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火绳枪

增加 10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火绳枪 ''' ,是以火绳点火装置来点火的铳械。火绳点火装置是以缓慢燃烧的火绳先点燃引 [[ 火药 ]] (底火),引火药起火后再点燃推进药的机构。
==历史==
火绳点火装置约在15世纪中期于 [[ 奥地利 ]] 发明,于16世纪时在 [[ 欧洲 ]] 诸国已普遍使用。
1521年, [[ 西班牙 ]] 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在征服 [[ 阿兹特克 ]] 时其部队也配备火绳枪。1522年,中国明朝于 [[ 西草湾之战 ]] 后缴获了火绳枪。1543年火绳铳传入 [[ 日本 ]] (见铁炮传来),并对日本的统一与侵略朝鲜产生重要影响。
==鸟铳==
火绳枪于嘉靖年间传入中国明朝。与明朝原有各种铳器相比,火绳枪的准确度提升至能打中飞鸟,所以将这种铳器称作鸟铳,而之后传入中国的簧轮枪与燧石枪也被中国人称为 [[ 鸟铳 ]] 或鸟枪。据明代戚继光所著十四卷本《纪效新书》记载,明制鸟铳大部分使用每单发三钱装药及三钱铅弹一发的规格;不过据赵士桢《神器谱》及一些其它明代兵书记载,明军亦有装备如斑鸠铳、鹰扬铳一类装药量和弹重较大的重型火绳枪。此外, [[ 戚继光 ]] [[ 练兵实纪 ]] 》还记载每一门鸟铳需常备铅弹300发,可见明鸟铳具有承受长时间反复多次射击的能力,制作工艺已具备一定的水准。然而在 [[ 万历朝鲜战争 ]] 中,日本的铁炮无论在精准度与火力上都远远优于明朝的火铳,导致明朝常常在战场上被数量少于己方的日军以火绳枪击败。
==铁炮==
单兵使用的火绳铳在日语中被称为“铁炮”。1543年一艘由 [[ 澳门 ]] 开往 [[ 浙江 ]] 的走私贸易船因台风而漂流到日本 [[ 九州 ]] 南侧的 [[ 种子岛 ]] ,船上载有数支 [[ 葡萄牙 ]] 制的火绳枪。种子岛岛主种子岛时尧重金收购了两杆,并让岛上的著名锻造师八板金兵卫进行仿制。此后火绳枪的制造工艺在日本国内逐渐流传开来,且在短短三十年之内就在各大名的武装部队中得到应用,对日本当时的战争和战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运用 [[ 铁炮 ]] 的著名战例有织田信长以3000铁炮兵击败武田军骑兵冲锋的长篠之战。[[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