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烈魄化碧贞节碑

增加 3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烈魄化碧贞节碑 ''' 是中国 [[ 山东 ]][[ 青岛市 ]] 郊的 [[ 农民 ]] 为了纪念、表彰在一战中死于日军战争罪行的烈妇袁氏而立的石碑,立于1915年,现藏于 [[ 青岛市博物馆 ]]
==概况==
阎家山村(现属青岛市市北区,紧邻李沧区)居民袁氏为即墨县河西村袁相潇之女、阎家山村张承炳(碑文错写为张承柄)之妻。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期间,日本对德国宣战,并发动青岛战役,围攻当时在德国统治下的青岛。日军向市郊阎家山村进犯时,袁氏已怀有七、八个月身孕,逃到村北2公里的瓮窑头村(今李沧区晓翁村一带)亲戚家避难,遭遇日军,被日军士兵杀害,时年24岁,腹中男婴同时遇难。有资料称其夫张承炳事后痛不欲生而自缢。
次年农历十月,袁、张两家亲族筹款为袁氏在阎家山村东南立碑,以旌表其贞烈,清末举人张绍价撰写碑文。1982年6月,阎家山村一村民因建造新房需要拉直钢筋,将 [[ 钢筋 ]] 一端捆在烈魄化碧碑上,以拖拉机牵引拉直,不慎将该碑断为三截。同年8月,青岛市博物馆将该碑运至大学路馆址,修复后置于院内展出。2002年青岛市博物馆迁至崂山区新馆后,该碑迁至新馆院内展览。
==碑文==
张烈妇者,墨邑河西村袁相潇之女,阎家山村张承柄之妻也。甲寅秋,日德构兵,烈妇避匿于翁窑头町,竟罹于难,肢体残裂,妊子已八、九月,男也,将诞矣,时烈妇二十四岁,见者咸欷歔太息泣下。呜呼!吾国素重节义,每值兵戈蹂躏之秋,妇女仓猝遇变,义不苟辱,慷慨赴死,冒白刃无悔者,所在多有,然往往出于名门淑媛,夙明大义者所为,烈妇生长农家,食贫居贱,素未娴诗书之训,乃能见危授命, [[ 舍生取义 ]] ,虽刀锯在前,不以少挫其志,如此,岂非羞恶之良,根于天性,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虽目不识书之女子,率性孤行,浩然捐生,宁玉碎勿瓦全,而此中之耿耿,固有不可得而磨灭者与。烈妇死之明年,亲族慕义者共醵金立碑,以旌其节,予为撮述梗概,以垂久远而慰毅魄于地下云。
前清 [[ 举人 ]] 张绍价 撰
附生 林振铎 书丹
40,931
次編輯