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扬州剪纸

增加 33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扬州剪纸.jpg | thumb | 400px 500px | 右 | 扬州剪纸 <br>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8440936727&di=0fac2dacc0641634a71513fba800f826&imgtype=0&src=http%3A%2F%2Fimgs.soufun.com%2Fnews%2F2015_12%2F21%2Fnews%2F1450659453094_000.jpg 原圖鏈接] ]]
'''<big>扬州剪纸</big>'''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 扬州剪纸 批准时 间2006 间:2006 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 : 国家级 申报地区 : 江苏省扬州市 遗产类别 : 传统美术 遗产编号 : Ⅶ-16
== 历史渊源 ==
=== 表现手法 ===
扬州剪纸从刺绣花样发展到现在的艺术型剪纸,其表现手法和中国面白描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白描是以线为表现手段,依靠线本身的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而扬州剪纸整幅作品就是由线条组成,可以说是用剪刀代替毛笔,剪出流畅的线条。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永寿先生的代表作《 [[ 百菊图 ]] 》中的“罗汉须”,线条弯转流畅,卷曲自如,每片花瓣就是一根弯转流畅的线条,线线连接,上密下疏,卷曲的线条苍劲有力,整个花头饱满整体。如果除去工具和表现手法的话,可以说,扬州剪纸就是我们剪出来的中国白描。
=== 造型特点 ===
扬州剪纸作品一般素色为主,使得作品清新素雅。摒弃掉多余的颜色,除了清秀流畅的线条就是逼真写实的造型。扬州剪纸的线条流畅,注重细节描写,对于形态有着严格要求。如张永寿在创作《百菊图》时,就经常对着菊花,边观察边剪,其造型不仅传形,更在传神。 [4]
== 题材作品 ==
扬州剪纸的题材有花鸟虫草、动物风景、传统图案,此外还有专门用于祭奠的纸钱、纸马等。扬州剪纸的代表作品有《 [[ 百花齐放 ]] 》《百菊图》《百蝶恋花图》《琼花》《鸟语花香》《五十云鹤挂屏》等。
[[File:扬州剪纸名师.jpg | thumb | 400px | 右 | 扬州剪纸名师 <br> [https://ss1.bdstatic.com/70cFu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649429008,4091685129&fm=26&gp=0.jpg 原圖鏈接] ]]
扬州剪纸是南派剪纸的杰出代表,艺术历史悠久、一脉相承,是中国历史上古老文化形式之一,是我国民间艺术发展史的见证和民间艺术形态的活化石。
扬州剪纸的历史渊源、传承队伍、内容形式、剪工技艺等方面的资料,对研究中国民俗学、社会学、 [[ 民艺学 ]] 以及研究中国民间剪纸史等人文社会科学,均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关于他的剪纸鉴赏价值、收藏价值亦显得十分珍贵和难得。扬州剪纸因其“审曲面势、各随所宜、巧法造化、技以载道、文质彬彬”的审美趣味,从古走到今,并在绚烂的华夏民间艺术篇章中卓而不凡、璀璨生辉。带着这样历史沉淀形成独具美学风格的扬州剪纸在新的时代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扬州剪纸艺术价值
剪纸,顾名思义,是一把小剪,几张纸片,其基本手段也就是在一张张平平的薄纸上剪出种种图案来。剪纸艺术形式的制约性是很大的,不能像绘画那样,可以运用笔的抑扬顿挫,墨色的无穷变化,把物象的体积、质感、浓淡、虚实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艺术的特色,也常常蕴藏在工具的特性之中,从“特性”中生发出“特色”来。
同其他地区的剪纸艺术相比,扬州剪纸的“艺术语言”十分独特。扬州剪纸在表现物象时并非面面俱到,常常是借助各种线条,用二维空间的形式来表现三维空间的内容。在表现物象时,扬州剪纸又特别重注物象的“轮廓”,剪纸艺人常说“要先剪个大样”,“大样有神气、有势”,这个“大样”就是轮廓。仔细揣摩张永寿的 [[ 菊花 ]] ,便可领会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轮廓仅是剪纸造型的基本骨架,还需要各种细节使之充实、丰富和美化,扬州剪纸艺人所说的“先粗剪,再细剪”,指的就是这个道理。扬州剪纸的最终艺术效果,正落在这个“细剪”上。扬州剪纸的“细剪”手法多种多样,有“布白”、“穿插”、“间架”、“疏可走马,密不透针”等,都是在点、线、面的平面布局中,求得画面的美感。
== 相关视频 ==
 
<center>扬州追寻之镂金作胜,剪纸为人</center>
{{#iDisplay:l30360ylscd|780|460|qq}}
</center>
 
<center>90秒看扬州(第三十四集)——扬州剪纸</center>
{{#iDisplay:d0526asckc6|780|460|qq}}
</center>
== 参考来源 ==
 
[[Category: 180 美學總論]] [[Category:900 藝術總論]]
10,7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