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射电望远镜

增加 20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射电望远镜.jpeg|有框|右|<big>射电望远镜</big>[http://p4.itc.cn/images01/20200804/a31c00fc56704fd795a546027768ff44.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411325594_12060877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射电望远镜(英语:Radio telescope)是一个专门的天线和无线电接收机,在射电天文学用来接收天空中从天文射电源的无线电波<ref>[1][2][3https://www.sohu.com/a/120351079_521724 中国这个巨型“天眼”的军事意义 ] ,搜狐,2016-12-01 </ref> 。射电望远镜的外形差别很大,有固定在地面的单一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有能够全方位转动的类似卫星接收天线的射电望远镜,有射电望远镜阵列,还有金属杆制成的射电望远镜。
==历史==
1931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央斯基用天线阵接收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随后美国人格罗特·雷伯在自家的后院建造了一架口径9.5米的天线,并在1939年接收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并且根据观测结果绘制了第一张射电天图。射电天文学从此诞生。雷伯使用的那架天线是世界上第一架专门用于天文观测的射电望远镜。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取得了四项非常重要的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被称为“四大发现” <ref>[https://www.sohu.com/a/245294204_150227 极简宇宙史 ],搜狐,2018-08-05 </ref> 。这四项发现都与射电望远镜有关。
天文望远镜的极限分辨率取决于望远镜的口径和观测所用的波长。口径越大,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由于无线电波的波长要远远大于可见光的波长,因此射电望远镜的分辨本领远远低于相同口径的光学望远镜,而射电望远镜的天线又不能无限做大。这在射电天文学诞生的初期严重阻碍了射电望远镜的发展。
58,4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