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棉甲

增加 5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棉甲 ''' 是古代用棉织品制作的战衣,用以护身。 [[ 中国 ]] 战场上 [[ 火器 ]] 出现后,传统的重型 [[ 铠甲 ]] 变得不堪一击,于是元代开始,出现了以外为布料,内里在要害装有铁片的布面甲,即棉甲的前身。
明代棉甲为对抗火器,开始内衬铁片,外用铜钉固定。清军的棉甲最初是从明军手中缴获,后来又自己加以改进产生的。
无铁甲片的布面甲称棉甲,在中国于 [[ 明代 ]] 之后广泛使用。以7至8公斤的棉花,浸湿后踏实,重复几次晒干后制成防具,因此又称棉甲,不会生锈且 [[ 纤维 ]] 强韧,能减低早期火器的伤害。清代中期之后因火器盛行战场上常常只穿戎服与绵甲而不穿铠甲。
内层有铁甲片的布面甲称暗甲、青布铁甲、布面铁甲或钉甲。从元代开始流行至清代。 [[ 元日战争 ]] 时或有留下布面甲实物于日本博多元寇史料馆,与 [[ 清代 ]] 布面甲几乎相同。明代青布铁甲、每副、用铁四十斤八两,相对罩甲二十四斤至二十五斤,算是重铠。 清代时,又因铁片在布料内层而称作暗甲;若铁片在布料之外则称作明甲
==简介==
棉甲制作容易, [[ 价格 ]] 低廉,且不像传统重型铠甲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量 [[ 生产 ]] [[ 重量 ]] 轻,对早期火器有很强的防护力(中弹伤的不重)。
==制作方法==
1.棉甲, [[ 花7 花]]7 斤,用布盛于夹袄内,粗线缝紧,入水浸透,取出铺地,用脚踏实,以不膨胀为度。晒干。
2.八旗盔甲都是很厚的棉甲。将采摘的棉花打湿,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张这样的棉片在缀成很厚很实的棉布,两层棉布之间是铁甲,内外用铜钉固定。就是现在看到的八旗甲胄了。棉甲对火器的防御效果非常好,铁甲则对传统的 [[ 弓驽 ]] 具有防御能力。而且辽东 [[ 气候 ]] 寒冷,棉甲还有防寒的作用。
251,8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