形,稀为倒卵形,长10-24毫米,宽4-8毫米,先端钝圆,有细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面无毛,具短柄。
密总状花序有多数花,花后稍疏;总花梗较叶长;苞片膜质,长圆形或倒卵形,长7-10毫米,宽3-4毫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边缘具黑色毛;花梗长2-3毫米,被黑色伏贴毛;花萼钟状,长9-10毫米,外面无毛,萼齿披针形,长2.5-3.5毫米,内面被黑色伏贴毛;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长约1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渐狭,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长圆形,宽约1.5毫米,具短耳,瓣柄长约9毫米,龙骨瓣较翼瓣稍短,长13-14毫米,瓣片半卵形,宽约3毫米,瓣柄长约8毫米;子房被柔毛,具柄。
荚果梭形,膨胀,长20-22毫米,宽约5毫米,密被黑色柔毛,果颈稍长于萼筒,1室,有种子5-6颗。
花期7月,果期8-9月。
==梭果黄耆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900-4500米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
==梭果黄耆分布范围==
产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
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东俄洛。
==梭果黄耆主要价值==
【藏药】塞色:花治木保病疼痛,血痢,创伤。鲜全株治疮痈《滇省志》。功用同金翼黄芪A. chry-sopterus《藏本草》。
==梭果黄耆参考文献==
梭果黄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Astragalus ernestii Comb. in Not. Roy. Bot. Edinb. 12: 230. 1934; Pet. -Stib. is Acta Hort. Gothob. 12: 43. 1937-1938;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409. 图403. 1955; 西藏植物志 2: 832. 图271 (4-6), 1985. ——A. wilsonii Simps. in Not. Roy Bor. Gard. Edinb. 8: 248. 1955, non Greene 1879.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