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亨利·坎贝尔·班纳曼

移除 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生平=
1836年9月7日出生于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城。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及剑桥大学。出1868年,他首次获选为下议院议员;历任陆军部财务大臣(1871年-1874年和1880年-1882年),海军部政务次官兼财政大臣和下院发言人(1882-1884)。1884年-1885年坎贝尔担任爱尔兰首席大臣。1886年及1892-95年担任陆军大臣。1895年6月21日,他说服维多利亚女王的堂兄第二代剑桥公爵从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职务上引退。这位公爵在其39年的任期内,阻止军队的改组。女王认识到这一变得的必要性,封坎贝尔·班纳曼为爵士以资鼓励。 1899年,当选为严重分裂的英国自由党领袖;在[[第二次布尔战争]](1899-1902年)中期间,他最初在自由党内奉行一条介于帝国主义和反战的“亲布尔”派之间的中间路线。但在1901年6月14日,他谴责英国在南非的野蛮手段。1905年保守党首相亚瑟·贝尔福辞职后,他从爱德华八世处接受了这一职位。他的内阁中有两位未来的首相,曾为自由党帝国主义派的[[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和曾为[[亲布尔派的劳合·乔治]]。还有英国第一位代表工人阶级入阁的[[J·E·伯恩斯]]。1906年大选过后,自由党在下院形成很大的多数,但是[[坎贝尔·班纳曼]]提出的许多法案都被上院否决。不过,1906年的行业争端法却得到贵族院的批准。这个法案给予工会以相当大的罢工自由。他提倡对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及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采取安抚政策。1906年,他着手制定布尔人的自治方案。由于此法案时通过特许证的办法进行的,对此上院无权控制。此外,他还积极主张削减上议院权力并支持爱尔兰实行自治。1908年4月5日因心脏病辞去英国首相职务。<ref>[[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5册363页]],把首相职位交给阿斯奎斯,17天后的4月22日在唐宁街10号去世 [2] 。</ref>
=评论=
在他担任首相这一职务之前,英国几经有了两位苏格兰首相,在[[继亚瑟·贝尔福]]的谦卑、消沉、[[罗斯伯里]]伯爵的高贵之后,这位来自格拉斯哥商界的这个人物是一位比较平凡的苏格兰人。可是,三人中,就数他在艰苦生涯中最成功。他的成就并不少,他解决了南非的问题,与[[拉姆齐·麦克唐纳]]结成了选举同盟,这为他的党赢得了1906年的竞选胜利。他担任首相仅仅两年,那时他已年迈,故不能享受他所赢得的胜利果实。<ref>[[英国首相历届首相小传--乔治·马尔科姆·汤姆森著 新华出版社1986年4月版]],容易造成对他的评价过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低估他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3] 。</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