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黑海舰队

增加 8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黑海舰队 ''' (俄语:Черноморский флот)是 [[ 俄罗斯 ]] (以及苏联)的一支海军舰队, [[ 苏联 ]] 时叫红旗黑海舰队(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ый Черноморский флот)。这支舰队的行动范围是黑海和地中海,它在黑海和亚速海有数个基地,其主基地是位于克里米亚港口城市塞凡堡。
1954年苏联把克里米亚划归 [[ 乌克兰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2年 [[ 苏联解体 ]] 后,俄罗斯被允许继续使用这个港口作为其 [[ 军事基地 ]] ,在过去十数年中导致多次两国之间的外交冲突。按条约俄罗斯将于2017年撤出塞瓦斯托波尔,于2010年签约再度延长25年。每年俄罗斯向乌克兰缴纳一亿美元作为其基地的租金[3]。2014年克里米亚归属公投后,克里米亚共和国宣布和塞瓦斯托波尔一起从乌克兰独立;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直辖市身份加入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 ]] ,并被编入克里米亚联邦管区,黑海舰队继续控制当地。由于俄罗斯控制该区,因此中止向乌克兰缴付租金。
==历史==
黑海舰队经历过3次全军覆灭。
=== 沙俄时期===
1695年至1696年彼得大帝第三次远征亚速中,1695年建立的亚速海舰队协助陆军部队经过50天作战,于1696年7月19日(儒略历)攻克了亚速要塞。1696年10月20日(儒略历)沙俄海军正式成立,1698年在塔甘罗格为亚速海舰队建立了海军基地。1710年至1711年对奥斯曼战争进军普鲁特河失败,俄被迫在1711年签订了普鲁特和约,放弃了其先前所占领的南方领土,割让亚速省并承担拆除在南方所有要塞的义务,这支黑海舰队结束存在。
=== 帝俄时期===
1735年至1738年与土耳其战争中,组建了顿河与第聂伯河区舰队,实力大约有大小船只1100余艘,先后攻占亚速和奥恰科夫,由于 [[ 陆军 ]] 的失利,被迫签署贝尔格莱德条约,俄国保有亚速但不在该地和 [[ 黑海 ]] 保持军舰,这支舰队结束存在。
1773年春,以 [[ 亚速 ]] 海区舰队为基础组建了黑海分舰队。 1774年对土战争结束使俄罗斯得到了金本小堡、亚速、塔甘罗格和刻赤,获得了对克里木的保护权,获得了组建可自由进入黑海的舰队的权利。
随后几年, [[ 俄国 ]] 又并吞了 [[ 克里米亚 ]] ,1783年4月8日(儒略历),沙皇 [[ 叶卡捷琳娜大帝 ]] 宣布“ [[ 克里米亚半岛 ]] 、塔曼半岛以及库班已全部纳入大俄罗斯帝国版图之内”,下令建立黑海舰队。宣布“克里米亚半岛、塔曼半岛以及库班已全部纳入大俄罗斯帝国版图之内”。为了加快黑海舰队的建立,1778年在距离第聂伯河河口30公里处开辟了俄国南方第一个造船基地-赫尔松。1779年5月,开始动工建造装备66门炮的“叶卡特琳纳光荣”号战列舰,该舰于1783年9月下水。1783年5月2日(儒略历)黑海舰队正式成立,6月3日(儒略历)在阿赫季阿尔湾建立新的港口城市 [[ 塞瓦斯托波尔 ]]
1787年至1791年俄土战争中,黑海舰队取得了第聂伯河河口海战、坚德拉海战的胜利。1789年7月第二个造船基地尼古拉耶夫开始奠基。1789年9月14日(儒略历)开始建设敖德萨。 根据雅西和约,从德涅斯特河至新罗西斯克的黑海沿岸划归俄国。
24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