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井手薰

大小無變化, 5 年前
重新排版
'''井手 薰'''(日語漢字:'''井手 薫''',いで かおる,1879年5月6日 - 1944年5月11日),岐阜縣出身,日治時期活躍於台灣的日本建築師。  畢業於東京帝國大 建築學科 ,與[[岡田信一郎]]、[[本野精吾]]、[[倉田謙]]為同學 ,後加入[[辰野金吾]]事務所, 辰野 推薦下 到台灣 擔任[[森山松之助]]助手<ref>傅朝卿,《日治時期台灣建築, 1895-1945》 大地地理, 1999,頁94</ref> 在台灣總督府營繕課工作。其作品多為台灣官廳建築,其設計理念與風格影響臺灣建築界,代表作品有司法大廈(今司法院)、臺北幸町教會(今濟南長老教會)、建功神社、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
== 經歷 ==
1879年(明治12年)出生於日本岐阜縣,父親為井手今滋,祖父為幕府末期有名的和歌詩人橘曙覧<ref>[http://www.fukui-rekimachi.jp/tachibana/nenpu.html 橘曙覧年譜] 福井市橘曙覧記念文学館,2007。</ref>。
1906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建築學科 ,與[[岡田信一郎]]、[[本野精吾]]、[[倉田謙]]為同學 ,畢業後進入辰野金吾所設立的辰野、葛西建築事務所;1909年則加入陸軍,擔任工兵少尉;1911年在辰野金吾推薦下來到台灣,進入總督府營繕課,擔任[[森山松之助]]助手<ref>黃蘭翔,《臺灣建築史之研究: 他者與臺灣》,秀威代理, 2018年。</ref><ref>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 2003,頁208。</ref><ref>傅朝卿,《日治時期台灣建築, 1895-1945》 大地地理, 1999,頁94</ref>。
== 作品 ==
5,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